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121

晓以熹心心理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一个基础学科。

主张运用心理学和健康促进的手段,维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

健康心理学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大致有四个方面:

01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02

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问题

03

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04

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指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见的

躯体疾病患者

的心理问题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01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病人除了内部器官有器质或功能障碍以外,他们的自我感觉和整个精神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疾病可使人改变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也可改变病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态度。这种主观态度的改变,可以使病人把自己置于人际关系中的特殊位置上(好象已经或将要被人群抛弃)。

02

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

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病人知道自己有病后,他们会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缩向自己的体验和感觉。由于注意力的转移和兴趣的缩小,病人心理的各个方面,会相应的发生的改变。

1、被动依赖

被动依赖是一种顺从而娇嗔的心理状态。

一个健康人生了病,自然就会受到家人和周围同事的关心照顾。

同时,通过自我暗示,变得被动、依赖,情感脆弱。只要亲人在场,本来可自己干的事也别让别人做,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

一向意志独立性很强的人变得没有主见,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有信心。

这时他们的爱和所属感增加,希望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感到孤独、自怜。

2、敏感的自尊心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有了病,自我价值感必然受到挫伤,自尊心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

这时病人较往常更为敏感,点滴小事也要计较。

有的人被直呼其名,尤其被以床号代替姓名时,心里就不舒服。

3、疑虑重重

疑心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

病人患病后会变得神经过敏,听到别人低声言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觉得自己的病情重,甚至没救了。

对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对吃药打针处置检查也疑虑重重,担心误诊,担心吃错药,打错针。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推断药物和预后,担心机率为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医疗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到自己身上。

身体稍有异常感觉,便乱作猜测。

有些病人文化程度低,往往以封建迷信来理解自己生理机能的不正常现象。

当病程和他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便陷入胡思乱想之中。

4、焦虑、恐惧

焦虑是一种对象不明、不可名状的担心和害怕。

它既可能来自对本身患病的不安,也可能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

就拿住院病人来说,有人未进医院时,急盼入院;一旦入了院,看到病友及周围状况,会产生一种恐怖感,怕痛、怕开刀、怕留后遗症、怕死亡,整天提心吊胆。

他们希望对疾病作检查,又害怕检查;希望知道诊断结果,又不敢去看诊断结果;有的反复询问病情;有的虽避病不谈,实则也是忧心忡忡。

5、孤独感

一个人生病而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住进医院病房,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

医生只在每天一次的查房时和病人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又极少言谈。这样病人自然产生一种孤独感。

6、期待心理

是指向未来的美好想象的追求。人生病后,不但躯体发生了变化,心理上也经受着折磨。

因此不论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获得同情和支持,得到认真的治疗和护理,急盼早日康复,期待生存。

期望水准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属的安慰,医生护士的鼓励视为病情减轻,甚至是即将痊愈的征兆;

当病情加重时,又期待着即将出现好转;当已进入危险期,也期待着有起死回生、转危为安的可能。

7、失助、自怜

这是一种无能为力,悲愤自怜的情绪状态,常发生在预后不良或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身上。

它是由于心理应激的失控,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自信心的降低而造成的一种消极的心理。

在失助的心理状态下,病人往往出现自悲自怜的情绪:“我为什么偏偏生这种病”,“老天爷为什么和我过不去”。

病人出于绝望,有时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有时表现情绪木僵,麻木不仁。

8、习惯性心理

病人刚刚生病,往往一时承认有病,一时又常把自己当成健康人。

这种心理状态是长期的健康生活的习惯定势造成的。病人虽来到医院,实则还未进入“病人角色”。

病人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配合治疗,不利于安心养病,所以医务人员应设法让病人缩短这一过程。

03

情绪低落、心境不佳

心境是具有传染性,比较微弱而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情绪低落是大多数患者的共同特点,人生了病,是桩不愉快的情绪刺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境。

心境不佳,就会看啥都不顺眼,听啥想啥都心烦。基于这种心境,容易出现焦虑,激怒或消沉。

所以,有的病人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尤其当遇到病情有变化,或做特殊检查,或准备手术时,情绪更易激惹,以致焦虑、恐惧、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04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当一个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他对时间的感觉也要发生变化。

不是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就是感到过得很慢,他们会陷入一连串的往事回忆之中。

这些回忆有时很强烈,可抑制对未来的信心。

05

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严格地说,病人的精神状态从疾病开始就已发生变化。

由于疾病破坏了正常生活节律,使日常的劳动、休息和睡眠节奏受到很大的影响。

再加上对疾病症状的体验,病人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都可以发生某些改变。

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在他和病人的第一次接触中,就应该与患者建立起心理治疗关系。

如果我们能正确的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上述心理特点,那么,作为一名医生,就不单是要治疗躯体疾病,而且还应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在科学地解释疾病的同时,还应指出光明的前景,从而使患者消除精神压力。

01

医生每天查看病房,对病人的影响很大。

医生当着病人谈论病情,甚至采用让病人听不懂的术语,这些做法,充分表现出医生对患者的心理因素缺乏认识。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应把查房工作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在办公室内讨论病人的疾病。

第二步,在病房检查病人。

第三步,回到办公室内分析和讨论病人的病情。

02

躯体疾病的恢复过程是复杂的

在诊治过程中,不单要让病人的躯体功能得到康复,而且要帮助病人逐步的适应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

为此,我们对疾病治愈的理解,必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着眼,使患者在这三方面同时好转。

03

调动社会支持

医生应在了解病情并积极予以治疗的情况下,抓住机会,用语言、眼光和交往方式去鼓励患者;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争取家属和社会的配合。

04

重视患者心理问题

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考虑到病人的精神状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才能完整地了解疾病的实质,如果医生能在这种基础上对待病人,就可以消除精神紧张和关系冲突给治疗造成的负面影响。

05

患者的人格发生暂时改变

长期住院治疗时,医院的特殊环境可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暂时改变。

如过度依赖、抑郁、自卑、性情急躁等。

病人的新性格特征,有时会阻挠治疗的顺利进行,有时还会与治疗单位发生冲突。

医生,特别是护理人员,应当善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善于认清这些心理的病态变化,及时通过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痛苦,扭转病人的人格或性情的变化,使治疗顺利进行。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