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位星空下的小伙伴好。

今天是大年初一,首先在这里先祝愿大家,虎年财源广进,虎虎生风!!

在过去的这一年,相信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不会是平凡的一年。似乎没有哪个行业是笑着过的,而房地产行业大概是除了校外培训行业之外最惨的一个。

房地产这一年经历了“前热后冷”的冰火两重天。

一、惨!27家房企预亏超693亿元

可能是过于悲惨,房企们的业绩预告也不似往年那般积极,而是一拖再拖。

直到1月28日晚上,在牛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官之际,A股房地产板块上市公司才密集发布了业绩预告。

业绩果然“不负众望”,真的是赤裸裸地把这种“悲惨”的状况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度27家A股房企净利润出现大幅亏损,预亏损总额约693亿元-803亿元。

其中,华夏幸福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高达331亿-391亿元。这个亏损额度可是相当于其2020年净利润的10倍。

阳光城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45亿-58亿元,同比下降约185%-210%。

你以为预期盈利的房企就是过的很好吗?15家预告盈利的房企净利润基本都在大幅下滑。

华侨城A预计盈利31.9亿元–41.3亿元,同比下降67%-75%;中南建设预计盈利7.08亿-21.23亿元,同比下降70%-90%;首开股份净利润约6亿-9亿元,同比减少71%~81%;荣盛发展预计盈利1亿-1.5亿元,同比下滑约98%。

自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三道红线、银行贷款集中度限制、土地集中供应等政策层层加码,涉房信贷端收紧、居民购买力出现透支、购房情绪转冷,部分产生了挤兑心理和踩踏效应,这又导致银行进一步惜贷,市场信心趋冷,房地产市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恶性循环。

大环境的“恶劣”,让恒大的爆雷既在情理之中,又让人意外。

“宇宙第一房企”恒大,一夕之间竟然已徘徊在破产重组的边缘。它也成了房地产行业那只最大的“灰犀牛”。

在相关部门嘴里,恒大是“个别房企”和“个案”,是“自身经营不善,盲目扩张”导致的。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除了开头提到的佳兆业、宝能、阳光城、花样年等企业发生爆雷情况之外。一直强势的融创也开始胃口了降杠杆着急。

融创董事长 孙宏斌

据媒体统计,融创中国过去3个多月,通过项目处置、资本运作等方式,回笼资金规模超过200亿元,包括:

1.将杭州两项目股权转让给合作方滨江,回笼资金16.73亿元;

2.配售股票融资60.8亿元;

3.孙宏斌对公司的无息借款4.5亿美元;

4.将商管业务转让给融创服务,作价18亿元;

5.出售上海和杭州的三个项目,预计交易总价在26.8亿元;

6.融创中国在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12月7日期间累计出售约4535.2万股贝壳美国存托股票,总回笼资金约为10.84亿美元(约68.9亿元人民币)。

这还不够,前不久孙宏斌的胞弟被媒体曝出正在甩卖自己的香港豪宅,当然我们也无法确认,这是不是为了回笼资金。不过,还是难免唏嘘,怎么现在连房企大佬都开始被迫甩卖自己的资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调控政策会转向吗?

随着整个市场的极速冷冻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楼市突然开始传来了一些好消息。

1.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要加强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这也是时隔多年后,高层重提“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无疑给心灰意冷的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3.证监会表示,将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资金用于出险企业项目的兼并收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合理正常滚动融资,保持债券融资渠道畅通。

4.中国银保监会也表示,将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

到了2022年1月20日,期待已久的降息也终于来了,一年期、五年期LPR双双下调!

一年期(LPR)从3.8%下调至3.7%;五年期(LPR)从4.65%下调至4.6%。

这是5年期LPR时隔20个月的首次下调,以100万房贷、等额本息、贷款30年计算,5年期以上LPR每下降10个基点,月供额约减少30元,一年约能省下360元,30年也能省下10800元。

这次降息完全在市场预料之中,因为1月17日,央行开展MLF和逆回购操作都降了10个基点,所以市场预期20日的LPR也会下降10个基点。

虽然,这次对标房贷的5年期LPR只下降了5个基点,低于预期。但还是透露出了政策转向的明显信号。

当然,5年期调整的这么羞涩和保守,说明上层还是不想给大众一个刺激楼市的感觉。

1月18日央行曾发话,要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那么一季度大概率还会继续加码降准降息。

三、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吗?

从去年10月底,各种放松信号出来后,楼市在寒冷中,多多少少有一些起色。去年12月的70城房价数据显示,虽然很多城市环比是下跌的,但是一看同比,齐刷刷的上涨为主,下跌的城市十个手指头都能数出来。

但是这个反弹的表现还是非常一般,很多成交量反弹是不断降价换回来的。虽然有部分城市成交量开始回暖了,但是回暖的速度还是低于预期的,购房者对于楼市信心依旧没有建立起来。

前段时间听到重提“楼市仍是支柱产业”的表述之后,很多人又开始讨论“夜壶论”。

虽然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但分开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仅为4.0%。

下行压力凸显的情况下,稳经济成为了成为2022年中国政策池中的绝对C位?

那楼市会不会被拿出来,这个咱们不好说。但即便被拿出来,真的能管用吗?

第一个,我们说点虚的——信心。楼市非常讲究情绪,情绪上来了,房价就会蹭蹭的上涨。然而。房企在去年三四季度,丢车保帅的降价行为,让韭菜终于发现,房价除了阴跌,还有暴跌这一出。

阴跌的心理冲击其实并不明显,时间够久,预期已经消化。但是一两万,两三万的房子,一下跌三四千,五六千,这种暴跌、骤跌,让很多人的心理几近崩溃。

所以,恢复信心还需要时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个,收入。过去这一年,大家过得怎么样每个人心里都有数。内卷、躺平、裁员、降薪、没有年终奖……

韭菜们早已是压力山大、不堪重负。刚需永远都有,但是刚需们没钱也是无效的刚需。如今的韭菜已经不是以前的那波,6个口袋都空了,自己也卷到怀疑人生了。

第三,人口。目前全国除了少数有产业和人口流入的一二线的核心房产还能维持高房价,收缩城市成为了普遍现象。

如果说,人口外流只决定部分区域的楼市走势。那生育则是影响着全国。

2021年最新的人口出生率公布,全年我们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只有7.18‰,创下建国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去年全年我国的净增人口(相比前一年总人口增加数)只有48万,创下自1962年以来的新低。

更可怕的是,年轻人们都不打算当爹当妈。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813万对,同比2019年下降约12%,创下17年来新低。

2005-2019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9.7%。

我们必须承认: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未来会是常态。

在这样的趋势下,房地产长期而言……算了小白菜不想多说了,大家自己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