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西安一直在热搜挂榜,也成了全网关注的焦点。
自12月9日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截至今日,西安已累计确诊千例,确诊人数最多的一天高达175例,非常可怕的数字。
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西安,却一直在挨骂。
“西安抗疫不力,导致疫情外溢”
“显示核酸的一码通频频出故障”
“买不到菜,还有商家趁机涨价”
“外地小伙出门买个馒头被防疫人员围殴”
一个接一个曝出来的负面新闻,让疫情漩涡中的西安成了众矢之的。
有网友说,“疫情快两年了,西安大概是唯一一个在疫情发生后没有得到全网祝福加油,却被反复指责质疑,甚至谩骂的城市。”
疫情阴云笼罩下,这座城市的一举一动都被来自全国的高倍镜盯着,来自各方的质疑声,有的是恐惧催生的情绪宣泄,更多的是怒其不争。
但在这个特殊时刻,谩骂和指责并不能解决问题,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才是首当其冲。
一位程序员带着同事,连夜组建起4人小队,他们把官方公布的核酸检测点和地图结合,做出核酸检测地图小程序,从开发到上线只用了一天。
坦言初衷,他说:“防疫过程中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其站着指责,不如加入抗疫。”
无数因为封城不能回家的人,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
“武汉疫情的时候我没勇气,现在我不想再退缩了。”
按下暂停键的西安,空荡荡的街头只有“大白”仍在坚守。
“如果连我们都退了,别人怎么办?”
一个隔离小区的地下室里,一排排临时架起的简陋的床上,睡着夜奋战的医护人员。
“谁不是在咬牙坚持呢?”
隔离中的学生,无法正常参加考试,但考务人员仍然为其监考。
“孩子的人生轨迹不能被影响,一个人的考研考场,仍然承载着梦想。”
凌晨寂静的街头,零下的温度中,防疫人员在沿路消杀。
2000辆出租车网约车,穿梭在西安各个核酸检测点与实验室之间,快速转运核酸样本。
苦苦支撑的西安,也终于等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支援。
空军医疗队紧急增援:
武汉驶来的货车载着30万只口罩和12800份热干面;
宝鸡2000吨蔬菜正发往西安;
山东10万斤白菜安全抵达;
河南的600吨面条连夜装车......
一个西安小伙夜访救护车停车场,记录下支援的救护车车牌:
“这是山西吕梁的,这是甘肃庆阳的,这是黑龙江哈尔滨的,广东河源的......谢谢你们。”
一批批救援物资抵达,一批批人员赶赴一线。
这一幕,无论发生多少次,都让我们热泪盈眶。
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说,“西安疫情是武汉封城后最严重的一回。”
西安面对的是比原始株病毒传播速度更快的德尔塔病毒,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西安的任务极其艰巨。
所以,不要再用谩骂去苛责这座城市了。
想起12月22日,西安封城的前一晚,城墙骤然亮起璀璨的灯光,“西安加油”的光影已成为一种决心。
没有一个黑夜不会逾越,没有一个黎明不会到来。
这座城市的肌体虽有了疤痕,但长安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