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

来源|多知网

头图来源|Pexels

2月15日,教育部2022年教育新春系列发布会召开。在第一场中,介绍了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关工作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回顾了2021年校内“双减”的成果,部署了2022年的工作任务。

吕玉刚对于学校的“双减”工作做了重点阐述。吕玉刚提到:“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比“双减”实施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课后服务表示满意。”

下一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委托有资质的、信誉度高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独立调查,并利用督导监管的平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对于2022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主要围绕着三个关键词来展开,这就是“巩固提高、深化落实、创新突破”这12个字。

在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方面,吕玉刚提到,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在重点实现“四个突破”中,吕玉刚提到了“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等。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关键点有: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基础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升级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面,提到: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此外,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和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分别介绍了“双减”的工作经验。

以下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

01

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

吕玉刚提到,经过各地各校的共同努力,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开局良好、进展平稳、成效明显。作业总量时长有效控制,作业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作业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课后服务的项目吸引力有效性显著提升,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去年春季学期末的49.1%提高到秋季学期末的92.2%。

教学管理明显加强,学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强化了校本教研,落实了“零起点”教学和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绝大多数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观念积极转变,广大教师更加注重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大家长逐步树立“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更加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减负提质受到好评,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比“双减”实施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课后服务表示满意。

下一步,我们将委托有资质的、信誉度高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独立调查,并利用督导监管的平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要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和途径,进一步提高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

按照中央提出的“双减”工作目标任务,2022年,要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继续把落实“双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

一是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推动各地各校通过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完善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等,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推动各地各校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督促尚未落实课后服务经费的地方逐县逐校落实到位,切实保护好教师参与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育部将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充分发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指导作用,推动各省制订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教师备课和校本教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深入推广应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认真遴选“基础教育精品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是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大力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出台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意见,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工作;研究制订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02

重点落实“四个文件”

四个关键文件需要深化落实:

一是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这是中央办公厅今年1月份刚刚下发的一个重要文件,推动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一校一案”积极稳妥实施。研制中小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议事规则示范文本等配套文件,着力健全学校领导体制机制

二是落实《“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入园需求预测,以县为单位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水平和科学保教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

三是落实《“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县中托管帮扶工程;严格落实普通高中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四是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推动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发展,持续做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端延伸,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的体系;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融合,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03

重点实现“四个突破”

抓创新突破,聚焦关键领域,重点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在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上突破。研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职化、专业化水平。要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上突破。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相应职责,有效形成育人合力,为落实“双减”、提高育人水平营造更好的环境。

三是在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上突破。要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基础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升级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以教育的信息化引领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四是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上突破。认真总结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成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开展;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切实提高命题质量,确保依标命题、难易适度、教考衔接;推动落实幼儿园、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质量评价指南,切实发挥质量评价导向作用。

04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部署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吕玉刚提到,希望各地各校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开学工作。

一是认真制订教学计划。要严格按照课标制订春季学期教学计划,确保开学后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认真分析每名学生上学期学习情况,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做好辅导答疑工作;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冬奥会的宝贵教育资源,认真做好学生开学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二是积极开展家校沟通。学校在开学后,要召开一次专题家长会,全面介绍去年秋季学期学校“双减”工作成效,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情况,积极听取家长对本学期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增强家校协同做好“双减”工作的合力。

三是全力做好学生工作。学校要全面了解掌握学生身心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和关爱帮扶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开展学生返校情况摸排,对未返校的学生,按照控辍保学联控联保规定,切实做好劝返复学工作。认真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学生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有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教育部官网

以下为特色案例:

05

北京西城:系统设计“2+X”政策支持体系

北京西城区教委王攀主任介绍了2021年秋季“双减”的成果,分享了相关经验。

王攀提到:“西城区学生睡眠时长9小时以上(含9小时)的人数占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作业时长明显降低、作业质量有较大提升,家长对课后作业形式满意度高达98.3%。”

在“双减”方面,西城区系统设计“2+X”政策支持体系。“2”指两大标准,即《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工作评估要点》《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评估要点》。“X”指系列“双减”政策文件,我区聚焦课程、课堂、教材、作业、评价等教学基本要素形成一整套规章制度,如《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为学校推进“双减”工作提供标准化参考。在此基础上,指导学校结合校情,一校一案,打通“双减”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作业管理上,西城区开展三加联动式研究,实现作业的“个性”和“弹性”。立足作业检测教学效果、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的功能,开展“形成性评价+作业研究+课堂教学”三加联动式研究。出台单元知识图谱和作业图谱示例,研发单元作业设计思维模型,构建“基础类—提升类—拓展类”分层进阶作业体系。

在课后服务方面,上学期初,盘点12家区属少年宫、科技馆等校外资源,为学校提供200余门课程的课后服务“菜单”,学校按需“点餐”。西城区“双减”工作案例《推行点“餐”到校丰富课后服务》入选教育部首批10个落实“双减”典型案例。同时,积极动员高校、科研院所、家长委员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借助教师流动,打破学段、校际壁垒,让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

同时,西城区以“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优质供给”为基本价值追求,构建了“1+3+N”课后服务总体课程框架。在此框架之下,指导各校 “一校一案”“一校一策”设计课程内容,实施“升级版”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06

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强化五育并举、育人导向、课程整合

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褚新红介绍岳阳道小学去年秋季学期落实“双减”的进展成效以及教学质量保障情况。

根据介绍,岳阳道小学强化五育并举,2021年度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达标率达到99.56%。引导每个学生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全校学生每周10个班级一人一岗参加“共创整洁校园”劳动实践活动,年度聘用的物业保洁人员减少45%。

在强化育人方面,学校利用五年来不断完善的自选课程平台,开设了自主阅读、红色教育、巧手劳技、艺术审美、体育健康、未来创客六大类82门课程和11门非遗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同时,诚邀有专业特长的家长走进学校,带领学生深度开展“中国共产党百年风云”“脱贫攻坚”“360行最美劳动者”等项目研究,共同搭建起课程育人的多维时空。

在课后服务方面,利用南开大学、天津美院专业力量,聘请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员承担20多门课后服务优质课程建设并授课。上学期,全校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100%,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满意率达到99.2%。

在教学质量方面,褚新红提及了“强化信息化赋能”。开展数据支持下教学实践研究,应用“听课本”软件,对教师课堂提问类型、师生互动问答方式等教学行为进行观察测评;使用“教学助手智慧卡”等技术手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智能分析,有效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同时,建立全学科线上“学科工作坊”,每周聚焦“双减”重难点问题不断拓展线上研修模式。

岳阳道小学一个学期,开展直播观课、主题研讨、学科活动发布等研修活动百余场,共建共享教学资源3000余件,线上直播课315节,评出校级推优能力点作业283份、优秀课例46节、优秀教研坊7个,实现了线上教研经常化、数据化,形成教师研训新样态。教师有效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在线“答疑解惑”,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关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