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肖瑶

编辑 | 徐观

值班编辑 | 莫奈

排版 | 文月

美剧《我们这一天》,是迄今为止我看过最治愈的家庭剧集,没有之一。

一个出生就被抛弃的男孩,在36岁这年忽然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见面后,男人对父亲说的第一句话却是:“这个秘密你守了36年,独守秘密一定很孤独吧。”

一个超重的女孩去试镜歌唱,被淘汰后愤愤不平:“不能因为我穿大码裙子你就不让我唱”。但对方关注的却不是她的身材:“亲爱的,你只是唱得不够好”。

▲《我们这一天》海报

剧中处处治愈,不是灌鸡汤,也不是强说愁,而是真正走进心灵的抚慰,带给人们无比感动的能量。

没有所谓的反派,没有“劲爆”的视觉冲击镜头,没有鸡血和狗血,作为一部美剧,甚至没有一场像样的床戏。

恰是这样一部温温吞吞、细水长流的家庭题材剧,豆瓣评分却能连续六季都维持在9.3分以上,最新季开播评分直接飙到9.8。

足见剧迷们的惊喜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这一天》第六季目前豆瓣评分为9.6,前五季均为9.5分左右

虽然“原生家庭”已成为一个屡试不爽的流行词,但《我们这一天》不仅讲述了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也将一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两代人之间的误解与牵挂串联起来,重新引导人们开始思考:“家庭”是什么,亲人、手足是什么,以及,“人”是什么。

从2016年到2022年,皮尔森一家陪伴观众走过整整六年。

▲皮尔森一家

最新季呈现了近两年来的时代元素,比如影响全球深刻的新冠疫情等。但那些都不是皮尔森一家生活的主角,他们的生活仍然延续着前五季,继续着他们的成长和老去。

这不是一个可以被概括的故事,这是一个与现实观众一同谱写和感受的,关于漫长岁月的散文诗。

生活,一地鸡毛

皮尔森家的三个孩子在同一天迎来了自己的36岁,但他们显然都没有做好迎接它的准备。爱情、事业、家庭……各方面的琐碎鸡毛扑面而来。

凯特又一次减肥失败,试镜被淘汰,还因过度肥胖摔伤了自己的脚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这一天》中的凯特

凯文再也无法忍受被观众嘲笑“manny(男保姆)”,终于在直播现场上爆发,吐槽荒诞的剧情和庸俗的观众。于是,在生日这天,凯文丢掉了自己的工作;

▲凯文吐槽荒诞的剧情和庸俗的观众

兄妹三人中最事业有成、妻和子满的兰德尔忽然找到了36年前抛弃自己的亲生父亲——一个独居在穷人区街边阁楼里,身患绝症的黑人老人。

▲兰德尔和他的生父

一股脑地,剧情先将“36岁的皮尔森”面临的琐碎烦恼呈现在观众眼前,却并不急着解决问题,转头拉回36年前,将镜头对准皮尔森们的父母——杰克·皮尔森与妻子瑞贝卡的生活。

36年前的这一天,杰克正好迎来他的36岁生日,而他的妻子瑞贝卡,恰好在这一天生下了他们的三胞胎。

▲杰克36岁生日那天瑞贝卡生下三胞胎

但在分娩时,其中的双胞胎儿子不慎夭折了一个,三个“皮尔森”变成了两个。

夫妇俩悲痛万分之时,杰克恰好在产房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身边躺着一个黑婴,护士告诉他,这是刚被一位好心消防员送来的弃婴。

刹那间的恻隐,杰克与瑞贝卡决定收养这名黑婴,来替代他们没有出生便死亡的三子,取名叫兰德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杰克和瑞贝卡领养了一名黑婴

是的,兰德尔其实是与皮尔斯家并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但杰克夫妇全心全意爱着他,把自己所拥有的最大的关怀与尊严,平等给予三个孩子们。

