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反映这样一个问题:

“我的孩子不尊重我。”

年龄小的孩子,一个不高兴就对父母撒气、发脾气、甚至拳脚相加;

大一点的孩子,父母跟他说话常常被无视、回怼,沟通困难;

经常对父母冷漠、顶嘴、吵架;对父母讲的道理、建议不屑一顾......

这让许多家长着实委屈:我这么爱孩子,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还换不来孩子对我基本的尊重?

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身上,恰恰出在父母身上。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是深爱着父母、尊重、信任着父母的。

之所以会变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认可的一言一行导致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败。

什么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尊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 无原则溺爱孩子的父母。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教育部下发通知,要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

“公民同招”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早在2020年6月份就提出来了,当时只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

简单地说,就是公办和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不允许少数学校(主要是民办学校)提前进行“掐尖”招生,也不得进行跨区招生。

这就意味着不少顶级学校就无法公然争夺优质生源了。

这样学校就能够相对公平地进行招生。

这个政策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但是再仔细想想,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最肤浅的一个想法就是,好学校依然是好学校,不会因为不能提前招生就沦为菜场小学,同样菜场小学也不会就此鲤鱼跃龙门。

那就存在一个问题,好学校的录取门槛就大大降低了,仅仅为“学校附近”。

然而,学校的招生总数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房地产再次成为择校的关键。

这样一来,学区房的概念岂不是又要蠢蠢欲动了,这和之前努力打压学区房似乎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不过我相信,事情应该没有那么简单,教育问题不是靠某一个政策就能解决的,一定是多个组合拳,然后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有一种父母,是能够把心都掏给孩子,却换不来孩子的尊重。

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没有规矩来规范孩子的言行,给孩子各种特殊待遇,倾尽所有给孩子创造快乐、舒适、没有一点不适的环境。

最终,孩子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却越来越卑微。

这样一种溺爱和过度保护,不会让孩子记得父母的爱和付出,而是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可以呼风唤雨;

想要什么必须有什么,否则就是别人的错。

这类孩子,大都自私霸道,心中没有他人,又怎么可能会尊重别人。

曾看过这样的新闻:

江苏一个12岁的小男孩,弄坏了茶馆里的物品,想让妈妈替他偿还,妈妈说了他两句,孩子当场就对妈妈动起手来,当众死死掐住妈妈的脖子。

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大街上暴打奶奶,他用腿压着奶奶的头,用脚直接踹奶奶的头和脸,面对路人的指责也是相当不屑,甚至破口大骂。

而令人气愤的是,这个奶奶没有说一句话,甚至还护着孙子。

父母需要明确,过度的爱,会造成孩子人格的不健全和性格缺陷,对孩子自身成长是一种伤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从中体会到失望感和挫折感,这是他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家长不能因为舍不得孩子难过、受挫而无条件满足他的任何需求,应当引导孩子在挫折中学习,认识和调节情绪,让孩子渐渐明白自己并非无所不能、可以随心所欲。

在一些事情上,有必要建立和善而坚定的规矩,让孩子心中有是非观、行为有界限。

孩子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打破婴儿期的“全能自恋”感,走向人格的健全与成熟。

他也会慢慢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明白别人对自己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的,逐渐发展出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珍惜、感恩和回馈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 不尊重孩子的父母。

我们现在努力想解决的是教育不公的问题,因为教育的不公,导致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最终学生越来越重,年轻人不肯生育。

那么如何做到教育公平公正呢?

其实这是个伪命题,教育其本身并不是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而设立的,恰恰相反,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分化阶层,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你看,我们口口声声说教育改革,但是最根本的高考改革过吗?

并没有。

因为高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过滤器,我们只能通过高考来筛选哪些人有资格进大学深造,哪些人只能去电子厂当蓝领。

当然,我并不是否定蓝领的存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学历越高收入越高这个事实。

从世俗的角度,收入就是区分阶层最好的依据,至少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这种认知将一直持续下去。

撇开那些官二代和富二代的传承,普通人只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这是千百年来一直不变的真理,教育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财富,甚至特权。

所以,教育的目的,一定是造就不公平。


然而,教育的手段,必须保证公平。

从广义地讲,只有教育手段公平,才能为统治阶层挑选出最合适的代理人;

从狭义地讲,只有教育手段公平,才能让底层老百姓看到自己未来可以获得特权的可能,让他们看到有阶层跃迁的可能。

你说现在的年轻人为啥不肯生育?

