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拖了一天,该聊聊《奇迹·笨小孩》了(以下简称《奇迹》)。

现在回顾这个春节档,最适合全家观看的,一定是《奇迹》;我的朋友圈被安利最多次的,也是《奇迹》;而若单论观影感受,在我这,效果最好的也一定是《奇迹》。

很多人应该跟我有一样的观感,不妨多想一步,它是如何做到的?

当然,我可以随便糊弄个答案,比如,《奇迹》是编、导、演默契配合的一次全面胜利。

这话肯定对,只是水了点。

所以,观影过程中,那些实打实的沉浸、感动与信服,到底从何而来呢?我说两点,你就明白了:

第一,它没有搔痒,而是戳痛。

所有主角的深层人物动机,都是为了一个字,钱。赚钱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生(救妹妹),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不装、不虚、不作,更不空喊口号,对每个看电影的人,没钱、不被尊重的绝望感都是痛处,而这就是电影最朴实、最普世、也最感同身受的那个出发点。

第二,它严格遵循了成人世界的处事逻辑。

首先,成人世界没那么多非黑即白、好坏分明。善良与冷漠,才是这个世界的底色。

于是我们就看到,小分队之间是互帮互助,而一脸反派相的李经理,也只是冷眼旁观。电影中少数的坏人,则是斗殴流氓、非法炼金团伙这样的真·犯罪分子。

其次,成人世界从不相信鸡汤与菩萨天降。

于是我们也看到,房东不会因为景浩带着妹妹就可怜他,杨叔也不会因为景浩有难处就反复宽限房租,包括李经理与赵总,景浩的大订单和尊严,是他玩命挣来的,没有同情和怜悯,一切都是按合同办事。

你有难处?你告诉我,这个世界上谁没点难处?

当电影完全摒弃了“卖惨”“求可怜”“全世界都得顺着我”的巨婴逻辑——相信我,太多电影和剧集都在滥用这种失败的套路——当主角们的所有奋斗行为有了令人信服的逻辑基础,信服→沉浸→感动,这就是我们观影感受最自然的变化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对于《奇迹》,我个人最大的兴趣点,还是导演文牧野。

一方面,他又一次做着示范,告诉我们,一个好导演,会给一个简单的创业题材带来怎样稳健有力的加成;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发现,依然有太多观众在曲解导演这个职业,既给了他们一些不属于导演的赞誉,同时也把不少错误的锅扣在了他们身上。

正好,借着文牧野与《奇迹》,来聊聊一个好导演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1.

审美

审美。

这个词看起来很抽象,也很容易冒犯到一些人,但就像一栋大楼的地基,导演的审美高低,决定了一部作品的高度。

一个导演的审美,说微观也微观。

配乐用什么歌,取景选什么场地,台词说方言还是普通话,一场戏收在哪个瞬间,都是导演审美的体现。

比如我很喜欢电影中段婚礼部分选择的一首插曲,来自卢冠廷2015年的歌曲《人间天堂》,多数观众压根不会意识到这是什么歌,但我相信那个段落你一定看得很享受,而这首歌就是你享受的原因之一,也是文牧野审美的体现。

人间天堂音乐:卢冠廷 - MasterpiecesSince1982

一个导演的审美,说宏观也宏观。

对文牧野来说,最体现他核心审美功底的则是: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日常中见力量。

这几乎遍布于《奇迹》的各个角落,景浩忽然摔在台上的锤子,梁叔答应帮忙后撩了景浩那一脸水,越哥辞退了景浩后多给的工钱,景浩卖掉摩托车后多看了一眼的一大一小两个头盔,30分钟必须赶到高铁站的狂奔的景浩,台风天在李经理车中一身水的景浩畏畏缩缩,一路追出来的景彤掉了一只鞋的特写,等等等等。

包括景浩与景彤兄弟的每一个互动,哪怕只是没有任何戏剧冲突的打蚊子、涂驱蚊液,两人互相的吹气打闹,都能穿过银幕打动观众。

把最日常的互动,拍出生活气;把最普通的场景,拍出感染力。这背后,都是一个导演的审美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中,《奇迹》我最喜欢的一段戏,就是前面提过的那场婚礼。

选择好的歌曲只是其中一环,可以说,这场戏的每个细节都是对的,都是带着生活气与感染力的,都对塑造人物、烘托情感,及至推动叙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连着两个旋儿酒失败,瞬间化解了景浩与张超此前的矛盾;台上新郎新娘敬父母,镜头立刻给到台下无爹无娘的景浩景彤;孤僻的豪哥默默地逗狗,一旁的春梅过来搭话;豪爽的钟伯,露出自己当年被炸断的腿,吓哭了一片听故事的孩子。

如果你还没看电影,单看我这些文字,或许只觉得平平无奇,但这才更体现出影像的力量,以及导演所能赋予一部电影的魅力。

2.

