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民一直以性情严谨著称,经过德国人民手生产出来的不管是军用枪械,还是民用的日常物件也都精良非常,“德国造”也长时间以来成了形容物器精密的形容词。

战场上用惯了德国军械的德国士兵,也是从来都瞧不起别国生产的军用器械的,他们甚至私底下叫这些外国制造的兵器为“破烂垃圾”。按理来说都这么看不起了,打扫战场时该是不屑拿的。可是事实却恰好相反,战争打到后期甚至有德国的士兵,直接扔了本国的枪去捡外国的用。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德军士兵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国军工体系不成熟

德国在战争初期就因“闪电战”战术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当时的欧洲国家很少有能与之匹敌的,甚至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也被打垮了。这接连的胜利让德国政府开始飘飘然起来,所以在制定对苏计划时,即使德国本国的军工体系存在巨大弱点,德国军方还是宣布了开战。

这样狂妄不计后果的代价就是,德国军队很快就因战争资源短缺问题,陷入了“苏德战争”的泥潭之中。

据调查显示,二战期间德国所有的工业产值仅有6%~7%用在了军事领域,而苏联则是全国范围内转军工。还有就是德国的工人即使是希特勒上台,也严格遵守着8小时工作制,苏联军工厂的工人却是24小时三班倒。

德国之所以失败,除了国内现有军工体系产出不够投资不足是其一外,其二便是德国军械美名在外的“以质胜量”原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固执的“以质胜量”原则

美国乔治·巴顿上将,曾说过“在双方的兵力和装备相等的情况下,谁也别想打赢这些该死的德国佬!”。这无疑是对德国军械的最高褒奖,只是德国士兵败也败在此处。

德国兵器的研制和产出过程一直坚守“高、精、尖”原则,而且为了能在武器上压苏军一头,德国的兵器更新迭代很快,其直接后果就是做出了很多譬如“鲁格”式的不像兵器,则更像艺术品的“德国造”。

与德国不同苏联则是采取克制德国的“以量胜质”法,他们生产时压缩耐用材料的成本,重点着眼于火力上,因此产出了大量的“破烂”式的快消品武器。不过“不降低核心战斗性能”的底线苏联军工厂还是有在坚守的,因此苏联的兵器也非常适合打持久战。

随着战争拉长,苏联的优势更加凸显,而德国“以质胜量”的模式却几近疯魔。这些精良又艺术的武器,对于前线的德军士兵来说毫无意义,而他们所需的火力大,当量足等优势却恰恰被德军工厂给舍弃了。

丢掉“德国造”弯腰捡破烂

德国军方是严令禁止“丢枪”行为的,但即使如此在战争中正式交火时,士兵们也还是会丢掉手中这华而不实的“划时代武器”,换上昔日被他们瞧不起的“破烂”枪支。

这样做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苏联的武器特有的当量大的特点,还有就是由于苏军提供的弹药充足,士兵们可以在战场上轻易的缴获到弹药替换。而自己国家的武器却因换代太快只能用自己军工厂供应的弹药,但德军工厂却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德军不仅捡苏联造的枪,而且还私下偷偷将它改造成适合德国口径德国弹匣的样子,然后再下发给自己的士兵用。这无疑是一个大大的讽刺,不过倒也侧面说明了苏联的兵工生产思路是多么的正确,以及他们选择“以量胜质”的方式来对付德国是多么的聪明。

虽然二战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苏德两国的截然不同的军工发展思路,致使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战争过程和战争后果,纵使到了如今也依然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借鉴。

总结: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军工生产始终是国家发动战争是否胜利的因素之一,为此不同国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生产路线,当然这个生产路线必须是符合自己国内情况,和军方决策一起配合的。

苏德两国的生产思路,完全就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兵器生产方式的极端,或者可以说是涵盖了大部分国家生产思路的缩影。而其中德国也在战争中,完完全全地展示了它所采取的思路的弊端,那就是武器制造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核心战斗性能”,而不是极致的枪支质量和其精良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