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年央视春晚除了歌舞、语言类等节目外,魔术也是观众最期待的节目之一。2022虎年央视春晚,魔术师邓男子与演员刘涛、张若昀、贾乃亮共同带来的魔术《迎福纳春》,用简单的魔方与精彩的互动,让观众欣赏到了近景魔术的无穷魅力,很多网友直言:“央视春晚比较有看点的魔术节目又回来了!”。春晚登台后,邓男子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独家专访,分享春晚魔术台前幕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春晚十年磨一剑:走这10步花了10年

今年是魔术师邓男子首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为了这8分钟的表演,他准备了十年。筹备春晚节目的艰辛,邓男子仍历历在目,“为了保证魔术的新鲜感,我们要对节目进行保密,所以在联排时要准备无数套节目,还要根据场地、时间以及道具的需求,临时决定演什么,有近景、舞台、互动、大型的,也有惊险刺激的。几次联排下来,相当于演了一个间断的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几轮联排后,邓男子的节目虽然有很大的调整,但是相比那些被淘汰的节目,能有机会对节目进行修改,他已经很满足,“我已经不记得改了多少稿,每次道具有改动就需要全部推翻重来,为了能赶上春晚的节奏,团队要加班连夜赶制,这个过程是挺煎熬的,但又是必须要花的时间成本。只要能在央视舞台给观众带来精彩的魔术节目,我觉得都值了。”

在筹备央视春晚的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煎熬感”,更多的是出于他对央视春晚的重视,“这个舞台我冲刺了10年,也期待了10年。第一次联排站在台上,其实离互动嘉宾的那一桌只有10步之遥。当时我就想,为了走这10步我花了10年。”邓男子此前曾冲刺过春晚,但没有把握能上,所以他把筹备央视春晚节目,更多是当作一种力量、一种动力、一种情怀,不断激励着自己。好饭不怕晚,正是有了这10年的沉淀,才让观众欣赏到了如此精彩的魔术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怕揭秘、没有托儿:真实的惊讶感很重要

很多观众在看完节目后都十分好奇,现场的互动嘉宾到底是不是魔术师的“托儿”?对此,邓男子解释道,“我们没有‘托儿’,那种真实的惊讶感是演不出来的。”

这么多年的魔术表演经历,让邓男子对“托儿”这个身份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传统意义上的‘托儿’是我要告诉你一会儿要想什么牌,但是像春晚这么重要的晚会,有些信息是互动嘉宾一定要知道的:第一是我变魔术;第二是他要参与哪些环节,如果不知道这些,嘉宾在场上突然懵了,会耽误节目的节奏,影响晚会的整体效果,但是他们对魔术的秘密是完全不知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男子认为,一个魔术精不精彩是可以从现场观众的反应程度表现出来的,“这种看到魔术真实的惊讶感,常人很难演出来。虽然互动嘉宾是专业演员,但让他们在现场去演一个惊讶的状态,也会有点假。”所以在彩排时,邓男子会告诉导演组,“只要告诉嘉宾节目流程就行,剩下的我来把控,我会把他们当作是普通观众来互动,最大程度地保留他们看到魔术时惊讶的状态。”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神秘感,让演员朱一龙很是羡慕刘涛、贾乃亮、张若昀能和邓男子互动,表示自己也想报名参与魔术节目。

除了好奇节目里有没有“托儿”,观众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揭秘魔术。对此,邓男子表示可以理解。他告诉北青报记者,魔术本身就是激发观众想象力和好奇心的艺术,揭秘是正常的,“你看完一个魔术要是不和朋友讨论是怎么变的,那我就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对于那些同行的恶意揭秘行为,邓男子也十分无奈,“我虽然不害怕揭秘,但是真心不希望同行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你既然爱好魔术,就应该呵护这个行业。不过,只要能给大家提供娱乐,这是我们应该面对的。”

坚持做线下魔术专场:只为给观众最佳魔术体验

从业十几年以来,邓男子始终保持对魔术的初心,坚信自己的热爱,正如他所言,“无论有多大的录制任务或是商演,我都会推掉,就是为了保证常态化的下线魔术演出,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现场观看魔术。”

