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太写过一本书,叫《如果墙会说话》,意思是,历经悠长时光洗礼的建筑,你静下心来走近它,就能听到它对你娓娓道来。如果老重庆会说话,那么山城巷,这座重庆唯一一条以山城命名的老街巷,就是老重庆百年故事的缩影。它悬浮于重庆母城半山腰,连接着日新月异的上下半城,层层攀升、折叠地势、云街平巷,绘声绘色讲述着老重庆的跌宕起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重庆”的百年老巷 最鲜活的老建筑博物馆

山城巷以南纪门为起点,一直到领事巷,是以前连接重庆上、下半城的重要道路,2015年5月,山城巷被确定为全市首批28个传统风貌区之一。这里是“最重庆”的百年老巷,这里的街巷城墙城门山水景观,保持着老重庆的风土人情和烟火气息。到山城巷走一遭,就能读懂老重庆。

这里沉淀了几代重庆人的记忆。明清时期,军事将领在这里建造宅院,这里是重庆古城最早的高档住宅。清光绪年间,重庆开埠,很多政府要员和军队将领来到重庆,也住在山城巷。1900年,法国传教士在这里修建教堂,并沿巷道立杆点灯,夜晚宛若天上的街市,被唤为“天灯巷”。建国后,这里成了普通民众的居住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城巷是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了山城的历史演进,承载市井生活的变迁。这里不仅有明初的老城墙,还有清末的外国领事馆和教堂,更有抗战时期的吊脚楼、防空洞、高官宅邸以及海派风格的石朝门建筑,也有建国后不同时期修建的学校和居民住宅。历经百年沧桑,山城巷用“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微更新”保留了80%原有建筑,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沉淀着老重庆建筑文化的精髓。

汇聚老重庆的儿时记忆 收集渐行渐远的家乡美食

曾经有个设计师朋友问我:你觉得草根该如何包装?我的回答是:草根不需要包装,草根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个城市的草根和市井,都是深植于城市血脉里的生动元素,当我们行过万千山水,见过世相众生之后,往往回头最怀念的东西,就是那些我们当初认为最平凡最不起眼的东西。

这也是我喜欢山城巷的原因,改造后的这里,在保持原有山城味道的同时,重点打造“最美步道”、“临崖体验”、“大美江景”、“老街文化”四大大亮点,穿行其中,就是儿时那些街巷的感觉。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没有五花八门的吆喝,穿街走巷,有安然温暖的生活气息,向阳而生的花卉绿植,慵懒晒太阳四处游荡的家猫,亲切随和可以摆龙门阵的小店店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还有老重庆最地道的火锅、熨斗糕、烧饼、冰粉、汤圆、小面、腊肉香肠、咸菜等美食。老城改造之后,已经很难有一个地方能够汇聚我们众多童年记忆里的美食了,它们被分散在城市众多不起眼的角落,与我们渐行渐远,被日益遗忘。但在山城巷,你在爬坡上坎的途中,能一站站与它们邂逅,就像与成长途中的某个自己,再度惊喜的重聚。所以我喜欢说,山城巷,是游子的归家路。

原住民老邻居 他们有父辈们奶奶们的时光叠影

山城巷的“巷民计划”,是打造新住民与原住民和谐共生的老重庆生活模式,形成有温度的山城人文旅居街区。至今,山城巷内仍保留有部分原住民。比如步道老火锅,本是一家开了二十年的无名火锅,最初只是在步道上摆两张方桌,价格全写在门板上,客人几乎都为四周街坊。如今这里有了自己的招牌——步道老火锅,菜单依旧手写在门板上,两张方桌也逐渐增加到十几张。

经营副食店的陈绍珍老人,一家人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陈婆婆如今92岁。上世纪50年代,陈婆婆嫁到山城巷,丈夫有一身好手艺,夫妻俩一起开了个家庭小作坊,生产文具用品。后来儿子开了副食店,但不幸因病去世,陈婆婆就继续守着。店里卖点饮料、零食,都是平价,为游客提供方便。至今,陈婆婆仍和女儿一起打理副食店,看李伯清的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原住民让我们想起那些年迈的亲人,他们对老重庆的老街老巷有天生的眷恋,就像我父亲,他看我写老重庆的文章时,时时热泪盈眶;还有我年迈的奶奶,她也90多岁了,常常需要去医院,我现在仍经常回想起她曾经住在下半城老房子里的场景,闲暇的时候她最喜欢坐在门前,看巷子里的人来人往。那些路人是她眼里的风景,而她也是路人眼里的风景……

传承历史记忆,孵化新生力量,“城市更新”,让繁华烟火重归街巷,让悬浮街灯重新点亮。山城巷,保留着文化与市井气息,让人们穿梭在街头巷里触摸历史,感悟老城魅力。“巴山夜雨时,天街映长江”,山城巷,是老重庆跌宕起伏百年故事的缩影。这里,值得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