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的女劳模景艳敏,1972年4月出生,现任锦州华一旋压技术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她对全公司4个车间(模具、锻造、机加、转子)20余道工序“行行通、样样精”,成了全能型的“领头雁”。先后参与公司组织的技术攻关8次,其中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改进生产工艺20余项,折合经济价值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制造成本50万元。对待工作,杀伐决断,是一个坐不住办公椅子的车间主任,被公司上下誉为“铁娘子”。但是,“铁娘子”也有似水柔情的另一面人生。

“景姐”有铁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原来我和她不怎么对脾气……”工人谭永回忆起和景艳敏的一段往事。

此前,谭永在一次工作中违规操作,受到了景艳敏的批评。从那以后,他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有事没事就想尽办法与景艳敏作对。可景艳敏却从不计较,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重用他。

一年夏天,正在工作的谭永突然晕倒,景艳敏赶来后,直接跪在了地上,掐人中、掐虎口,往脸上拍凉水降温,做心脏复苏,还用棉签把渗进谭永耳朵里的水,一点一点蘸出来……人心都是肉长的,从医院回来,谭永明给景艳敏深深鞠了一躬,称呼也由景主任变成了姐,谭永还对其他工友说:“以后谁敢对我姐不好,我就和他好好理论理论。”

理论的机会,谭永明始终没有等到,就算真有,也轮不到他。公司里除了年龄比景艳敏大的7个老师傅,其他人都叫景艳敏“姐”,很多都是“景姐”的铁粉。

景艳敏之所以这么“圈粉”,在于她的心特别细。夏季不太忙的时候,她白天帮助工友干活,晚上则带大家到不远处的海边游泳减压。特别热的几天,还亲自到食堂熬绿豆汤。对于年龄偏大的和有残疾的工友,她更是特别关照,无数次嘱咐几个班长,凡事多照顾着点。久而久之,工友们家里有事也找景姐,谁家有个婚丧嫁娶,她没有不到场、不张罗的。

工人王桂回忆说,一天晚上9点多,她丈夫喝多了,两人吵架还动了手,都在气头上,扬言要离婚。半夜,丈夫睡着了,王桂想了半天,一肚子委屈不知向谁倾诉,鬼使神差地把电话打给了景艳敏,委屈地哭了。景艳敏耐心地劝了几个小时,王桂心情终于缓和下来,也打消了离婚的念头。第二天一早,景艳敏又贴心地帮几乎一夜未睡的王桂请了假,而同样一夜未睡的她,则准点出现在了车间里。

景艳敏的手机总也不关机,回到家,不管多晚,工友们有事情照常给她打电话。后来,有人戏称她的电话是“景姐110”,还编排了两句话:“打景姐110,啥事都行!”

工友们生病了,家庭遇到困难了,景艳敏都第一个站出来。为此,大家也都想为景姐做点什么,有工友甚至激动地撸起袖子对景艳敏说:“姐,你什么时候需要血,我就给你献,多少都行!”

“景妈”就是亲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天的一个深夜,11点多,王桂在楼上的职工宿舍休息了。半梦半醒间,她突然听见楼下“嗷嗷”的喊叫声。一楼住的都是残疾工友,想到这,她吓得一激灵:“别是触电了吧?”于是赶紧披上衣服,风一般跑下楼。

楼下却是这般场景:景艳敏和另一个车间主任于福刚,正在给工人张志理发、洗脸、洗脖子。张志是智障人士,那时才21岁,由于长时间没洗澡,身体脏,景艳敏搓得他“嗷嗷”叫。

类似这样的事,景艳敏几乎每天都在做。公司里的残疾孩子都喊她“景妈”。既然被叫了妈,就要尽到做母亲的义务。景艳敏对这些残疾孩子从不吝啬,吃穿用度她都管,洗衣服更是常事,甚至还学会了理发。后来,公司里便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残疾孩子离开公司,必须告知景艳敏,残疾孩子要这样做,门卫也要这样做,她全权负责!

工人才洪刚来到公司,工作时需要专人看护,什么都做不好,景艳敏便手把手教他。后来,才洪渐渐能干些活了,但还是经常干干活就开始唱歌跳舞,甚至把手机支在高处,磕头就拜上了。景艳敏不气也不恼,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现在,36岁的才洪在工作岗位上,已经能挣计件工资了,每月3000元左右,基本和正常员工一样。

像这样的工人,公司里还有好几个。景艳敏从未放弃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对待每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工人,她都倾尽心力,照顾有加。此外,公司里还有7个聋哑人,脾气大,不易沟通,动不动就罢工。为了更好地交流,景艳敏又特地学会了手语。在景妈多年的管教下,这些残疾孩子的心被焐热了,被感化了,逐渐恢复得很好,怪癖得到了矫正,工作越来越出色。

有一次,景艳敏因病住了半个月院,不仅工友们在相互打听关心,残疾孩子们也“毛了”,发了疯一样地找景妈。“景妈,你是不要我了吗?”“景妈,你快点回来吧!我现在特听话……”通话结束后,景艳敏再也控制不住,泪水长流。“残月也是亮的”,孩子们暖心的话更加坚定了景艳敏前行的脚步,现在,她一步步走得更有力了。

军功章的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艳敏爱厂如家,基本顾不上自己家里的事,家里大事小情都是丈夫一个人忙。时间久了,一向温和的丈夫也难免有了怨言,最严重的一次还掀起了冷战风波。

景艳敏的丈夫叫张洪财,在锦州市开元石化有限公司工作,是一个标准的暖男,性格极好。在家里,他一直担任奶爸和煮夫的角色,对妻子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可“绿叶”也有发脾气的时候。那年,孩子寒假前考试成绩不理想,再加上刚过完年,大年初三景艳敏就要去公司上班,着急上火的张洪财对妻子的语气就重了起来。

这架吵得厉害,两人吵着吵着竟说到了离婚。冷静下来,离婚的事没再提,却谁也不搭理谁了,冷战起来。

冷战的日子,景艳敏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有一年冬天的晚上,锦州突降大雪,工友李守昌下班回家时,在路上出了车祸。景艳敏在家里接到电话,抓起衣服就往外跑。她不会开车,张洪财自然成了专职司机,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毫无怨言地接送她。大雪天,车辆行驶困难,张洪财双眼瞪得溜圆,平时半个小时的车程,足足开了两个半小时。到了医院,全身已经被汗水打透了。即使这样,还不忘给景艳敏兜里塞了5000元钱。

这样的事,太多太多,历历在目,景艳敏不由得眼眶湿了。

冷战后不久,正巧迎来了张洪财的生日。这天,景艳敏破天荒地下午就回了家,扎起围裙,做了4道拿手菜,道歉之余还深情地唱道:“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文:蔡宝鑫

编辑: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