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春节档新片聊完了,不过有两个现象值得警惕,即暴涨的票价(大年初一均价比去年高了7元),与流失的观众(五天共计比去年减少了4000万人次),这两者既有因果联系,又共同指向了一个问题:

后疫情时代,到底该如何将观众持续、有效地拉回电影院?

如果我们参考往年春节档,以冷门的战争片逆袭的《红海行动》,开启科幻片元年的《流浪地球》,疫情后带热大盘的《唐人街探案3》,靠真挚情感取胜的《你好,李焕英》,包括今年的几部热门新片,事实上也给出了部分答案:

第一,观众爱大片;

第二,观众爱喜剧;

第三,观众爱家国叙事;

第四,观众尤其钟情小人物叙事。

这些结论,一点也不新鲜,但很多时候,我的一个感受是:

过去这20年,中国电影的市场化之路,变化之剧烈,世界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而结果之一就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并没能真正夯实。这基础,包括但不限于:

扎实稳定的商业类型片表现,源源不断的新导演输出,成熟流畅的电影工业体系,庞大多元的死忠观众群体等等。

包括刚刚追完的综艺《开拍吧》,以上这些基础元素,节目中其实都有涉及,且讨论得也足够坦诚。

我想,这算是对过去几年电影行业增速放缓,一个有针对性的回应,即是时候夯实一下基础了。

如果来提炼一个核心的方向,我想应该是:

未来的中国电影,务必有更多真正的“电影人”成为主心骨。

所谓电影人,一来必须有多个身份的经验与成绩;二来则少不了市场敏锐度,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最后一点可能最重要,专业之外,也一定得是真的爱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记得去年春节,大年初一看了《唐人街探案3》,当天晚上的文章标题,我就写了俩字:

服气。

到今年,《误杀2》从12月中领跑贺岁档,到年前又重新杀回每日票房第一,加上《开拍吧》这档综艺,对导演、监制与“投资人”陈思诚,我也只有四个字:

不服不行。

两个感触:

若论起“电影人”这三个字,陈思诚或许是当下中国电影最贴切的代言人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需要更多“陈思诚”,越多越好

昨天我们聊了“何为好的导演”,今天不妨借着《开拍吧》中陈思诚的表现,来聊聊“何为好的电影人”

1.

导演

关于电影导演,有一个讨论前提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也是陈思诚在节目中说到的一句话:

每个导演的风格,都是由他的基因所决定的。

正因为这丰富多元的基因,决定了理想的电影市场,就应该是百花齐放,各种风格融洽共处的。

不过,站在主流观众的角度,我非常认可陈思诚在导演创作上的第一个核心观点:

拥抱市场。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一个看法:

中国电影最该优先、重点、甚至全力发展的,从来都不是逼格满满的小众作者电影,而是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观众的商业类型片。

拥抱观众的创作者,从来就不比背对观众的矮上一头。相反,在我看来,成功拥抱观众的难度,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得多。

就像陈思诚在第一轮作品评比中,给胡国瀚的建议:

商业类型片,首先要做的,就是定位清晰。这意味从片名到故事,包括后期的所有宣传物料,都不能是语焉不详的。

拥抱市场的第二个含义,则是找准多数观众感兴趣的类型元素。

开头我就说了,这个时代的观众,爱大片、爱喜剧、爱小人物,事实上,这正是导演陈思诚一直以来的发力方向——《唐人街探案》系列正是这个核心逻辑的集大成代表——也是好的电影人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单纯的拥抱市场,是不够的,这也就要提及陈思诚在导演创作上的第二个核心观点:

超前市场。

创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拥抱观众,更要提前观众一步,找到他们喜欢的内容方向。

这方面,《唐人街探案1》和《误杀1》都是很好的代表。

前者喜剧+悬疑+动作的结合,对当时的观众绝对是十足新鲜的体验;后者将悬疑+阶层+父爱情感等元素合而为一,观众观影的愉悦感更是一层叠着一层。

更重要的是,将故事的背景地放在海外,一方面可以在内容表达上更放开手脚,另一方面,创作的受众面更是拓展到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如果说拥抱市场代表了电影人的姿态,那么超前市场就是电影人专业能力与判断眼光的体现。

当然,一个好的导演,不能是一个只负责宏观层面的纸上谈兵者,他更应该是那个解决问题的人,一个把控全场的人,一个随机应变的人。

这同样也是陈思诚在节目中给新人导演的一个重要建议。

常常会在评论区看到这样的留言,你说得头头是道,你行你去拍个电影啊。

话是杠精没错,但其实也在告诉我们,拍电影,远比评电影复杂得多。考验一个导演的,也往往是各种能力叠加之后的综合水准。

2.