在采访过程中,邓男子反复强调“最好的魔术观赏方式就是来现场看”。他认为好的魔术就像做菜一样,魔术专场就是魔术师在现场为观众烹饪一桌丰盛的菜,“所以来现场体验魔术这种视听上甚至是味觉上的刺激,是不同于其他任何形式的。这点很重要,不可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像邓男子这样的魔术师来说,演专场的成就感要远胜于只有几分钟的晚会节目。所以他这几年一直都泡在在小剧场里,做过不下百场的魔术表演,积累了很多成熟的节目和经验,包括这次央视春晚的《迎福纳春》,也是有过长期类似节目的打磨经验,才能在直播现场保证精彩和稳定的发挥。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现场感受近景魔术的魅力,邓男子在长沙打造了“男巫工会”魔术剧场。谈及创办的初衷,邓男子表示,“很多优秀的魔术师缺少展示自己的平台。我做这件事,是希望让更多的魔术师有地方演出,让更多的观众能在选择话剧、电影、音乐剧等文娱形式外还想看魔术的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上完春晚之后,邓男子又有了新的目标,“希望在疫情完全结束后,能把我的专场带到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在现场看到魔术。我保证,一定会比透过屏幕看更刺激、更惊喜。”

相关新闻

对话国宝的“贴身”医生:为上春晚,青铜大面具做了全面“体检”

火上春晚的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宽131厘米,高71厘米,“身材”在目前三星堆青铜面具家族中最为魁梧威仪。漫长的睡眠过去,它的“身体”情况如何?文保队员从提取其出坑时就已开始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俊锋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修复师,他全程参与了大面具的提取,并开展了后续的保护清理工作。这次,他也“陪同”大面具出差北京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是大面具的“贴身”医生。

他介绍,大面具的提取方法经过了现场团队的反复研讨论证,最终以龙骨加固、工字型结构支撑,兜底提吊等方式将其整体吊离出坑。为了让大面具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更好的“展现自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已对大面具做了全面体检,并对其出土前已经开裂的左耳进行了临时性物理支撑加固。此次“出差”回川后,将对其进行全面保护修复。

多次研讨论证

精心设计确认“出坑”提取方案

在本次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工作中,秉持“保护同步”的发掘理念,文物保护工作均被前置。也就是说,在考古队员发掘的同时,文保队员也同步介入。因此,在青铜大面具被发现之初,文保队员就已开始有针对性的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提取和保护。

任俊锋介绍,大面具所在的三号坑文物叠压情况复杂,象牙、青铜器、玉石器相互交错。通过发掘清理,现场团队发现大面具“脸”朝泥土,左耳与本体发生了开裂。“它的锈蚀情况、青铜本体、强度、面部埋藏情况等都难以辨别。对我们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加上所有操作都只能在移动平台上完成的限制,难度进一步加大。”任俊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什么材料、方式才能保证文物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提取?现场文保团队经过多次论证和研讨,最终克服了困难,形成了最终的提取方案。即:龙骨加固、工字支撑,兜底提吊方式,将其整体向上吊离出坑。

紧接着,文保队员们以常见的竹子作为分散应力材料,利用其韧性和抗弯折的特性,制作了一幅特别的龙骨架,并用绷带层层缠绕保护,再从各个计划点位将大面具加固。由于大面具没有过多的着力点,为了保证在提取过程中能够抗弯折,又采用了工字形木结构对大面具进行抗折力支撑,最后用吊带兜底起吊出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复预演成功出土

“出差”回川后将被全面保护修复

2021年6月23日,经过一系列充足的准备,现场团队终于准备正式将大面具吊离出坑。当日上午,任俊锋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三号坑中对准备工作进行仔细检查。确定出坑路线、定位队员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进行了反复预演。

下午3点45分左右,在三星堆考古队员们的见证和掌声中,大面具成功吊离出土,被放入精心准备的预制箱中,运回文物库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目前为止,任俊锋和他的同事们已对大面具进行了全面“体检”。它主要存在变形、矿化锈蚀、断裂、部分缺失等病害。此外文保人员还使用X光拍摄探明了大面具的结构,初步对表面锈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大面具表面微痕信息也被一一记录等。最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在大面具脸部发现有纺织品遗迹附着。

任俊锋介绍,为了让大面具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更好的“展现自己”,文保工作人员对大面具开裂的左耳进行了临时性物理加固支撑。

据了解,为确保三星堆文物在春晚展示的绝对安全,在国家文物局的精心组织、指导下,四川组织相关文博机构形成工作专班,精心制定文物安全保障方案,精心实施文物清理、包装、运输、卸载、布展、警卫、保护等各项工作。

等这次“出差”回川,文物医生们即将对大面具开展全面地保护修复,使它“独立”,今后能够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展陈,让更多人一睹古蜀文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