私以为,这部剧最独特、巧妙的叙事方法,是通过不断的回溯、伏笔、照应,将36年前后同一场景或情感缀连穿插,既串联起时代,又脐带般地重新衔接了代际关系。

36年前的杰克、瑞贝卡夫妇,因音乐浪漫邂逅,坠入爱河,他们是那种典型的八十年代热烈、自由的青年。

▲杰克与瑞贝卡结婚

虽然杰克,只是一个孑然一身的穷小子,但爱人的支持与信任,给了他成为一个父亲的勇气。

从孩子们诞生那一天开始,皮尔森一家要面临的压力、挑战和爱的熔炼,就已经开始了。

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夫妇俩一点点学习着探索人生,琢磨如何向兰德尔解释他与全家相异的肤色,如何用一只金鱼去抚平孩子们在班级电视机里看到火箭升空直播时爆炸的震撼和恐惧情绪……

▲皮尔森一家

温厚踏实的杰克、长情坚强的瑞贝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健全、美好的童年。

不过,在36年后的日子里,给予孩子们最主要精神力量的父亲杰克,却是缺席的。

同样,剧情并没有直接揭晓谜题,而是不断回到现在,回到当下。

▲父亲杰克去世

直到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才交代了杰克·皮尔森的死因: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家里不慎起火,为了救凯特的狗,杰克在火势弥漫的房间里吸入过量黑烟,送到医院后,最终不治而亡。

▲杰克在火灾中烧伤的同时吸入了不少黑烟,最终死亡

剧里无数次暗示这些年来杰克的缺席,但直到此时,观众才从诸多猜测和推理中幡然明白:原来杰克早就已经走了,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人们。

这股死亡的顿悟,结合反复穿插的剪切,令人后背一凉,旋即又心里一热。

父 亲

每当遇到生活难题时,“皮尔森”们无一例外都会想起父亲。

杰克·皮尔森,既是一家人贯穿始终的精神支柱,也是这部剧从头至尾的一条关键情感暗线。

▲父亲杰克·皮尔森

在剧中早期年代,有色人种还未能争取到完善的社会平等、尊重,为了让兰德尔培养起健康、独立的自我认同与尊严,杰克与瑞贝卡尽最大努力给兰德尔充分的爱与支持。

他们知道,兰德尔与别的孩子不同,因此,他必须要更强大、更独立。在送兰德尔去练习武术的时候,杰克即便体力不支,依然坚持托着儿子,做完了与其他父亲一样的所有动作。

▲杰克和儿子兰德尔

这份自足自立深深感染了兰德尔。因此,36年后的他才会放下仇恨,接受抛弃自己的生父,并邀请他住进自己家,与自己的新家庭共度生命最后的时光。

而对唯一的女儿凯特而言,父亲意味着“理想对象”,意味着深沉而宠溺的爱。

杰克生前,凯特曾经无比认真地问他:“或许有一天,我可以嫁给你吗?”

▲凯特小时候问杰克是否能够和他结婚

杰克温柔地笑了笑:“或许不能,但宝贝你知道吗?你一定会遇到一个比我更优秀的人。”

带着父亲这句话,凯特遇到了那个愿意包容、理解与同她携手并进的人。父亲给她带来的力量,永远种在心底深处,坚不可摧。

遇到托比,一个同样体型肥胖,却温厚善良的男人,凯特才逐渐放下了与自己的较劲,才意识到父亲给予自己的爱,其实无所不在地流淌着。

▲凯特和托比结婚

不过,由于三个孩子感受到的童年关怀是不同的,这让他们塑成了各自不同的性格,长大后遇到的大多数问题,也都能在童年找到回应。

比如作为老大的凯文,他念书不如兰德尔在行,个性叛逆、调皮,也不够懂事、聪明,他从小就觉得父母偏袒两个弟妹,而不够爱自己。

▲凯文站在树下和去世的父亲聊天

自尊与自信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建立,长大后的凯文才会在情场上与事业上难以认清自我,会因不懂如何去爱而伤害他人,也会因为他人目光与评价陷入焦躁与抑郁。

童年部分有一场戏展现了几人微妙的感受。一家人在泳池边玩耍的时候,年幼的兰德尔被白人伙伴欺负和排挤,凯文觉得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忽视,凯特则在泳装下发现了自己日渐肥胖的身体,陷入更深的自卑与孤僻。