监制

正是随着中国电影进入商业大片时代,监制这个身份才越来越被重视,并为观众所熟知。

应该说,陈思诚很好地诠释了一个电影人一步一脚印的发展轨迹:

演员、导演、监制。

身份的转变背后,是野心,也是责任。

一个好的监制,该是什么样子?

综合陈思诚的表现,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全心全意,培养新人。

这里,培养的培,也可以理解为陪伴的陪。节目中,从彭宥纶到胡国瀚,两位导演从性格到风格都是截然不同的,但陈思诚的选择很明确,一旦认可,就全程陪伴。

三轮比赛下来,他每一轮都坚定地用投资表示支持,不管两位导演最后的选择如何。陪着新人一起成长,这是一个好监制的基本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培养的养,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新导演创作大方向上的精准指点

比如在点评易小星导演的作品时,陈思诚所说的“拍什么”与“怎么拍”。

对很多新导演而言,问题往往不在怎么拍——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套路与技法总能掌握——而是拍什么。

如何避免让自己陷入炫技与自嗨的嫌疑,本质上,还是要回到前面提到的,即站在观众的视角,真正懂得观众到底爱看的是什么。

对多数新人导演,这样的帮助,一定会少走很多弯路,少犯很多错误。

第二,目的明确,系列化开发。

很多影迷并不屑于过去十年世界电影走向系列化的大趋势,但得承认,对于基础薄弱的中国电影,系列化尝试,就是那个打好基础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这其中,陈思诚一手打造的《误杀》系列,可以说给中国电影提供了丰富而惊喜的创作经验与前进方向。

翻拍不同的海外优质作品,并将其捏合成为一个有着核心逻辑的系列,这样的开创之举,以及由此带来的启发,一定是影响深远的。

统领方向,并且陪新人一路成长,这些夯实基础的动作,就是一个监制必须做好的技术活儿。

第三,肩挑重担,心怀使命感。

但凡能胜任监制的,大概率是有实力的资深电影人。无论培养新人,还是尝试系列开发,都是一个监制的使命所在。

如果考虑到开头提及的“观众爱大片”,那么在这基础上,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大步向前,或许才是这使命感的终端。

从这个角度,无论《唐人街探案》《误杀》两个系列,还是陈思诚下一部《外太空的莫扎特》,都是对电影工业的极大助推。

3.

投资人

在《开拍吧》这个综艺中,四位“绿灯会”成员的投资人身份虽然是虚拟的,并不代表电影行业的真实流程,但某种程度上还是传递出了一个电影投资人该有的内在素养。

从陈思诚这一路的表现,还是可以总结出三点经验:

第一,投资人要有基本的判断力。

这判断力,一方面是指投资人必须了解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并给予创作者足够的创作空间。

一如陈思诚所说:

拍电影,就是在有限规则内的无限作为,在这个范围内,尽量做到最好。

另一方面,判断力也同样指向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对观众喜好的熟悉程度。

一个很好的细节是,在导演的项目陈述时间,陈思诚在听到王珞丹的剧本核心是悬疑类型,并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结合后,毫不犹豫地拍了灯。

从这个项目中,他明确看到了市场潜力,于是立刻给予支持。

后来这个作品的大众反馈,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

第二,投资人还要有足够强的魄力。

这很好理解,无论在哪个时代,拍电影都是一个极具风险的投资选择,没有勇气和魄力,注定无法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功。

而对于一个好的电影人,这魄力,又可以表现为果断与笃定。

果断,意味着敢做决定;笃定,则是一旦选择,就绝不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中,也正是这魄力,这份果断与笃定,让陈思诚从一开始的木椅子坐上了后来的金椅子。

对比现实,那些以小博大的黑马,那些惊艳市场的佳作,背后都离不开投资人的那份魄力。

第三,投资人更要有无限的共情力。

越是手握百万千万的投资人,越要有共情于人间烟火的能力。

节目中,四位“绿灯会”成员都表现出了很好的共情力,这当然和现实中的投资人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我看来,一个好的投资人,一定能看到项目中最普世的那个情感力量,继而找到那个能与多数观众共情的平衡。

结语

从导演、监制再到投资人,陈思诚这三个身份,在节目中可谓体现得非常立体。

回望过去这十年,陈思诚也是跟随着中国电影一起发展、变化、进步,成绩斐然,也不乏争议。

但整体来看,“不服不行”,是一个肉眼可见的过程,也是一个电影人充满励志的成长之路。

从这个角度,我对陈思诚未来的创作之路,依然充满了期待。

不仅仅因为他本人的创作能力,更在于他的创作野心,早已不再是个体发光,而是以一个团队式的体系存在。

IP也好,宇宙也罢,最终受益的,当然是整个中国电影工业与所有观众。

而这创作的源动力,还是来自观众。

所以,在节目的最后一期,陈思诚尤其感谢了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支持。

这是一个电影人的修养与觉悟,更是一个电影人的终极责任,与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