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昨天落幕,最终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总成绩188.25分获得冠军,法国选手泰丝·勒德仅以0.75分之差获得银牌。赛后,泰丝·勒德掩面而泣,看到这一场景后,谷爱凌和铜牌得主格雷莫德一同上前,友好地拥抱并安慰着泰丝·勒德,这成为现场最温暖的一幕。体育无国界,“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的情况,在运动员之间可以说是一种常态,最为国内公众熟知的“中国乒乓球队与福原爱”的故事,虽然他们在赛场上代表了不同的国家,但他们并未因彼此在赛场上是对手便抛弃友谊。事实上,作为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的世界级高手,谷爱凌与泰丝·勒德等选手相互之间都非常熟悉,在世界各大比赛上也经常“一较高下”。奥林匹克运动正是因为有了运动员之间的竞争、角逐与惺惺相惜,才更加精彩。比赛在为观众带来刺激的观赛体验外,对手之间还能相互激发潜能。谷爱凌赛后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看完泰丝·勒德的动作,也促使我想去尝试另一个方向的1620。”笔者以为,不经意间的一个暖心拥抱,彰显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众所周知,这句话出自《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的条款,这句话也被称为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是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自从两千多年前,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种健康向上的体育竞技在神圣的奥林匹克兴起,它就成为古代希腊人奉献给人类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毋庸置疑,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伦理价值是对人的潜能与自由创造、人类的文明与优良秩序的最大尊重与倡导,是对人类一切优良道德价值与伦理规范的继承与发扬。它引导人们追求一种最为优化的生存与发展的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共处、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证。今天,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盛会和文明遗产,它的丰富内涵和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

不经意间的一个暖心拥抱,彰显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决赛中,没能拿到金牌,泰丝·勒德心中难免遗憾,谷爱凌看到此情此景感同身受,给对方一个拥抱,这也是一个成熟运动员应该有的胸怀。正如她所言,这个拥抱是安慰也是感谢,更有彼此欣赏的惺惺相惜。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选手之间相互比拼,又良性竞争,进而呈现更高水平的表演。这种比拼,虽然会有胜负输赢,但并非一定是剑拔弩张、互相为敌的。在对手奉献精彩表现时送上掌声,在他们失利时送上安慰,在竞争与角逐中享受比赛,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所在。不出所料,“谷爱凌赛后拥抱安慰泰丝·勒德”的场景在社交媒体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少网友认为,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安慰动作,但正是这样不经意间的暖心行为,才体现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其所传达出来的理解、友谊和团结等理念,正是奥林匹克的应有之义。

今天,奥林匹克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愿望、一种共同的期待,一种共同的祝愿。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丰富,不断增添新的内涵,成为人类不断创新、不断增长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友谊,已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组成。值得相信,在北京冬奥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欢聚一堂,齐聚在五环旗下,一定还会演绎出更多“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伟大故事。而以谷爱凌、苏翊鸣等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将个人的奋斗和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必将向世人展现出中国青年所具备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