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踏星辰而去,他们携日月而归,他们手握山河,他们笑对天下,他们心生无畏,他们斗志昂扬,他们如风过林梢,他们如雨扫窗台,他们,是少年。

1974年,我国人才稀缺,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正处于瓶颈期,急需优秀人才来推动我国的发展建设。因而于同年5月,有李政道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少年班建设的设想。

经过层层的上述,最后通过周总理向毛主席提出该建议,以全国为范围,各省城为单位,搜罗年纪较小且极具天赋的“天才少年”,提前进入大学学习,励志以为国家培育出一支少而精的少年科研队伍为最终目标。而这只特殊存在的教育队伍被称之为“中科大少年班”。

知识荒原上的少年突击队

1978年3月中国科大正式成立了少年班,并于同月8号,举行了第一期少年班的开学典礼。

四十二年前的三月,经过全国范围的选拔推荐,有21名天才人才被选入中科大,成为首届中科大少年班的学员。他们之中最大的有16岁,最小年仅11,虽然才能性情各不相同,却都是经过千挑万选而进入少年班的“神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昔日神童,今朝高僧

人生之舟,满载信念,有舍有得,若想走得更远,便不要执着于眼前的缥缈。

每当谈论到少年班或者是神童这一话题时,宁铂,这一现代版的“伤仲永”往往都会被提及。这位少年的出场以及人到中年的突然退场谢幕皆极具戏剧性。有一年全国的报纸、杂志突然都聚焦到一名少年身上,他便是轰动当时的“第一神童”,也是中国第一位被破格录取进入中科大少年班的学员,当时的他年仅13岁。

身为“神童”的他缔造了不少神话,二十年后仍有人将其与张华、朱伯儒并列称之为“时代人物”。然而身为“神童”的他,同时也是一个没有权利选择人生的“无助少年”。

成长像是年少无知的我们与“魔鬼”所做的一笔交易,我们用不谙世事的纯白与天真烂漫的童真与其交换成长所需的勇气。

而被迫成长,是被冠以神童之名,却无法选择喜爱的天文被强制安排理论物理的心灰意冷;是初出茅庐却被带上过多的高帽,拥有过多的注视、掌声的心生畏惧。

宁铂虽曾直言,进入少年班他不后悔这个选择,但三次报考研究生,却又临时怯场,事实告诉世人他“后悔了”,太多的目光在注视着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期许,他惧怕失败,更承受不起失败的所带来的后果。

每个人都在苍茫大地中扮演一个角色,他们拥有着各自的身份,犹如提线木偶般按照身份过着“自己”的生活,他们享受被捧到高处所带来的鲜花和掌声,却又无法接受从高处坠落的恐惧。进入少年班看似是有一种很荣耀的事情,人人都羡慕他们年纪轻轻就能进入大学,今后的成绩不容小觑,这般的荣誉用的话便是一种动力,用的不好便是摧毁一个天才的最后那根稻草。

年少成名,还是个孩子的他便承受了太多,从1978年入校到2004年离开科大,25年里宁铂做过太多“挣扎“,然后他必须服从人们的安排,必须按照他们所期许的方向发展,因为他是宁铂,所以哪怕陷入自卑的痛苦也不得不武装成一个天才的模样。

世间行人匆匆,凡尘之事何其杂乱。不是所有人能成为伟大的人,但是用伟大的爱去做平凡的事情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活在世间,有太多的逼不得已,也有太多的迷糊彷徨,然而期盼已久的成长可能就在一瞬之间。

宁铂的成长在2003年,也是在那一年他终于做回了自己。他选择了出家,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他并不是坠落神堂,他只是看透了世俗,看淡了名利,想去追寻真正喜欢的东西,他仍是神童,出了社会入了佛堂,他在佛学的成就依旧无人能及。

饱受争议也无须解释,少年凭事实说话

如今42年过去了,少年班的学员一届又一届的毕业、远行,回头展望,我们必须承认,进入少年班的学生先天是比普通人智力要高出不少,就拿宁铂来说,他儿时便展现了高于常人的智力,被媒体推上神坛,却又无情的将他推了下去,压力和捧杀促使他最后选择了出家,但是他在佛法上的造诣颇深,还俗后,其在量子力学、中医、佛学等课的教导传授上也成就不凡。

首届中科少年班的绝大多数学员都有着不凡的成就,就这个结果来说,中科大少年班的创立还是非常成功的。

宁铂、谢彦波、干政等人,谈论到少年班就铁定会被提及,社会媒体皆认为这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失败”典例,但换个角度想想,他们的“失败”何尝不是媒体捧杀的功劳呢?说是“失败”,但是他们的“失败”在普通人眼中仍是高攀不得的。

世人只看得见“神童陨落”,只会抓着他们所认为的“错处”不依不饶,却不想从中科大少年班走出的天才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创新,不断地为国家发展建设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他们不屑争论,他们只凭事实说话。截至至今,少年班已有四千余人顺利毕业,四十年间少年班培育出了五位院士。

如今世界各地都遍布了中科大少年班学员的足迹,据粗略统计美国和中国的人数居然分别占总人数的51%和41%,还有部分分布在英国、香港、加拿大等地。

少年班的学员自毕业后大部分都是以到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深造为主,55%的学员毕业后转攻企业界,其余少年相继进入金融界和科教界。大家都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不断地发光发热。

只要你尝试过飞,体验过天空的广阔,日后哪怕你漫步在乡间小道,你也会仰望天空,因为那是你曾经展翅翱翔过的地方,正因为你曾经到过,所以你渴望再次回去。近年,少年班毕业生在美国留学深造后纷纷回国,以学术报效祖国。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出自中国,终将学成归来,将所学所知皆投入到让祖国更加伟大的事业当中。据统计,少年班历年毕业生中,海外与国内的人数比例明显缩减,回国人数直线上升。

人本来就是散落的珠子,文化就是那根强韧而柔软的细线,把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少年班的学员们就是这串珍珠中格外耀眼的那几颗,若经过细细打磨,必将绽放光彩。蒙尘的珍珠终将绽放光彩,国外的花花世界迷惑世人,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加,一些遗留外界的“珍珠”皆会相继回归。

在我看来中科大少年班孕育的英才,哪怕身处国外,依旧会有一颗爱国的心,待尔等学成归来,终将为祖国发展事业矢志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