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古老腐朽的清政府急剧衰败,就这样开始了丧权辱国的日子,要说这一切怪腐朽的封建统治那也未尝不可,但是始作俑者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乾隆皇帝他的大名算是全世界闻名,说好听点就是“乾隆大帝”说不好听点他就是“无知小儿”,虽然在国内康乾盛世确实盛极一时,但是后期的闭关锁国也让行走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失去了跟国外共同发展的机会。

乾隆还曾经给英国国王写下了976字的圣旨,可惜在世人眼里看到的是“满纸荒唐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饰太平”的乾隆大帝

乾隆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如果算上他禅位的那几年他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电视剧最愿意演绎的皇帝,乾隆皇帝自命不凡,自诩“十全老人”对于自己的工作那是相当满意。

他的继位跟他老爸不一样,雍正经历了九子夺嫡的惨烈,而乾隆很顺利地拿到皇位的继承权,有人说要是真心比时间乾隆比不过太阳王路易十四,因为路易十四在位72年,可是在权力上路易十四从年幼继位到二十四岁亲政朝政权全部把持在宰相手里,而乾隆帝从他继位的那天开始他的权力一天都没有跟别人分享过。

即位初期的乾隆确实轰轰烈烈干过几件大事,他先是拨乱反正了雍正时期的一些错误决定,随后平定了贵州的苗疆之乱,又与准葛尔丹义和休兵,重开了废弃了六年的木兰秋狝,整肃军队。

在对我国边疆问题上,乾隆帝也没有手软,平乱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更对西藏地区加强了控制,收归了大小金川的土地设立了都督府,又因为大量地延续了雍正皇帝制定的摊丁入亩政策,当时全国人口已经快达到3亿,于是乾隆帝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地普及种植甘薯和玉米,又增加了多数的经济作物“棉花、烟草、茶树”人们的生活很是富足。

不知道是不是人太容易满足了,高呼万岁喊了几十年,到了中年的乾隆开始“疯癫”好大喜功不但大兴土木修建园林征用民力数万,六下江南劳民伤财,更主要的是朝廷内贪污之风盛行,前期为了抵御外商活动关了中国的海关,从乾隆二十五年开始索性禁止中国人与外国人接触,打造了一座精致的黄金笼把人们全部关了起来,傲慢到不行的乾隆皇帝还让如意馆画了一幅万国来贺的作品,但是这幅作品是想象出来的,根本没有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时候的世界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了,英国开始进入工业机器代替人力的时代,彼时的清政府正忙着剿匪、镇压农民起义、大兴文字狱、贪污腐化的吏治直接坏到了清王朝的跟上,那个强盛的康乾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

18世纪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跟中国展开贸易往来,借着乾隆帝的八十大寿来到了中国。

“976字的圣旨句句荒唐”

其实在这之前的17世纪,英国就曾为了贸易派了大量的使臣来中国拜见乾隆帝,并且带了许多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火器,可惜乾隆根本对此不感兴趣,态度还十分傲慢,知道英国竟然是女王当家,竟然口出狂言觉得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治理好国家,当时为了贸易英国使臣也就忍了,直到18世纪末英国急速需要对外扩张第一个盯上的就是清政府,只可惜乾隆对国外通商的规则有规定,一律不允许。

1792年的9月英国政府为了跟清政府建立联系,任命了马嘎尔尼为出国使臣,带领数百人以祝贺乾隆八十大寿为名进行访问中国,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欧洲先进的技术产品,“天体运行仪、地球仪、赫歇尔望远镜、帕克透镜……蒸汽机、织布机等工业机器”在生活用品上带来了吊灯、座钟、机织布料等等;在军事作战武器上更是带来了“步枪、连发手枪等”。

这些东西对于乾隆来说非常感兴趣,下令他们可以一路受到保护,火速进京即可不必阻拦,只不过使团刚到天津准备出发去北京的时候两国就发生了摩擦,负责带路的官员要求英国使臣对着乾隆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英国使臣拒绝,在英国从没有这样的规矩,双方谈不拢僵持在了天津,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让英国使臣对着乾隆帝单膝跪地即可不用叩头。

