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军使用的木柄手榴弹是M24型以及其改进型M43型木柄手榴弹,而除此之外,还使用过39型卵形手榴弹。但是要是说到盟军使用的手榴弹,可以说有不少。盟军由于是多个国家的缘故,其中美英苏这几大国使用的卵形的制式手榴弹都不一样。其中美军使用的是MK.2型手榴弹;英军使用的是米尔斯手榴弹;苏军使用的是F1型手榴弹。但是美军使用的MK.2手榴弹和苏军使用的苏联产F1手榴弹的原型,都是法国在一战后期生产的F1型手榴弹的仿制品或者是来源其设计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24手榴弹的侧视图

从德系木柄手榴弹说起

先说最简单的,二战德军使用的木柄手榴弹,它也被英军戏称为"马铃薯捣碎器",其装药量为170克。M24型手榴弹其实是一战时期使用的M15型,M16型,M17型这三种木柄手榴弹的下一代。

M24手榴弹的手提箱

在一战战败后,德国的军事工业彻底崩溃,在军工业方面的设计图纸,生产机器等也一并遗失,同时还被战胜国限制了军工业的发展。而到了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开始逐步重建国内的经济和军事领域,此时战胜国允许德国进行有限度的军事工业的发展和重建。因此德国便在M15的基础上,稍微修改外形后制成了M24型木柄手榴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战中后期的1943年,德军的攻势已经不再,开始进入防守态势,因此需要确认其使用的武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避免出现因为武器故障等造成的伤亡,可以说M24型以前的木柄手榴弹更倾向于进攻型手榴弹,但从M43型开始则逐渐偏向于防御型手榴弹。

M43型木柄手榴弹

同时,德国国内的工业遭到破坏,以及物资短缺等问题,也让M43型手榴弹开始删去部分不必要或者替换掉某些成本较高的配件。总的来说和M24型的主要不同是采用了一颗独立的雷管,将引信和炸药直接相连,引信的设计也采用了和39型卵形手榴弹相似的设计。

多个爆炸头捆绑的木柄手榴弹

还有一种手榴弹是圆圆的,就是卵型手榴弹。木柄手榴弹和卵型手榴弹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战二战时期的卵型手榴弹

苏联的F1和美国的MK.2手榴弹都是以一战时期法国人的F1手榴弹为原型设计的。法国F1手榴弹最早见于1915年,它的外形颇具现代手榴弹的风格,带有外部凹槽图案,可以便于手持,装药量为60克,一战版本使用的是Cheddite炸药填装,一战后到停产则是更换为TNT炸药填装。它从1915年首次开始生产,到1940年法国投降停产,法国期间总共生产了超过6千万枚F1手榴弹。但是要注意的是,外部凹槽图案,在设计之初除了考虑到便于手持外,设计师还认为其在爆炸后能够按照表面凹槽设计碎裂,但是最终实战证明了这种想法并不可靠,尽管通过凹槽分成了38块区域,但是爆炸后由手榴弹外壳产生的碎片却不超过10块。

法国的F1手榴弹结构图

法国的F1手榴弹在一战时期和一战结束后,曾被大量提供给美国,俄罗斯白军,芬兰等国军队使用,这也奠定了其成为后面苏联F1手榴弹和美国MK.2手榴弹的设计基础。

法国版从左到右:带有M1916 Billant保险丝的F1型, F1型的弹体,带有冲击保险丝的F1型

苏联的F1手榴弹装药量为60克,使用TNT填充。苏联的F1型手榴弹是来源于苏俄国内战争,法国曾经将法国F1手榴弹曾经被提供给白军部队。而在国内战争期间,苏俄国内十分动荡,革命浪潮风起,因此F1手榴弹在苏俄民间被视为社会动荡和革命的标志。

同时,由于其外观非常像柠檬,因此也被称作"小柠檬"。在白军部队节节败退后,红军缴获了大量法国F1手榴弹,因此苏联炮兵司令部决定采用法国F1手榴弹的设计,在国内进行量产制造,从此以后到二战期间,苏军部队都在使用F1手榴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后改进型的苏联F1手榴弹

在二战后,苏联还对这些国产F1手榴弹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外壳改为钢制。同时,由于苏联曾在冷战时期用军火支援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中东的亲苏政权,该型手榴弹也因此风靡世界,尽管现在苏联F1手榴弹早已停产,但是在中东等冲突地区,依然有机会遇到"小柠檬"。再添一句就是,我国在建国早期设计的1型手榴弹,就来自于苏联的F1手榴弹。

明斯克DOSAAF博物馆中的苏联F1型手榴弹

美军的MK.2手榴弹是在1918年开始服役的,目的是替代风评很差的MK.1型手榴弹它的装药量最多为59.5克,主要是填充TNT炸药。其他版本亦有填充木马炸药公司的炸药或包含苯甲酚的一种混合炸药。

