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字如其人”,从这句话上,便足以看出,我国对于书法的重视程度。

一个人的字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学识和涵养。

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是一手好字,总是更容易给自己加分。

无论是几岁孩童,还是几十岁的老人,许多人都愿意学习书法,用以修身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法作品

每个人对于书法的理解都不甚相同,但是书法的本质,还是离不开主流审美的。

书法中最为大众熟知的便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篆书笔法瘦劲挺拔,一眼看去便觉得古色古香;隶书相对庄重,最讲究个“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而楷书应用更为广泛,一眼看去便觉规矩;行书则是“翩若惊龙,宛若游鸿”,带着一种流畅奔放之感。

书法

草书则是“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而无论哪种书法,都有各自的美。

如今,却有人在书法界浑水摸鱼,使得著名书法家李逸野,怒退书法协会。

“丑书”盛行的背后

我们必须要承认,文化的发展是具有不可控性的。

不过,文化也有优胜劣汰,并不是每一种新兴文化都有学习、传承的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逸野

劣态的“新兴文化”终将在剧烈的文化碰撞中消亡,而这期间,便会出现文化乱象。

“丑书”得突然盛行,便是一个时代节点下的特殊产物,它的存在,本就不是将书法界带上新的高度 ,反而颇有将书法界拉下神坛的嫌疑。

有人说存在即合理,你凭什么去否定丑书?

首先“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本身,是对黑格尔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的扭曲化。

丑书

不用细品,都可以闻到“三观不正”的味道。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化向来是多元的、百花齐放的。但是,丑书无疑是强行扭曲了规则,为自己行方便。

书法,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极高,中国书法协会,也是书法界最为权威的机构。

然而,不知是否是被声名所累,书法协会,慢慢不再是书法家集聚之地,反倒鱼龙混杂,搀着沽名钓誉之徒。

书法协会

一部分空有其名,却无其能的人,为了稳固自己所谓的地位,便开始强行给自己开绿灯。

传统书法写不好没关系,那我就凭空捏造出一个新派系,强行给自己戴高帽好了,于是,“丑书”便出现了。

从一开始,“丑书”就不是为了书法之美而出现的。

丑书的出现,使得无数难以在书法界混出名堂的人动了心思,看不懂就是你不懂欣赏,别讲审美,人类的审美不是一直在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丑书一角

这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抛开美学不谈,满是功利与算计的丑书,试图鱼目混珠,用这样的逻辑,为自己开辟出新的天地。

原本是路人甲乙丙的人,摇身一变,便成了引领书法新潮流的书法家,这实在是比苦练数十载来的容易。

原本用来守护书法界清明的书法协会,在这样的不正之风下,逐渐走上了歪路。

既然可以轻松出名,功名利禄,谁人不想谁人不爱,总有些人想要走条捷径。

书法家合影

可是德不配位,终究还是会枉生祸端。

于是,清醒的人开始发声,想要将这脓包一样的存在清除,还书法界一份朗朗晴空。

而被动了奶酪的人又怎会甘心,对立的声音此起彼伏,让人听了忍不住的糟心。

然而,这已经不是书法协会第一次动荡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书法协会便开始了“变革”,你要缴纳会费,才会给你更换成员的证件,否则便是直接按照退会处理。

书法鉴赏会

也是从这时起,有人钻起了空子,进入了书法协会给自己“镀金”。

原本的学术圣地变得乌烟瘴气,大家都乐于沉迷其中,你若清醒,那便另寻出路吧。

“撕破脸”的背后

能担得起一个“家”字的,必然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然而,如今书法家却是遍地,让人平白产生了“书法其实很容易掌握”的假象。

书法会

要知道“会”和“精”之间,隔着山海与天地,会说“YES”、“NO”也是会外语。但是,有几个能够将英文原版书籍翻译出来?

书法也是一样,几乎所有人都会写字,可是真的能写出风韵的又有多少呢?

李逸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终于有了进入书法协会的资格,他以为自己这算是学有所成,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

可以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哪怕是一起研研磨、聊聊天,想来也会是一件人生乐事吧!若是有幸得人指点一二,那自己的书法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逸野

可是,他不知道,自己似乎想得太过于简单了。

李逸野是通过自己后天努力,几十年的练习,才得了进入书法协会的资格。

而书法协会中,自幼师承名流大家的,不在少数。

李逸野知道,相较于这些大家,自己还有一定距离,对于这些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李逸野是服气的。

李逸野练字

但是,李逸野很快发现了书法协会里的“特殊群体”,这些人不好好的练习书法技能,反而想要以“奇”博名,进一步导致了丑书的盛行。

不讲我国书法传统美学,毫无章法地乱改一气便成了书法新体系,这本身就是对书法的一种亵渎。

而这样扰乱了行业规则的行为,竟然被默许甚至认可,这就成为了对热爱书法的人的亵渎。

强吹硬捧地将丑书捧上神坛,毫无一丝羞愧之心,反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李逸野书法

眼看着书法协会,已经不是自己曾经梦想的地方,李逸野选择了不缴纳会费,自动退出书法协会。

若是李逸野一直籍籍无名还好,没有人回想起书法协会,还曾有过这样一号人。

但是,李逸野偏偏书法技艺得以精进,成了书法新人们眼中名副其实的书法家。

这一来,没有人提二十几年前,李逸野不交会费自动退会的事情,所有人都以为李逸野,仍是书法协会的一员。

离开

若是旁人,大抵就是默认了这样的传言亦或是一笑置之。

但是,李逸野看不惯此间书法乱象已久,尽管已经88岁高龄了,依然站出来驳斥众人。

2016年,这封声明内容简练,态度强硬,一经发出算是彻底和书法协会撕破了脸,“粗学写字,从未奢想当书法家。二十年前就退出了协会,早已不是贵会会员。”

而最后一句话则是相当内涵,有意无意地不知伤了多少的“书法家”们,李逸野说:“只求活时干净,死后清净,如此而已。”

李逸野声明

这话一出,多少人都开始好奇李逸野与书法协会的恩怨纠葛,算来算去,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吐槽才好。

而李逸野态度如此坚决,也实在是有情可原。

任谁看到自己虔诚对待的一切,竟会被人作践的一钱不值,怕也不会平心静气。

更何况,大家关系,连陌生人都称不上,何必要硬凑在一起恶心自己?