▲童年时的三兄妹

女儿凯特与母亲的关系,是该剧处理得最细腻的一段代际关系。

父亲死后,凯特患上了更严重的暴食症,激素失调,身材走样;而操劳的母亲瑞贝卡,却没有得到凯特的理解。母女之间甚至在杰克死后陷入了更深的隔阂与误解。

▲母亲瑞贝卡和凯特聊天

母亲始终是女儿头上的一块阴影和压力。凯特在内心深处羡慕母亲的才华与美貌,嫉妒母亲得到了父亲全部的爱。

母女间漫长的无声战争,要直到后来凯特自己当了母亲,才开始一点一点理解过来瑞贝卡的不易。

▲凯特结婚时对母亲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三兄弟姐妹各自长大,他们才发现,父母交给自己的那些东西,都已经无形加诸在了自己对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身上。

和 解

总说“与原生家庭和解”,而“和解”的前提,是裂缝和罅隙,是误解与伤害。

对皮尔森一家而言,父亲杰克的死,是永恒的、无法逆转的伤痛。

杰克走后,孩子们各自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悲痛,凯特变得更加叛逆,凯文甚至直接搬出家里,拒绝与母亲同住。

▲伤心的凯特

但母亲瑞贝卡的伤痛,又何尝半点亚于任何一个孩子?

丈夫走后,她失去了最大的精神支柱,但在孩子面前,她强迫自己不能流露过度的悲伤。

36年了,一直被忽视、被误解,却始终保持坚韧的瑞贝卡,才是最需要被理解与体谅的那个家庭成员。

▲听到丈夫去世时,崩溃的瑞贝卡

第二季,凯文被送去戒毒所,已经老去的母亲和两个弟妹来看望他。凯文终于忍不住爆发出压抑几十年的委屈,控诉母亲只喜欢兰德尔,而父亲最喜欢凯特,父母从未真正关心过自己。

瑞贝卡也终于心碎地崩溃,第一次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苦楚:“只是因为他(兰德尔)很省心,我抚摸他,他不会躲开,他在青春期也没有总是闷闷不乐,莫名其妙生我的气,你们的父亲去世后,他没有抛弃我,直接搬走……”

▲瑞贝卡诉说自己的内心

瑞贝卡有些像东方叙事里经常刻画的“坚强的母亲”,不论生活有多少煎熬,她始终相信着爱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相信自己的爱终究会传递到孩子们身上。

在戒毒所的崩溃后,瑞贝卡私下找到凯文,回忆起了一个“只属于他们母子俩”的时刻:小时候,孩子们喜欢到小木屋里去度假,一次打雷下雨,凯文被雷声吵醒后,来到父母房间,发现弟弟妹妹都已经睡在父母床上,他十分失望,一个人拿着毯子躺到了妈妈房间地板上。

瑞贝卡悄悄下床,进了凯文的毯子,抱着儿子睡着了。

▲凯特和凯文

这是一个任何国家、种族、阶层的家庭都绕不开的问题:多子女家庭,如何平等分配爱?

唯一的答案也许是:爱绝不是一个需要计算的东西,而是只能用心去感受的。

与逐渐老去的母亲和解后,皮尔森三兄妹又遇到了父亲生前的弟弟,剧情花费大量篇幅回溯兄弟二人曾经参与越南战争时的经历,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探寻杰克的青年,寻找已逝父亲的伤痕和生命阴影。

▲《我们这一天》第三季剧照

“完美父亲”“完美丈夫”当然不是凭空蹴就的。

杰克·皮尔森的童年,父亲酗酒、家暴,为了摆脱家庭,杰克选择参战。从生死战场上趟过来后,杰克遇到最爱的人,决定通过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庭。

母亲瑞贝卡也有自己的原生之“痛”。她家境优越,却被父母严格控制,一直想要逃离。她有着一个歌手梦,直到遇到杰克,她才遇到了发自内心欣赏、尊重自己的人。

▲杰克和瑞贝卡互相救赎的对方

是的,人们的大多数情感与思维范式,都能在自己的童年找到答案,童年也许是一条河水源头,但它终究不是大海。

不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必须勇敢面对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而那些力量,始终来自当下此时的人。

