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小平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2021年已经成为过去。进入到2022年1月份,汽车行业全年的产销量数据也随之对外公布。

近日,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的三连降趋势。

在国内汽车行业复苏的大背景之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也经历了一个“爆发之年”。

据悉,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5%和157.5%,新能源渗透率达到13.4%,较同期增长8个百分点。

整体而言,政策加码之下,2021年绝大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实现了同比增长,尤其是造车新势力,甚至同比涨幅超过100%。

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新能源车企撑不下去了。

一、特斯拉遥遥领先,国内造车新势力分化严重

曾经有人调侃说,新能源汽车行业只有两个品牌:特斯拉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尽管这句话带有很强的戏谑成分,但是也不乏一些道理。

当前,无论从市值规模、年度销量还是产品创新力层面而言,相较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特斯拉遥遥领先。

据《汽车服务世界》统计的8家造车新势力2021年销售成绩榜单显示,特斯拉中国交付484130辆,位居第一。

据悉,特斯拉在2021年累计交付936172辆车,同比2020年的499647辆增长了87%,稳居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第一名,而特斯拉中国贡献了全球交易量过半的份额,占比高达51.7%。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普及,特斯拉的销量必然也会大涨,2022年特斯拉中国的总交付量仍将在40%以上,行业第一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特斯拉相比,国内新势力车企的年度交付量还相差甚远。

如果以“9万辆”为分界线,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将国内7家“新势力”划分为两个梯队。

位于第一梯队的“小蔚理”在2021年销量均超过9万,同比增幅均超过100%。

其中,小鹏汽车2021年12月总交付量为16000辆,同比增长181%,全年累计总交付量达到了98155辆,距离突破年销10万辆大关仅“一步之遥”。

蔚来汽车2021年累计交付新车为91429辆,同比增长109.1%,连续两年翻倍。

理想汽车累计交付了90491辆理想ONE参数图片),同比增长177.4%。

总的来说,2021年小鹏、蔚来和理想的累计销量已经接近10万辆“大关”,说明三家头部新势力品牌基本完成“活下去”的目标。但相比特斯拉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仍需努力。

另外,位居“9万辆”以下的哪吒、零跑、威马和极氪汽车构成了新势力品牌的第二梯队。

尽管销售数据不如第一梯队表现亮眼,但四家新造车企业中有的销量增速有的超过“小蔚理”,有的则表现差强人意。

销量快速增长的有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全年累计交付69674辆和43121辆,分别同比增长362%、320.04%。

表现相对一般的威马汽车,2021年全年累计交付44157辆,同比增长96.3%,接近过去三年累计交付量总和。

另外,年轻的极氪汽车自2021年10月开启交付至2021年年底,全年交付量超6000台。

当前,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一路高歌猛进,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也在奋力追赶,但是他们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可以预测,2022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二、传统主机厂的先天优势不一定能走得远

除了上述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在2021年取得骄人战绩。

2021年全年,“新势力”的销量的同比表现大多数都超过了100%。

与之相比,传统主机的销量同比数据也均为正增长,绝大部分企业总销量远超“新势力”,其中个别企业的同比增长率也超过了100%。

从《汽车服务世界》统计的国内6家生产新能源车的主机厂来看,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位居前三。

其中,上汽集团,比亚迪这两家企业的年度总销量各自均超过了国内7家造车新势力总销量之和448419辆。

具体来看,上汽集团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732646辆,同比增长128.93%;

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593745台,同比增长231.6%;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136953辆,占比10.7%;海外销量142793辆辆。同比增长103.7%。

这说明传统主机厂在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销售渠道上的优势开始发挥作用,“新势力”短时间内难以撼动。

与此同时,有些主机厂却出现了“掉队”现象。

吉利汽车与北汽蓝谷的销量却不尽人意,2021年销量分别为18813辆和26127辆,甚至远低于“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和威马汽车。

以北汽蓝谷为例,在6家主机厂当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倒数第二,仅为26127辆,同比增幅仅为0.82%,位居末位。

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北汽蓝谷的销量就已经有所下滑了。到了2020年,北汽蓝谷的销量再度大跌,全年卖出了大约2.6万辆新车,同比2019年跌幅高达82.8%。

