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382期】

此前

小太为大家盘点了

用航天黑科技研发的

国产雪车、高性能滑雪头盔

网友纷纷感慨

有航天科技加持体育赛事

夺金速度必定像火箭一样

嗖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

除了国产雪车、高性能滑雪头盔

这次北京冬奥会

还有哪些航天科技助力呢?

风洞:让冬奥健儿更好地“飞翔”

在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

中国游泳、赛艇军团取得了优异成绩

航天风洞技术功不可没

冰雪竞赛项目受空气影响更加显著

这项技术能否继续发挥它的神奇魔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滑雪运动员在风洞中试验的场景

据了解

在风洞实验室

可以对运动员的

服装面料、头盔、雪车等器具

进行测试

以找到适合

不同运动项目特点、不同材质要求的

服装面料和运动器材

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减少空气阻力

从而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科集团十一院冬奥项目人员进行风洞试验现场

如今

中国已经建成的体育综合训练风洞

是一座开口回流式(带驻室)风洞

可满足滑雪、滑冰、雪橇等

大部分冰雪项目的模拟需求

借助风洞测试

跳台滑雪运动员的飞行姿势

由平行雪板改为V字形动作

从而减少28%的风阻

提供更多的升力

同时

在飞行过程中

运动员需要依靠手臂摆动

控制身体平衡

该项技能的掌握

也需要在风洞设备中不断强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冬奥会火炬燃料的秘密

2月2日到2月4日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

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举行

首场火炬传递中

第二、三棒火炬手

分别是航天员景海鹏

和嫦娥系列及火星探测器总顾问叶培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知道吗

北京冬奥会火炬中

也蕴含了航天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下半年

研制北京冬奥会

火炬燃烧系统的任务

交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京)

宋晓峰团队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御风术、造火炬?揭秘北京冬奥会背后的航天黑科技!

火炬“飞扬”的外形

动感而绚丽

但它的内部空间却小得可怜

大量曲面形外壁利用价值很低

为了把足够容量的储气瓶放进火炬

宋晓峰团队

从燃烧到储氢再到阀门研制

不停地迭代技术

不停地优化设计

只为造出安全、美观的冬奥会手持火炬

御风术、造火炬?揭秘北京冬奥会背后的航天黑科技!

航天科技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

它不仅是富国强军的重器

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利器

更是帮助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神器”

冬奥健儿们

加油

来源 | 新华社、科技日报

编辑 | 裴津媛

校对 | 何书雨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