剧中每个人都在抗争、在努力对抗过去,但同时也在从自己的过去里不断汲取力量,用那些沉淀下来的爱与理解,浇灌现在。

兰德尔的生父威廉临终前没有选择待在医院,而是由儿子兰德尔陪伴自己驱车回乡,在错过的亲情和眷恋的乡情里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兰德尔和生父威廉驱车回乡

空旷阔拓的公路上、潇洒的音乐与笑声中,在这场通往家乡,也通往死亡的路上,兰德尔与抛弃自己的父亲完成了相隔36年的和解。

子与父和解,父与这个世界、与自己愧怍的一生和解。

这些有别于纯粹现实元素的浪漫设置,让皮尔森一家的日常具有了某种诗意的灵性,也让该剧脱离“鸡汤”感,在普通的生活题材基础上添了不少艺术与文学性。

▲《我们这一天》截图

所谓艺术与文学,聚焦的根本是表层矛盾之下的、个体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冲突,是善与恶的冲突,是用一种积极而不盲目乐观的态度,迎接命运的偶然与必然。

把生活的柠檬榨成汁

如果你持续观看三季以上,便很容易感知到《我们这一天》那股强烈且统一的西岸美式中产风格。

成员们互相扶持、表白与理解,仿佛在他们之间传递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情感力量,仿佛皮尔森一家能克服生活中所有的难题与挑战,因为他们有一个温暖、幸福、充满爱与力量的童年。

▲《我们这一天》剧照

在看完第四季后时,我其实开始感到略微的情感审美疲劳。

皮尔森一家总是那样,不断倾诉、原谅,然后拥抱、表白,生活在日复一日的体谅与理解里前进。

纵然充满治愈,可真实的生活,真的有这么多体谅与理解吗?

西方文学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人则常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少有家庭,可以单一地用“幸福”或“快乐”来概括。

▲杰克和瑞贝卡

对于回归的第六季,我其实是带着点防备和消遣心态点开的。

距离上一季,世界在疫情冲击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皮尔森一家,仍然在为生命不间断的烦恼困扰着。

凯特还是没有减肥成功,甚至在生育后比以前更胖了。同时,她的老公也开始因为工作繁忙而疏忽了夫妻的感情生活。

▲凯特生了一个孩子

凯文被曾经闹翻的合作方邀请再一次出演当初嗤之以鼻的“男保姆”(的父亲),并被直白地奚落“你已经没有市场了”。

▲凯文被邀请再次饰演“男保姆”

每个人似乎都回到了36岁那年困扰自己的难题:感情,事业,荣誉,自尊……兜兜转转,它们仿佛像年龄一样伴随着自己,缠绕着自己。

但当然,他们已经不再是第一季的自己了。

多年过去,皮尔森一家的生活就像彼此缀连的扁舟在大海上航行,挺过小风小浪,愈加能从容、自洽地看待人生,用越来越强大、温柔的内心去处理生死离别。

▲凯文、凯特和兰德尔三兄妹

每个人都在用心探索生命的真理,不论是逝去的,即将逝去的,刚刚出生的,没有亲缘关系的……他们传递给观众的精神力量,也缓慢渗透到了我们对自己家庭、人生的理解中。

▲《我们这一天》截图

生活究竟是什么?

杰克相信,生活给了我们一个酸柠檬,要把它榨成汁。

而凯文,这个一直觉得自己缺乏存在感的家庭成员,则在对兰德尔的两个女儿作解释时,给出了全剧最浓缩的一句精华解释:

“生活充满了色彩,每个人一路走来,都为生活带来了自己的颜色。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名作,但你都得琢磨如何让线条向各个方向延伸,一直延伸,无限延伸下去,因为这就是生活。”

▲第一季中杰克和老医生的对话

在第五季里,凯特的儿子出生,取名“杰克”。瑞贝卡呼唤着外孙“杰克”,刹那间仿佛爱人从未离开。

时过境迁,生命迭代。一些信念与爱仍然潺潺流淌,太多太多诸如此类的催泪片段,仅一个特写镜头,安静,简单,就足以让人在心底涌起止不住的潺潺暖流。

木心说的“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也许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