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入京师。

城内烽火烛天,内城陷落。

崇祯帝心知无力回天,他回到宫中,对结发妻子周皇后慨叹:

“大势去矣,尔为天下母,宜死。”

这样的话,就像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那一句:“虞姬虞姬奈若何”。

——不要以为“霸王别姬”是一个凄楚的爱情故事,

其实逼死虞姬的,正是蛮横且自私的项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来嘲讽,贵为帝王,最后却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

崇祯帝与周皇后抱头痛哭,两人连饮十几杯酒,侍从们伏在地上,仰视不敢动。

周皇后自缢。

崇祯帝唤来自己的三个儿子,让大臣带他们进入民间。

三位皇子依旧身穿王子华服,崇祯帝训斥:

“此何时,可弗改装乎!”

都啥时候了,咋还能穿这样的衣服。

崇祯帝亲自为儿子们换上旧衣服,叮嘱说:

“尔等今日是太子,王城破,即小民也,各自逃生去吧。”

他又嘱咐儿子们,到了外面:

“尔等切要谨慎小心,若逢做官的人老者当呼为老爷,幼者呼为相公,若遇平民长者呼为老爹,幼者呼为老兄,或称为长兄,文人呼为先生,呼军人为户长,或称曰长官。”

真是穷途末路,深宫中的皇子们,何曾称呼别人是“老爷”?

事已至此,作为父亲,崇祯叮嘱儿子们要学会卑躬屈膝以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别时,崇祯又感慨:

“尔三人何不幸而生我家也!”

你们三人为何如此倒霉,偏偏出生在我家?

三位皇子出宫后,崇祯帝提剑来到后宫。

周皇后身死,长平公主在旁边痛哭,

崇祯对着女儿泪流满面:“尔何为生我家。”

说罢,挥剑砍下,公主惊慌失措中用手臂阻挡,结果被砍断胳膊,昏死过去。

——在《鹿鼎记》中,金庸把断臂的长平公主写成了后来的“独臂神尼”九难。

最后,崇祯帝来到煤山,在一棵歪脖树上自缢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死前,他留书李自成:勿要伤我百姓。

随侍太监王承恩随之自杀。

这是一个让人感触的结局——

人人都想当皇帝,可谁知做皇帝也会身不由己。

随后清军入关,顺治皇帝祭告天地祖宗,成为华夏之主。

但就是这位顺治皇帝,最后想要出家,他写下一首长偈,其中写道: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和顺治帝有同样感慨的,是几百年前的南唐后主——李煜。

一、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李煜,千古词帝。

生性淡泊的他本来最不应该成为帝王。

他是南唐国君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原名李从嘉。

在他前面,有五个哥哥。

不巧的是,二哥到五哥全部夭折,

李从嘉这人生得又不太一样,史书上说他“丰额骈齿、一目重瞳”,

说白了就是:大脑门,龅牙,一个眼睛里有俩瞳仁。

这形象怎么看都有点惊悚,不过在古代,这是帝王的标配——

据说,大舜和那位暴躁的西楚霸王,都是双瞳。

当时为了回避大哥的猜忌,李从嘉纵情山水,读经书以自娱。

他还给自己起了很多隐者的名字,比如:钟山隐士、白莲居士等。

在当时大哥还没来得及为难这个六弟,

因为他们有一个叔叔,极有能力,简直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大哥不知用了什么招,把叔叔给毒死了,

结果,或许是良心不安,不久后,作为太子的大哥也去世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李从嘉只好登上帝王,改名李煜。

其实在当时,李煜接手的,真是一个烂摊子:

在北边,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了宋太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人出身的赵匡胤打仗很有一套,他灭了南唐旁边的南汉,

李煜吓得上表表示臣服,纳岁贡,

他宣布去掉“南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

即使如此,赵匡胤还是只回复一句: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南唐亡国是难以避免的结局。

在当年,李煜曾让自己弟弟李从善代表自己到大宋递交降表,结果被扣留。

李煜思念弟弟,又被眼前的困境缠绕,于是就写下了一首《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李煜的词,前期多是温柔缱绻,从此时起,他的文风就有了很大的转变。

及至到了后来,南唐灭亡,李煜被押入大宋京师,被封“违命侯”,

他的词作更是浑然一变,隐隐有了宗师气象。

国破之后,李煜的词成了后世文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他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从此,“西楼月”就成了一个冷清的意象;

他写“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个“又”字,被后世文人模仿不断。

吊诡的是,李煜那一首《长相思》,600年来无人能及。

有人说,因为这首词不重文字,而在于情感的抒发,

诗词之中,唯有情,很难被模仿。

但到了清代,终于有一个词人——纳兰性德,“模仿”李煜的词,写出了另一首《长相思》。

二、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畔行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的,因为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为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家世煊赫,他的父亲,就是康熙时的权臣纳兰明珠。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

“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

“索三”就是索额图,而“老明”,就是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是明珠的长子,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他自幼聪颖,饱读诗书。

17岁时,进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

19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纳兰性德因病错过殿试。

直到三年后,他补殿试,最终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在康熙时,纳兰性德一直被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经常随驾出巡。

有一次,纳兰性德陪康熙大帝东巡,他们到了塞外。

深夜里,寒星点点,帐内孤灯一盏,多愁善感的纳兰忍不住写下了那一首《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被收录在纳兰的词集《饮水词》中。

“饮水”的由来,便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长相思》中,纳兰用“山一程”代替了“一重山”,除了文字上的变动,诗词中的真情也随之浓厚。

有人说,纳兰性德的“抄袭”之作,比李煜的原作更加惊艳。

其实,对于文人来说,向来是“文无第一”。

纳兰性德的词与李后主的词有些相近,在词作中,两人流露出的,都是真性情。

李后主生命最后的时刻,是和小周后一起,体验着“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而纳兰性德,他的悼亡之作更加让人动容。

康熙十三年,纳兰与两广总督的女儿卢氏成婚,

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不过,这世间最无奈的,就是——刚极易折,情深不寿。

3年后,卢氏因为难产而死,从此在纳兰的词作中,就多了悼亡之音。

纳兰性德曾经写过一首《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后来还有一首《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初相见的欢喜;

当时只道是寻常,是追忆不到的旧日时光。

在这些词句中,不难看出纳兰性德的心思细腻。

对于文人来说,这是难得的天赋,但同时,也是软肋。

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心思太过细腻的人,往往能写出真情,但也容易感怀世事,伤春悲秋。

所以这样的人,会成为天才,

而对应的代价,就是短命。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

纳兰性德抱病与友人相聚长饮,随后一病不起。

七天之后,溘然而逝,时年31岁。

文学史上,有太多这样的天才,他们就像一颗流星,虽然明亮,却灿然而逝。

不过,我们不必为此感怀,

毕竟,生命的长度,其实并不取决于呼吸的次数,而在于那些让人悸动的瞬间。

由此来看,李煜不朽,纳兰性德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