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14日,教育部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而在教育部2月8日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中,则明确指示了要“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知社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根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三部委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按照“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原则,经过“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定了新一轮建设高校及学科范围。

本次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 北京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
  •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
  • 外交学院:政治学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
  •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
  •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 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
  •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
  • 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
  •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
  •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
  •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 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
  •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
  • 复旦大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同济大学: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
  • 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
  •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
  • 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
  •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厦门大学: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 福州大学:化学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郑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
  • 学河南大学:生物学
  • 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
  • 湘潭大学:数学
  • 湖南大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 中南大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 中山大学: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 暨南大学:药学
  •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
  • 海南大学:作物学
  •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
  • 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 西南大学:教育学、生物学
  • 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 贵州大学:植物保护
  • 云南大学:民族学、生态学
  • 西藏大学:生态学
  • 西北大学:考古学、地质学
  • 西安交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 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 青海大学:生态学
  •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宁波大学:力学
  •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
  •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 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

按照“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每轮“双一流”建设期为五年,实行动态调整的机制。何为“动态调整”?在教育部等部委共同发布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中,对此有过详细的说明。该办法指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对高校及其学科建设实现大学功能、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成效的多元多维评价,综合呈现高校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

教育部通知文件指出,为增强建设动力,完善约束机制,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202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摘选)

2月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共涉及6大类35个要点。其中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部分,提出“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在加强科研力量方面,提出要“强化有组织科研,组织大任务、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

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部分,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

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一流,引导建设高校强化学科重点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和基础学科深化行动。按照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同规律和需求标准,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和常态化监测系统,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建设自主权,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开展教育部与各省(区、市)新一轮“双一流”重点共建,加大统筹协调,支持各高校“双一流”建设。

在加快培养、引进国家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方面,教育部提出:

要积极参与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印发《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实施基础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条件等专项建设行动。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机制,加大强基计划实施力度,支持实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研制《关于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启动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培养工程技术和国防科技人才。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修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实施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加强人才国际交流。

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教育部提出:

要加快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坚持“四个面向”,组织大任务、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主动与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和骨干企业对接,共同凝练科学技术问题,组织重大攻关任务。加快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重大平台的建设培育,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布局,建设首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高校与地方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与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支持战略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为首席科学家组织大团队,启动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和优秀青年团队项目。提升高校创新开放合作水平,支持高校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推进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积累总结试点经验。优化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结构体系。启动建设社科创新团队。发挥高校智库作用,提高咨政建言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强科研伦理规范和监管,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对于“逐步淡化高校双一流身份色彩”,有评论者认为:这或许意味着教育部门希望“双一流”建设能够超出“985、211工程”的历史作用,打破人们对其形成的思维定势,让各高校及其毕业生有更加均衡的发展与更加公平的竞争。此外,淡化双一流身份色彩或许也有利于非传统类型的特色院校的多元发展,如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一众高校,包括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工学院等。

资料来源:教育部、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