14日乾隆正式接见了英国使臣,英国使臣表达了英国国王对于跟中国通商的意愿,并对着乾隆帝提出了六条要求,乾隆帝根本没有理会,写下了976个字逐条驳回,这封信在10月7号由军机大臣和珅转呈给了英国使臣,开头乾隆写道“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批阅表文,词义肫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这番话下来完全是一位帝王在对臣子训话,

接下来的话更是体现了一个傲慢帝王的心,乾隆觉得英国使臣达到中国境内清政府热情款待,这一点你们应该感恩戴德了,若要是在北京建立常驻使馆绝不可能,两国互通市集那更是不可能的,我天朝大国物产丰富,不需要你们国家的东西,洋洋洒洒的900多个字跃然纸上,完完全全没有把西方的东西放在眼里,因为英国使臣在给乾隆带过来的物品中,乾隆只喜欢帕克透镜,其他的连看都没看直接收归库存了,在他看来那些东西只是在他的仓库里占了不少地方罢了。

这次英国使臣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更加看到了那个“目中无人”的乾隆帝,这笔仇40年后报了个彻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末那些中西方的差距”

一封自诩天朝大国的信就这么被英国使臣带过了英国,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可惜乾隆帝高兴得太早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乾隆做的孽,报应在了他的子孙身上,1840年6月英国驾驶着47艘舰船封锁了中国珠江口,打响了侵略的第一炮,两年的战争中,英国伤亡523人,中国伤亡22790人,道光帝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战争前夕,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蜕变,到了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在大范围内掠夺殖民地建立了“日不落”帝国,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必定有英国的土地,要实现这个愿望,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一抹东方的夕阳红,中国成了英国必定要拿下的目标。

而当时的清政府土地兼并严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更可笑的是,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还禁止与外国人来往,这对于拿着枪炮的英国人来说,中国人就是活靶子,鸦片战争打了两年中国死亡人数竟然是英国的40倍。

英国得到利益后,位于世界第二位的法国不甘示弱,随后英法联军开始入侵中国,疲于应付战争的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根本所在,当政者更是一味地享乐,外有外贼,内有内患,农民起义不断爆发,面对这个场景,清政府自顾不暇不知变法图强怪都怪在了那些爱国将领身上,因为他们非要打击英美,跟列强作对才致使朝廷不停地在打仗,这是何等的可笑。

英法联军侵华后,烧毁了百年皇家园林圆明园,咸丰帝更是到死都没能回京,直接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了,当清政府真正意识到要变法的时候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或许西方列强刺激不了清政府的心脏,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却敢对着东方雄狮耍大刀,直接激怒了“这头雄狮”只可惜这头雄狮的绳子被一个女人抓在了手里,只是醒了,并没有行动,最终被打败了。

结语

清朝是我国封建政权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二个正统政权(那些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就不算了)享国运276年,这两百多年里“康乾盛世”可能是历史车轮往前滚动前进的回光返照,因为有了这个回光返照,我们还能念他一点点的好。

乾隆皇帝对他的历史评价还算正面,毕竟他在位之初的功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只不过后期的乾隆狂妄自大,面对着自己的功绩可能在他心里三皇五帝都没有他厉害,坐井观天的青蛙怎么能比得了在外飞翔的雄鹰,历史只会前进,对于那些他看不上的东西最后却给了他致命的打击,引以为傲的天朝大国最后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那些丧权辱国的日子成了每个中国人心里的痛。

附:乾隆圣旨原文: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

朕披阅表文,词意诚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所有赍到表贡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远涉,推恩加礼。已令大臣带领瞻觐,赐予筵宴,叠加赏赉,用示怀柔。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余名,虽未来京,朕亦优加赏赐,俾得普沾恩惠,一视同仁。……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天朝扶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该使等安程回国……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