态度

审美是基础,但只有审美是不够的。

多少天才导演的折戟,最终不过输在一个词上,态度。

没有态度的审美,注定昙花一现。

这里的态度,也可以分两个维度来看。

第一,就是最好理解的,敬业、严谨与细致。

比如文牧野的那个绰号,“文保保”。“完美,再保一条保一条”,包括一场非常简单的过场戏,也要拿着秒表控制在8秒内;高空作业的景浩,用水枪冲洗脑袋的动作也务必要在镜头中呈现出最好的效果等等。

一些可以得过且过的,一些导演可能真就糊弄过去了。但差距也正是通过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第二,更进一步的,态度就是审美最好的催化剂。

这个态度,代表了一个导演内心所坚持、坚信的价值观,是他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外在映照。

很简单的例子:

从《我不是药神》到《奇迹》,文牧野总是在平视自己镜头中的这些小人物。

别小看这平视,在太多仰视与俯视的映衬下,尤其珍贵。

徐峥饰演的程勇不用多说了,中年颓废,一身毛病甚至还有家暴历史,即便易烊千玺饰演的景浩有一个人物塑造的道德底线,他不留情面怼人的冲劲儿,屡次欠租的道德瑕疵,都是让这个人物丰满的重要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这样的态度,与审美相结合,文牧野的作品总能传递出一种十足旺盛、根植于草根阶层的生命力。

他镜头下的人物,虽有瑕疵,却总在不经意间露出讨喜一面,最终的结果,自然就是征服观众。

3.

技巧

每一个试图在商业片领域做出成绩的导演,都必须掌握一些虽然套路但很好用的技巧。

说真的,类型片拍了几十上百年,那些套路其实早就被导演们用滥了,没什么新鲜可言。但相同的套路,在不同的导演手中,效果很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文牧野的两部长片,其中有效的类型片技法很多,我在这就举一个直观的例子:

比如,让道具成为叙事的一部分。

《我不是药神》中,橘子作为道具反复出现,对应的就是王传君饰演的吕受益的命运。

从一开始初见程勇客气地递上一个橘子,到葬礼上黄毛手里那个吃得只剩一瓣的橘子,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个生命就此逝去的表达。

反复出现的,还有盒饭。

吕受益、程勇、黄毛,包括众多的病友,怎么表现这些人的生活境地与生活状态,朝嘴里一口一口扒拉最廉价的盒饭,就是一个特别准确的动作。

这样一群人的阶层、性格、当下状态,这一个动作,全有了。

同样的技巧和逻辑,《我不是药神》是道具,《奇迹》则换成了场景。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是深圳的街景

有高楼林立、繁荣发展的一面,也有密集筒子楼、破旧市井的一面。这些空镜,出现一次两次,那就是简单的过场,如果反复出现,就一定是带着导演意图的叙事组成。

这里面,景浩高空作业,镜头慢慢拉远的那个大全景,最能代表这个意图,即一方面,这里有积极向上的劳动人民,也有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未来;另一方面,阶层的差距,奋斗的艰辛,大楼内外境遇天差地别的对比,也都在这一个镜头里完整呈现。

再小一点的场景,比如公交车

卖了摩托车创业后,景浩天天带着妹妹坐公交出行。而电影中每一次公交场景,就是对景浩兄妹当下境遇的写照。

公交车上对妹妹的安慰,带出的是对未来的不安;公交车上的开心打闹,因为生活有了希望;公交车上的酣睡与嘴角的口水,代表了内心的踏实与幸福感。

类似的场景使用,还有小学门口那个传达室

景浩每一次来接妹妹的迟到背后,都带出当时的人物心境与人物状态。

这样的技巧细节,如果大家愿意二刷,还可以找到很多,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结语

审美、态度、技巧。

这些背后,我想还应该提到两个字,热爱

这个世界的多数工作,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老子就是为了名和利而做。但创作这件事,没有热爱,所有的审美、态度、技巧,都会瞬间失色。

都说一个导演,处女作看的是才华,第二部作品才更能看出潜力与高度,从这个角度,文牧野的未来,实在值得我们狠狠期待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