究其原因,被讨论最多的便是“转型失败”。

一直以来,北汽蓝谷主要专注对公市场,没有推出适应私人市场的车型。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几乎让对公市场陷入停滞,也直接导致了北汽蓝谷的销量下滑。

作为曾经的新能源行业巨头,北汽蓝谷的起步比造车新势力要早得多,且背靠北京国资委,具有先天的优势。如今沦落这般窘境,也为一些传统主机厂敲响警钟:企业的先天优势并不能保证能够走得更远。

三、12项政策刺激,销量连续7年居全球第一

2021年,在全球深受疫情、芯片短缺、供应链紧张的不利局面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却继续领跑全球,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这当中,与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从不同层面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激活新能源汽车消费密不可分。

据《汽车服务世界》不完全统计,2021年伊始,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就开始密集发布。

全年12个月,除了6月和8月之外,基本上每月都有相关的利好政策出台,这无疑助推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普及率。

3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鼓励包括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吉利控股、长城汽车、北京新能源汽车等参与下乡活动,通过网上促销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4月28日,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创新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

11月16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发布了《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安排约385亿元资金,包括2019-2020新能源汽车补贴预拨总计183亿元,2016-2018补贴99.8亿元,2019补贴101.8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去年全年,中央层面支持新能源的政策多达12条,从国务院到财政部,从新能源汽车补贴到充换电设施建设,都拟定了清晰的目标,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除了中央,全国其他省市的政府也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拟定了更为明晰的规划,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比如,如浙江省的“十四五”规划当中明确显示,到2025年,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60万辆;

上海市则提出在 “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注册汽车(不包含置换更新)中新能源汽车比重达到60%左右;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市场认可度的大幅提升,政策补贴的持续进行,预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突破5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5%左右。

四、大潮退去之后,才知道谁是“裸泳者”

跨界造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03年,众人熟知的空调大户奥克斯和美的就想进入汽车领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无疾而终。

进入到2021年,随着国内一系列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出台,跨界造车再度盛行开来。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百度、小米、OPPO、华为、滴滴、360、万达等公司均开始造车,再加上此前的恒大、阿里,造车的势力也越来越强大。

在2021年这场声势浩大的造车当中,百度打响了第一枪。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与吉利控股集团合作。

宣布造车后的第50天,2021年3月2日,百度造车公司完成注册,名称为“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夏一平。

紧接着,3月29日,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正式对外官宣造车,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在9月1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亿元。

11月22日,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珠海横琴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万达持股65%,泰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5%。

这些公司为何热衷“造车”?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自身业务面临增长乏力,急需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而新能源汽车赛道作为一个新兴起的赛道,容量足够大,赛道足够宽,并且受到国家政策倾斜,很多企业因此看到了这个风向标,纷纷投入资金研发。

一面是不断加入造车的各方力量,另一方面,造车这项昂贵且烧钱的工程,让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濒临破产。

2021年3-4月,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三则限制消费令,限制对象均为该公司及疑似控制人沈海寅,执行标的分别为351000元、652400元和7247100元,累计金融超800万元。

除了被“限高”外,更早之前奇点汽车被强制执行766.35万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受制于资金短缺以及其他各方因素,奇点汽车整车项目目前处于停滞状态,何时能够重启尚未可知。

另一家新能源车企拜腾汽车关联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被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申请强制清算与破产。

据悉,自2017年成立以来,拜腾共进行4轮融资,总金额约84亿元。短短几年时间,拜腾不但花光了这些钱,还有一笔高达4.7亿元债务尚未还清,并拖欠了近千名员工4个月的工资。

此外,南京博郡、众泰汽车、领途汽车等新能源车企也经历类似的困境。

随着资本退潮、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疫情带来的“缺芯”、零部件价格上涨等问题,诸多品牌相继暴雷。

以上事实验证了一句话:当大潮退去之后,才知道谁是“裸泳者”。

写在最后:

2021年中国车市依旧艰难,但是以小鹏、蔚来、理想为代表的部分造车新势力,在逆境之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不过,需要正视的客观事实是,即便交付量屡创新高,但是距离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有一个冬天无法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展望2022年,疫情影响、芯片短缺、补贴退坡的状况大概率还会延续。因此,所有新能源车企必须共同面对困难,实现从量变到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