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同时在不断地钻研下成功复原明代宣德炉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制作过程。本期子牙童趣匠人观察带你走进陈巧生的故事。

陈巧生出生于制作铜炉的世家,他们家从清朝起就开始从事相关的工作,而陈巧生正是家族的第三代传承人。从15岁开始,他就跟着父亲一起学习铜炉的制作工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陈巧生对宣德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宣德炉的制作工艺早已失传,于是,陈巧生踏上了复原宣德炉制作的漫漫长路。

在宣德炉的烧制过程中,“失蜡法”是核心技术。而所谓“失蜡法”,就是先用蜂蜡做好铜炉的模型,然后再用一些耐高温的材料将模型包裹起来。

在经过高温烘烤后,在里面的蜂蜡模型就会变成液体流失掉,从而形成一个铜炉的空壳,此时再将炽热的铜水倒进去,等冷却后就可以铸就铜炉了。

用“失蜡法”做成的铜炉,可以形成精巧的镂空,具有更高的艺术观赏价值。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失蜡法”这项技术早已在民国年间失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复原宣德炉,陈巧生花费了10年多的时间在各大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请教各路制作铜炉的前辈,希望能找到关于“失蜡法”的一点线索。

除了寻找理论知识,动手实践也同样重要。陈巧生在查询相关资料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亲自进行着尝试,一点点摸索什么是最合适的材料,哪里是最合适的温度。

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成千上百次的失败后,陈巧生终于成功复原了“失蜡法”,为宣德炉制作复原贡献出了一份巨大的力量。

现如今,陈巧生也开通了抖音账号,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些关于铜炉的知识分享视频,希望能通过视频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行为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中,陈巧生依旧能够沉下心来,愿意为了自己热爱的铜炉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样的匠人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关于陈巧生和他的宣德炉,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作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