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尼西亚自行研制的新冠疫苗“红白”(Merah Putih)正式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若试验结果达标,将会投入大批量生产与接种,提升该国公民的疫苗接种率,以应对愈加严峻的新冠疫情。
据半岛电视台2月9日报道,在印度尼西亚药品与食品监管局(BPOM)的批准下,印度尼西亚自行研制的新冠疫苗“红白”已经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该疫苗由埃尔朗卡大学(Airlangga University)与印度尼西亚拜迪斯制药公司(Biotis Pharmaceutical Indonesia)共同研发,以印度尼西亚国旗的颜色命名。
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印度尼西亚政府就一直在强调自主研发与生产新冠疫苗的重要性,然而其本土新冠疫苗研制的项目自2020年以来一直被延误。目前,印度尼西亚已经批准了国内可接种的13种新冠疫苗,且主要使用的是中国研发的疫苗。然而,印度尼西亚很难仅仅通过向他国购买疫苗来满足超2.7亿人口的疫苗需求。
BPOM的负责人佩妮·卢吉托(Penny Lukito)表示,该疫苗的第一阶段临床试验于2月9日进行,此后将会跟进第二阶段的试验。该疫苗的临床试验第三阶段只有在第一、二阶段均符合要求时才会跟进展开,且当宣布第三阶段中期结果时,BPOM便可以开始进行批准程序,预计在2022年7月中旬获得该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以应对其国内不断严峻的新冠疫情。
印度尼西亚卫生部部长布迪·古纳迪·萨迪金(Budi Gunadi Sadikin)表示,该疫苗将在印度尼西亚疫苗接种运动的后期推出。与此同时,该疫苗也可以作为加强针或适用于三至六岁儿童的疫苗捐赠给其他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埃尔朗卡大学校长穆罕默德·纳西赫(Mohammad Nasih)表示,该疫苗已经获得了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学者理事会(Indonesian Ulema Council)的“清真”认证。“我们希望这项清真认证能够提升公众接种该疫苗的信心。”纳西赫坦言。
近期德尔塔毒株与奥密克戎毒株的肆虐,使得印度尼西亚的抗疫形势再次变得严峻。不仅如此,印度尼西亚的疫苗接种率也相对较低。据统计,只有大约48%的人口接种了两剂疫苗,且仅有500万人接种了加强针。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