二战时期的MK.2-A1手榴弹的侧视图,使用的是M10A3型保险丝

由于带有M1916 Billant保险丝的法国F1手榴弹是一战期间美国陆军的首选手榴弹,因此在MK.2手榴弹设计时也大多采用法国F1手榴弹的设计思路,以方便前线部队使用。在一战结束后的1920年,MK.2型手榴弹被正式确定为美军的制式手榴弹。MK.2手榴弹采用的是铸铁外壳,表面凹槽为5排8列,共计40个凸起。相同的,MK.2型手榴弹也学法国军队那样,将练习弹涂成红色,M21改进型练习弹则学英国军队那样涂成了浅蓝色,二战期间使用的高爆弹型则被涂成黄色。

高爆弹型的MK.2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虽然比之前人见人骂的MK.1手榴弹要更受欢迎,但是在保险丝上一直是MK.2型头疼的问题。在早期使用的M5保险丝中,密封很差,导致装药非常容易受潮,导致其无法引爆;除此之外,尽管拿到了可以引爆的MK.2手榴弹,但在拉动保险后,会发出"砰"的一声,而且会附带有火花,点燃后还会发出微弱的"嘶嘶"声,非常易于暴露投掷者的位置和下落地点。在一战二战间期,则换用了M10保险丝,二战早期则改成了M10A1保险丝,但最终直到1944年换用的M204A1保险丝,才算勉强解决了问题,但是由于新保险丝出现的时间实在是太晚,导致二战期间实际上很少有这种新型保险丝的MK.2手榴弹用于作战。MK.2手榴弹一直在美军中服役到1960年代,由于外型被戏称为"凤梨手榴弹""癞瓜手榴弹",因保险丝的形状被称为"鸭嘴手榴弹"。

改进的M21型训练弹

英军的米尔斯手榴弹是1915年在英格兰伯明翰的米尔斯弹药厂获得了专利,并且在英军中大规模配发,它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成功的手榴弹设计之一。米尔斯手榴弹一直在英军内部服役到1970年代,它的装药量为68.2克,填充巴拉托尔炸药。

米尔斯手榴弹最初来源于其设计者威廉.米尔斯,他于1915年在英格兰伯明翰的米尔斯弹药厂获得了该型手榴弹的专利。但是其设计灵感却是来源于比利时陆军上尉莱昂.罗兰德的早期设计,因此他还和米尔斯打过关于米尔斯手榴弹的专利诉讼。在设计之初,米尔斯手榴弹依旧像上文中的法国F1手榴弹那样,以为设计凹槽有助于破片的产生。米尔斯手榴弹在二战时法国战役前,都设计的是7秒的爆炸引信,但在法国战役时,发现有被德军扔回去的情况,因此后续生产的米尔斯手榴弹的保险时间被减少到了4秒钟。

米尔斯手榴弹分成多种型号:第5号是米尔斯手榴弹的最初版本;第23号手榴弹是带有步枪杆,可以当成枪榴弹使用;在23号的基础上,改进出了第36号手榴弹,将发射杆改为可拆卸式,既可以当成手榴弹,也能当成枪榴弹;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役时,出现了第36号MK.1型,其在36号手榴弹的基础上增加了密封性能,它从1930年到1972年一直是英国军队的标准手榴弹。但是现在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依旧可以找到还在使用的米尔斯手榴弹,美国国会荣誉勋章获得者杰森.邓纳姆,就是被米尔斯手榴弹所杀。

德军使用的是39型卵形手榴弹,其从1939年一直服役到1945年,装药112克,填充阿马托炸药。39型手榴弹在德军中的使用情况不及M24/M43型手榴弹,可能由于其是一种防御型手榴弹的原因,且卵形不易于捆绑。在实战中,39型手榴弹多用作东线战场上废墟建造的防御,常被德军士兵做成诡雷。

39型手榴弹

是木柄的号还是卵型的好

木柄手榴弹对于卵形手榴弹来说还是有不少优点的:首先木柄手榴弹在投掷时,会比卵形手榴弹更容易投掷更远的距离,这也是为何一战时德军开发了卵形手榴弹,却没有大规模配发的原因;其次,在手榴弹落地后,如果是斜面地形,卵形手榴弹则会很容易滚回来,木柄手榴弹却能较好避免这样尴尬的事情;第三,在应对大型目标,例如碉堡或者装甲车时,木柄手榴弹可以多个捆绑,一般是在一个木柄手榴弹周边用铁丝等捆绑6个去掉木柄的爆炸头;第四,木柄手榴弹比盟军的卵形手榴弹有着更高的装药量,威力更大。如果说木柄手榴弹的缺点,其实差不多就是卵形手榴弹的优点了。

卵形手榴弹的优点在于:使用铸造的外壳,易于生产,相比木柄手榴弹,甚至需要掏空木柄,生产过于麻烦;卵形手榴弹的爆炸威力虽然不如木柄手榴弹,且无法成捆投掷,但是其在便携性上远高于木柄手榴弹,在搭载量上一名士兵可以带更多的卵形手榴弹。

放在二战时期来说,木柄手榴弹确实性能要比卵形手榴弹更好,但在现代战争环境下,更需要的是便携性和隐蔽性,这也是为何木柄手榴弹在现代战场销声匿迹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