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 摄图网_500199886

2016年6月,证监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拉开了外资私募备案登记序幕。本周,今年首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

2月9日,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它也成为北京首家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的股东是新加坡知名量化对冲基金公司DTL。资料显示,DTL是一家拥有3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的高科技投资机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业界曾传言外资私募遭遇水土不服,而实际上外资私募已开启多种探索,除私募管理业务之外,还增加了投资顾问服务,并且进军公募市场。

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完成登记备案

2016年6月,中国证监会表示,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此后,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填报说明》,拉开了外资私募备案登记序幕。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外资资管机构在中国市场开启了多种探索,其中外商独资证券类私募是目前主要的形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放开外资私募备案的前两年,外资私募备案踊跃,但是在近两年来,外资私募备案速度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不过在虎年的第一周,一家国际量化对冲基金完成了外资私募基金管理的登记备案,成为今日首家完成备案的外资私募。

2月9日,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OFE PFM)登记,其股东是新加坡知名量化对冲基金公司DTL。资料显示,DTL是一家拥有3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的高科技投资机构。

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21日,于2022年2月9日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实缴资本375万美元;企业性质是外商独资企业,机构类型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注册地址是北京市房山区北京基金小镇。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也成为北京首家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从股东来看,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的实际控制人是Dynamic Technology Lab Private Limited。公司的法定代表、 执行董事是TAN HEAP HO。公司总经理班磊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世坤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原千禧年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研究部担任量化研究员;2012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Dynamic Technology Lab Private Limited研究部担任高级量化研究员、量化基金经理;2019年1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绛霄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发部担任董事总经理。

资料显示,新加坡DTL量化投资管理公司(Dynamic Technology Lab Private Limited)是一家拥有3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的高科技投资机构,这几年积极布局中国市场业务,于2018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研发分部绛霄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DTL量化投资公司经常出现在国内各大名校的招聘会上,比如北大、清华、复旦、浙大、上海交大等,招聘岗位包括量化研究员、量化开发工程师等。

外资私募开启多种领域探索

自富达、桥水、贝莱德、施罗德、路博迈、瑞银等多家海外资管巨头纷纷在上海成立独资私募之后,截至2021年底,外资私募增加至38家。如今加上新完成登记备案的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外资私募已达到39家。

去年年底,外资私募迎来高光时刻,由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当投资顾问的新产品在渠道热销,一周募集规模达80亿左右。随后桥水(中国)一口气备案了30多只新产品,管理规模一举突破了100亿元,成为国内首家晋升为百亿资管机构的外资私募。从管理规模来看,桥水(中国)投资位居外资私募首位;其次是元胜投资,管理规模区间在50亿~100亿元;第三层次是瑞银投资、德劭投资等,管理规模区间在20亿~50亿元;惠理投资、英仕曼投资这两家规模在10亿~20亿元;其余外资私募管理规模均在0~5亿元区间。

相比前几年,2021年以来,外资私募备案速度有所放缓,全年仅有4家外资私募成功备案;而2019年、2020年,分别有7家、9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对于备案放缓的主要原因,有市场观点认为,主要是因为此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私募,投资者接受度较低,尤其是募集资金渠道有限。同时外资私募的合规比较严格,信息披露上极为谨慎,募集渠道也不够成熟。在投资策略上,外资私募与本土私募也有着显著差异,外资私募采用的策略基本均为在不同市场复制的成熟策略,目前主要集中在量化股票及量化期货领域,其他的策略为主动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另类投资等。

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外资私募在中国市场开启了多种探索,积极布局谋求投资顾问资格。一旦获得投顾资质,外资私募不但可以自主发行私募产品,同时可以为券商资管、期货、基金子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提供顾问服务,这将更有利于外资私募积累管理规模。比如桥水(中国)的投资规模突破百亿,主要就是得益于担任了华润信托某集合资金计划的投资顾问,在2021年底发行产品时募集资金或超过80亿元。除了桥水(中国),还有瑞银投资、富敦投资、英仕曼(上海)投资、路博迈投资等11家外资私募获得了投资顾问资格。

记者注意到,一些外资私募不满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又申请了中国市场的公募牌照。截至目前,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已经获批成立,其中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为了进军公募市场,已经主动注销了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WOFE PFM)。

同时,头部外资私募机构在2021年发行的私募产品数量也大幅增长。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外资私募累计发行了171只产品,其中,桥水(中国)投资、瑞银投资、元胜投资、惠理投资、润晖投资所发行的产品数量均超过1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