还不是因为阶层固化,让他们看不到希望,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后代不抱有任何希望。

房子也好,教育也罢,其实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因此,要想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欲望,最重要的是给他们看到有阶层跃迁的希望。

有了希望,才会有动力。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育手段的公平公正,就显得格外重要。

至少让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吧,不能有些人生下来就在终点门口,有些人要绕大半个地球才能到起跑线。

但这也产生一个悖论——那些已经通过教育获得不公平的人,自然想把这种不公平继续传承下去,给自己的后代造就更好的教育环境。

有了需求,自然就有市场。

于是各种课外辅导班,各种民办学校争奇斗艳,一发不可收拾。

而这种教育市场化的结果就是,教育资源严重倾斜,所有人都想去争抢这些仅有的教育资源。

所以要想做到教育手段的公平,首先就要打破教育资源的集中。

很多做父母的,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一个和自己同样平等、独立的个体,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由自己安排、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

这时在思想观念上就走入了误区。

在这种认知下,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

忽视、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对孩子的需求不重视,不满足;嘲讽、打击、随意语言攻击、打骂孩子。

承诺孩子的事情说话不算话、出尔反尔;

不能认真地倾听和回答孩子说的话,敷衍、不耐烦;

包办孩子的一切,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孩子......

很显然,这些方式都违背了孩子自尊、自主、独立的需求,这也是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格发展最基本的需求。

尊重是相互的,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缺少对孩子的尊重,亲子关系差,孩子必然也不会尊重父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明显变得爱顶撞父母、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甚至动手。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在那个年龄段,自我意识增强,心理上渴望独立和更多自由空间、思想上又经常陷入迷惘。

当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时,就会觉得孩子没有以前听话,总是故意跟自己“作对”。

如果这时家长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好好地和孩子交流、理解他,还是简单粗暴地用父母的权威“镇压”孩子,那么亲子之间矛盾只会越来越多、距离越来越远。

于是父母失去了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教育就随之失去效用。

不管孩子在哪个阶段,最需要的都是父母的尊重、接纳、理解和欣赏。

当父母发现孩子不尊重自己的时候,恰恰是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学会尊重孩子的时候。

把孩子看作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懂得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情绪和想法;

认真、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并积极回应,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了解孩子;

不管发生什么,好好地和孩子沟通,控制好自己情绪,不随意辱骂、责罚孩子;

不控制孩子,安全和原则范围内允许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随着年龄的成长适当放手,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 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的父母。

那么什么叫教育资源集中呢?

是优秀的生源过于集中吗?

当然不是,决定教育资源好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师资力量。

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把普通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学生,因此好老师才是大家争夺的关键。

但是好老师也要吃饭,ta也想获得财富和特权对不对?

在教育市场化的影响下,好老师都被那些愿意出高价的民办学校给吸走了,于是就造成了现在这样的马太效应。

如果想真正做到教育手段的公平,就必须把这些好老师平均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好的教育环境,所以老师走班制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在上海的一些区县已经开始试点,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这种走班制也有它的缺陷,那就是它只能在公办学校里实行,民办学校人家自负盈亏,凭什么发扬普惠精神,把资源放给大家呢?

所以国务院又出台一个政策,那就是“民转公”。

把民办学校全部纳入公办体制,这样师资的调动和再分配,就可以方便很多。

因此,要想真正获得教育手段的公平公正,取消民办学校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各位未免把教育想象得太简单了。

民办学校说难听了,是垄断资源的寡头,但是从好的方面讲,它又是教育领域的一条鲶鱼。

因为有了资本的搅动,会激励那些年轻教师,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假如政令强制取消民办,全部回到公办体制,大家一起吃大锅饭,这和几十年前就一模一样了,老师成为了铁饭碗,每天按部就班,靠政府的工资过活。

从长远角度看,没了激情,总体教育水平会有一定的下降。

此外,这也会严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要知道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了,再增加这么一项支出,是否还能坚持下去?

想要改变现状,就要面临各种环环相扣的矛盾,那么唯一的做法就是两权相害取其轻。

究竟是教育水平和财政收入重要,还是人口增长重要?

我想这应该有了很明确的结果。

所以,全面取消民办学校,势在必行。

还记得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我妈妈什么事也做不好,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儿,还天天叫累。

和我一起玩的同学,小青的妈妈会开车,她不会;小林的妈妈会陪着小林一起打乒乓球,她不会……

我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小小年纪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嫌弃父母,固然是存在问题的。

但作为家长,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给孩子做一个正面的榜样?

有没有过好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在努力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莫言曾说: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很多家长,总是用双重标准来要求孩子和自己。

孩子不许看电视玩手机,自己却天天追剧打游戏刷短视频;

孩子必须早睡早起,自己却可以熬夜睡到日上三竿;

孩子要爱阅读爱看书,自己却从来不摸书不学习......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必然是不能让孩子信服的,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还有一些家长,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未完成的心愿,非要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完成:

自己小时候没条件学乐器,就让孩子苦练钢琴、舞蹈,多才多艺;

自己学习不好,就整天逼着孩子考第一考名校......

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的事情却不符合逻辑,经不起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真正能够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父母,一定是努力做好自己,用一言一行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可以在关键时刻给孩子有效指导。

有了孩子之后,不代表家长就可以把自己人生未完成的课题,都安放在孩子身上,或者交由孩子去完成,那是不对的,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课题。

有了孩子,家长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经营好生活,给孩子传递勤劳、积极向上、坚强、不放弃等优秀的品质,而不是散漫、懒惰、消极、爱抱怨。

诚如李安导演所说:

“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

与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