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绍台高铁试运行列车穿过椒江特大桥。图/杭绍台铁路官方微信公众号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高铁的又一个丰收年。

2021年12月30日,随着京港高铁安庆至九江段的开通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中的京港(台)通道商丘至深圳段基本贯通。至此,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也成功突破4万公里,总里程已能围绕地球赤道一周。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河源、四川自贡、黑龙江鸡西、山东菏泽、湖南吉首等数十个城市(含县市)实现了首通高铁,进入了高铁时代。而广东省也成为福建、安徽、江苏、江西、河北之后第六个实现市市(地级地区)通高铁的省份。

“十四五”开局之年,高铁线路的继续丰富,将给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影响。

高铁城市版图继续扩容

2021年的高铁“丰收季”,始于年初的1月22日,京哈高速铁路京承段开通运营。

随后一直到年底,陆陆续续又有11条高铁项目开通运营。而历经四年建设、原计划12月28日开通运营的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高铁,也已于2022年1月8日正式开通运营。

2021年中国高铁版图的发展有三个特点。

特点之一,是部分高铁通道的断头路被打通。

2021年2月8日,徐州至连云港高铁开通运营。“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的最长横向通道——连云港至乌鲁木齐的高速铁路全线贯通。

12月30日,京港高铁安庆至九江段开通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中纵向通道——京港(台)通道商丘至深圳段贯通。

连徐高铁东海县站。图/连云港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

特点之二,是多个地市州实现了首通高铁,部分县市实现了首通铁路(高铁)。

这些城市除了前述的部分名单之外,还包括四川泸州、黑龙江的七台河、双鸭山,山东济宁,重庆市的云阳、奉节、巫山,河南的富顺、浚县、滑县等县市。

特点之三,是中国的高铁线路首次延伸至了国外。

12月3日,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中国高铁也开始走出了国门,使得此前没有铁路的老挝进入到了高铁时代。不过,囿于疫情防控需要,中老铁路暂未开通跨国客运。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数翻了近一番,稳居世界第一。“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已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覆盖95%的10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

高铁对城市的作用力明显

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相对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高铁因其速度快、运量大,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能给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例如在高铁建设起步最早的日本和欧洲,高铁建设可以重塑城市空间结构、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中国高铁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表明,依托高铁效应,的确能为沿线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1月23日,在老挝北部山城琅勃拉邦的郊外,老挝员工学习铁路维保作业。图/新华社

有研究表明,高铁开通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未开通城市2.7个百分点。

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也有学者针对高铁对城市房价的影响做了研究。其研究结论包括,高铁的开通对中西部城市房价的正影响比东部更大;高铁开通对大城市房价无显著影响,但对中、小城市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高铁对于消费的拉动效应也很明显。据初步估计,到2025年,高铁发展将带动十几亿旅游人次的增长。按照每人1000元的人均消费,就是万亿级别的旅游消费,这将额外拉动整体旅游市场的20%-30%, GDP的2%左右。

城市“分水岭”或出现

正因为高铁能够带来的各种效益,让各地对于高铁的建设态度非常积极。

一些地方对于新建高铁更是出现了“攀比”“争抢”。在中部某省份,就曾出现过地方为了争取高铁过境而大打“口水战”的现象。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高铁建设的“大跃进”问题也引起了多方关注。

2021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要求“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既有高铁能力利用率不足80%的,原则上不得新建平行线路”。

背后的原因,《意见》也做了说明,即“一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高标准、重高速轻普速、重投入轻产出等情况,铁路企业也面临经营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等问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再兴建新的高铁,只是将高铁建设规划的门槛进一步提高。

《意见》显示,未来只有省会及特大城市、近期双向客流密度2500万人次/年以上,才可能规划时速350公里标准的高铁。对于客流密度不超过2500万人次/年的城市,建设高铁只能将时速控制在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这意味着,未来在高等级的高铁项目建设中,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有更多机会。

这其实符合这几年来的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城市群、都市圈、强省会等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格局,新建高铁项目自然是依照这样的发展格局,优先考虑城市群内或都市圈内的城市以及省会城市。

这也意味着,大、中、小城市的“分水岭”或将因高铁的建设格局而更加凸显。

特约撰稿人 | 谢良兵(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

编辑 | 查志远

校对 |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