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上课紧张讲不出话,胡适:讲不出话学生不轰,就是成功!

引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从文是从湘西乡下走出的著名作家,一生中创作出版了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代表作品有《边城》、《湘行散记》、《长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沈从文的作品不仅仅只为国内读者所熟悉,在国外也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还将其作品选进大学课本。沈从文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是近代中国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之一。

如此成功的一代大家,青少年时代也做过不少傻事,闹过不少笑话。比如他的“皮”与“笨”,“皮”就是少年顽劣,“笨”就是青年嘴拙。

逃学少年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家境虽然不好,但是,父母在他五、六岁时还是将他送进了私塾。1915年,沈从文又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

那时的沈从文是天性顽劣的孩子,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照样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的戏,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结果,第二天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经过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那就是“无湘不成军”,现在普遍的认知是,这一说法源自曾国藩建立的湘军。有清代中兴之臣之誉的曾国藩,在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回乡帮办团练,他摈除清代八旗、绿营的旧制陋习,仿明代戚继光之营制,招募乡民,编练成一支新型地方武装。至1854年初,已编练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加上兵勇、夫役工匠等,共一万七千人,人称“湘勇”或“湘军”。

湘兵吃苦耐劳,骁勇善战,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经过不断扩充,至1859年,湘军集团兵力约有十四万人,鼎盛时兵力达五十多万人,以后军中战将骨干以三湘子弟为多,因而出现了“无湘不成军”的民谚。

生活困苦的年代,入伍当兵,可以混口饭吃,因而成为那时许多年轻人的首选。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是标准的穷乡僻壤,衣领无着的乡民,选择从军,就成为一种时尚。所以,沈从文小学毕业后,就投身行伍,时年14岁。

沈从文参加的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其后,为了填饱肚子的沈从文,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当兵的岁月,是枯燥而艰苦的,尤其是他所在的那地方武装,过得也是朝不保夕的穷日子。

北大旁听

有着小学文凭的沈从文,在那样的军队中,算是个文化人了,思想较一般人要超前,觉得一直在部队中这样混下去,最终也混不出什么好结果的,所以,1922年,20岁的沈从文脱下军装,想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

一个乡下穷孩子,要想改变命运,也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考大学。于是,沈从文在家人的帮助下,凑了些盘缠,于1923年上路进京。好不容易来到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的沈从文,要想考进大学,实在太难。他先住酉西会馆,后来搬进银闸胡同,最终,他选择了就在北京大学旁听。当时的北京大学,是开放型的,许多没能考上大学的青年学子,都可以来蹭课的。

当初到北大蹭课的,有许多人后来都成为近代中国的著名人物,比如,世纪伟人毛咏芝,曾先后两次来北大旁听,第一次是1918年8月至1919年3月,第二次是1919年12月至1920年4月。这两次旁听,对他的影响颇大,甚至他还在这里收获了他与杨开慧的爱情。

再如著名女作家丁玲,1924年,20岁的她来到北京,在北大旁听,并结识了同样是“北漂一族”的沈从文和胡也频,后者成为她风雨人生的第一个伴侣。

另外,还有曾任上海《民国日报》主编、北京《益世报》总编辑,1924年起,先后创办《世界晚报》(北京)、《民主报》(南京)、《立报》(上海)、《香港立报》等,被誉为中国报界巨子的成舍我,1918年就跑来北大旁听了。

其他的著名旁听生,还有革命者瞿秋白,左翼文艺领导人冯雪峰,北大著名教授金克木,以及作家与诗人柔石、王度庐、孙伏园,等等。

北大的旁听生经历,给予沈从文的文化营养到底有多大,虽然老黄说不清楚,但是,这位只念过小学还天天逃课的湘西少,要不是这时候在北大“补课”,真难以想象他后来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大家。

讲台出糗

沈从文尽管没能考上大学,只是以旁听生的身份在北大听课,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自我成长。正是在北京期间,他内心潜在的文学创作才华被激发。

为了糊口,他一边在北大听课,一边在香山慈幼院打工,并一边勤奋写作。在他生活最绝望的时候,曾写信向郁达夫求助。郁达夫登门看望了这位衣衫褴褛的湘西青年,慷慨解囊,并写下激愤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1924年,沈从文迎来命运的转机,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4年以后,他迁居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创办《红黑》杂志。但是,杂志只出了3期,就停刊了。以沈从文的经济基础,想靠文艺生存是不可能的,无助的沈从文写信求朋友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徐志摩将沈从文推荐给了时任中国公学(中国公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校长的胡适。只有小学文凭的沈从文,就这样成了大学讲师。一个小学毕业生,能成为大学讲师,这事放到现在,那直叫是天方夜谭,但是,在那个时代,尤其是遇到像胡适这样的热心肠,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的。

胡适的热心肠在那个时代是出了名的。比如,有“民国第一红娘”之誉的胡适,曾促成无数人生有情人终成眷属。他喜欢看到青年人相恋、结合,并主持过150多次婚礼。为了帮老友证婚,身为堂堂北大校长的胡适,竟然跳窗而逃,想想这画面就逗得不行。

但是,成为大学讲师的沈从文,第一次登台就出了大糗。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那天,因为紧张,呆呆地站了10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急促的10分钟全讲完了。

他再次窘迫,无奈,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而此时的讲台下,就坐着后来成为他爱人的“合肥张家四姐妹”之一的张兆和。

沈从文满腹锦绣,却张口难言,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如今,网络聊天时口若悬河,见面了却尴尬无语的,仍大有人在。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

这事很快传到校长胡适耳里,胡适却笑着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正是有了胡适的包容与呵护,沈从文才能在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成大家的。

结语

胡适辞任中国公学校长后,沈从文也离开了中国公学,后在胡适的引荐下,赴青岛大学任教。期间,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1934年出版的《边城》,成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文物研究。

1949年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50年因承受不了巨大压力而自杀,幸而获救不死,并于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1988年5月10日下午,沈从文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86岁。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