若是和沽名钓誉之徒,凑在一处,自己又何来得清白、无辜?要知道,达到如此高度,是李逸野一步步、一笔一划沉淀而来的,并非投机取巧。

战地记者与书法家

1929年出生的李逸野,出生在重庆綦江县,那不是一个好年代,无数儿郎背起行囊便上了战场。

李逸野不同,他上战场并不是成为冲锋陷阵的战士,而是成为了新华社的一名战地记者。

他想,需要有人记录,这些为国家付出一切的战士们的英雄事迹的。

战事照片

战地记者并不轻松,枪林弹雨之下,谁也不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看着身边的战士负伤或是身亡,李逸野也会跟着悲伤和致敬。

他就这样辗转在各个战场之上,用最真挚的文字,去谱写每一位战士生命的篇章。

无论是扛枪的还是拿笔杆子的,大家想的、念的,无非都是战乱早日平息,中国能够越来越好。

上战场的次数多了,终究有一次,那炮火打到了他的身上。

旧中国照片

身负重伤的李逸野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他再也当不成战地记者了,这一伤大损元气,他再也没有了上战场的体力。

无法再做战地记者,李逸野只好进入《开封日报》,做普通记者工作。

养病的日子闲了下来,李逸野在不知不觉间爱上了书法,枯燥的日子因为有了书法,而又闪烁出了令人愉悦的光芒。

原本因为无法继续做一名战地记者,而沮丧的李逸野,在闻到那笔墨香的时候,心中便会慢慢归于平静。

开封日报旧照

从最初的研不好磨、执不好笔,再到后来得越发熟练,李逸野惊喜于自己每一次的进步。

每次写完一副作品,李逸野都会感到身心舒畅。

他知道,自己的书法作品称不得上乘,只能算是打发时光的消遣罢了,作为业余爱好,李逸野一直没有间断练习书法。

直到鬓间爬上了白发,李逸野才惊觉时光匆匆。

原来,不知不觉间,已过去了几十载的时光,不计其数的字帖临摹下来,运笔已然越来越流畅,一手草书写得小有模样。

书法练习

或许李逸野也没有想到,那炮弹,炸断了他的战地记者生涯,却无意间,在书法界给他开启了一扇窗。

一路摸索着,最初的爱好已经成为了无法割舍的习惯,即便岁月匆匆,提笔之时仍能想起从前的模样。

一个靠自己野路子练下来,进了书法协会的人,对于一切都是热忱的。

若不是那横生的乱象,李逸野一定也会,以自己是书法协会会员为荣耀的吧。

李逸野年轻时和家人合照

只可惜,神祇变了名利场,终究不是李逸野愿意跻身的地方了。还谈什么相互讨教、互相学习呢?

席间尽是乌烟瘴气,智者一半闭起了眼睛不见不烦,一半抬起了腿,出了协会再无羁绊。

终有所成

退出时,尚在摸索之路上不得其法,而后的日子里,没了牵绊的李逸野,反倒更能沉下心来研习书法的奥妙了。

没人打扰的日子真好,临一临帖、写一写字,倒是自有一番逍遥。

李逸野书法作品

心底宽阔了,运笔手法上也更加自如了。李逸野承的是草书一路,福至心灵,倒也真就琢磨出了几分草书的气韵来。

若是将其比作张芝、王献之等书法大家,那便颇有“捧杀”之嫌。

但是,若说其在近代草书书法圈榜上有名,便是实至名归。

其实,书法并不是一项竞技赛事,本就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存在的。练习书法的本心也不该是为了出名博利,而是为了更好地沉淀自己。

王羲之的墨池

书法没有捷径可走,勤学多练是唯一的方法,便是如王羲之一般的书法大家,写烂了多少杆毛笔,洗笔洗到池水变成墨水,才终于有所成就的。

李逸野也是一样,那字帖临了一遍又一遍,几十年的时光里,不知用坏了多少杆笔、耗尽了多少墨、又写了多少张宣纸。

李逸野并不觉得,能够写出一手好的书法作品,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归根结底,这是各花入各眼的。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目的都是单纯的,他们做不到,如其他人一般勤学苦练,却总是想着一朝声名远扬。

李逸野

不止是李逸野看不惯所谓“丑书”,事实上,很多人都忍不住对丑书“开炮”。

网友们毫不留情的说:“丑书”是“吃饱了撑的文化流氓、艺术败类”。

这话说的狠厉,似是要生生扒掉,披在丑书上的那件“皇帝的新衣”,想要让所谓的丑书狂人们醒一醒,不要在自欺欺人。

其实,“丑书”并不是因为丑,而遭到了社会各界的“炮轰”,每个人都有权力,去写自己喜欢的字体,大可以“圈地自萌”。

丑书

但是,“丑书家”们偏偏要扭曲审美功德,硬生生让大众为自己的算计买单。

这就很不地道了,为了自己的算计而去强迫他人,这不是书法界的问题,而是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问题。

文化在野蛮生长,但是野蛮的文化也终将消亡。

“小众文化”不等于哗众取宠,文化乱象也不止存在于书法界。

不要急,等一等,该消失的终究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