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大将军周亚夫,吃肉要双筷子,汉景帝刘启为什么起了杀心?
汉景帝当然不会,为了区区一双筷子就杀了一个护国有功的将军。这只是汉景帝故意布下的一个测试。可惜周亚夫太过耿直,没看穿汉景帝瓮中捉鳖之计,自己乖乖地跳进了帝王预先挖好的坑里。
一代名将,最后落得个活活饿死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但是细数起来,周亚夫成为汉景帝的眼中钉,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一、 平叛“七国之乱”得罪梁王
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了楚王刘戊,胶东王刘印等七国发动叛乱。
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判。此时的叛军正在猛攻梁国,梁王刘武被围。数读突围而不得。于是向周亚夫求助。
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叛军彪悍,战斗力很强,若我们坚持正面决战,恐怕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两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
此时的梁国被叛军轮番激攻,已经硬撑着抵抗了叛军两个月。梁王刘武就指望着周亚夫前来相救。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坚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救,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汉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仍然不为所动,但他却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良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
七国叛军因为缺少粮食,后勤补给不足。无奈之下,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敌人退兵慌乱逃跑之际,派精兵追击,很快取得胜利。叛军头领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这次叛军历经三个月很快平定了。
战争结束后,大家这才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但梁王刘武却因为周亚夫没有及时救援和他结下了仇。
打这以后,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很不利。
二、反对皇后的兄长封侯
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景帝不愿意,说窦太后的侄子在父亲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封侯。窦太后说她的哥哥在世没有封侯,虽然侄子后来封了侯,但总觉得对不起哥哥,所以劝景帝封王信为侯。汉景帝无奈只好委托说要和大臣商量。
景帝和周亚夫商量时,周亚夫说高祖说过,非刘姓不能封王,没有军功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为侯,那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呀!汉景帝听了无话可说。
周亚夫反对皇后的兄长封侯,纯粹从大局利益考虑,没有私心,但是这么一来,他也就暗暗得罪了窦太后、皇后以及皇后的兄弟。
三、直谏皇帝:反对匈奴将军封侯
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因病请辞,相位悬空。汉景帝便任命周亚夫为丞相。由此可见,刚开始的时候,景帝对周亚夫还是非常器重的,但由于周亚夫的耿直,不会讲政治策略,逐渐被景帝疏远。
有一次,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闻说后,非常高兴,便想封他们为侯,以此鼓励其他人,也归顺汉朝。
但周亚夫却马上跳出来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汉景帝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候。
周亚夫见自己的谏言不受帝王采纳,非常失落,便仿效陶青托病辞职,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
古人说“伴君如伴虎”,周亚夫处于大汗王朝权力中心,其实早已得罪了统治者,可惜他自己没有觉察到。
周亚夫拖病请辞没多久,汉景帝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特意在他面前不给筷子,其实是想试探一下他脾气是不是改了。
哪知周亚夫看到饭桌前少了上筷子,非常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汉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
周亚夫羞愤不已,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谢罪。知错能改本来也没啥,就当上在宴会之上闹了个笑话,大家笑一笑也便过去了。可是,周亚夫偏偏是个急性子——汉景帝刚说了一声“起……”,帝王的话还没说完呢,他就马上站了起来,自己先走了。
汉景帝看着周亚夫远去的背影,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此时,汉景帝已下定决心除掉周亚夫。
如果说筷子事件只是导火索,那么周亚夫那“坑爹”的儿子,就是给汉景帝递上了陷害周亚夫的刺刀。
周亚夫的儿子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副甲盾,准备在他去世后发丧使用。
周亚夫驰骋沙场,名满天下,没想到他的儿子却是个猪队友。要知道在西汉,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
要说私自买卖禁品本就不对,没想到周亚夫儿子还抠门。本来周亚夫的儿子给佣工期限就比较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把佣工惹毛了,心生怨气的佣工就跑到官府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用品,要谋反。汉景帝知道后,派人追查此事。
负责调查的人,将周亚夫叫来,询问个钟因。而周亚夫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对来人问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负责调查的人还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景帝报告了。景帝很生气,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宫廷尉审理。
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
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
廷尉讽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在战场上屡立奇功,现在却在牢狱中受人如此屈辱,心高气傲的周亚夫哪能忍受呢!于是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纵观周亚夫的一生,干了两件辉煌的大事,一是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蹄的践踏,二是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维护汉朝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可以说,周亚夫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就是这样一位功臣,最后却落了一个凄惨的下场,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主要是与周亚夫耿直的性格有关。
在封建时代,个人要想在官场中站稳脚,除了自身的本领外,还必须时刻与上级长官保持一致,对有权有势者只能顺从。对皇帝的诏令,只能无条件的去执行。
而周亚夫偏偏是个不识时务之人,无论作为将军还是作为宰相,都是把是否符合国家利益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触犯某些人的利益了。因为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周亚夫前有得罪梁王和窦太后,后又得罪生性凉薄的汉景帝。这就等于是把皇帝、皇帝的母亲、妻子、弟弟、大舅子都得罪了。
要知道汉景帝为人心胸狭窄,有怨必报,听不得不同意见。在这样一个专横君主的统治下,周亚夫的命运可想而知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周亚夫颇多赞美,同时也为他惋惜,说他过于耿直,对皇帝不尊重,结果导致悲剧结局实在令人慨叹不已!
谈文人墨客,聊历史故事,品书画诗词,这里是@月然的文史笔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