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熟人的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的社会。

告别了一天的忙碌与喧嚣,就像,一年中,告别了年终岁尾的杂事一般,夜色与过年的日子一样,轻松而又归一的自由。

纵然有些许的安静,但内心里是平和而又柔软的,仿佛,一个遮蔽的罩子,就这样笼罩着灵魂还有躯体的外壳,在时空里漫步与游离。

淮河之滨的这座城市,算是我的家乡之城。

一百多年前,津浦铁路还未开通的时候,它还未开埠,还是淮河岸边的一个小小渔村,不及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朝时凤阳府的宏大。

时过境迁,如今,这座城市,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幸福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的灯火,也就如同乡村的烟火,点亮的是异乡人的拼搏与奋斗,思念的还是乡村的烟火气。

霓虹灯闪烁的,不一定都是开心亦或是快乐,也有,些许的寂寞。

纵观城市南北的胜利路,如蝴蝶斑的纵横交错,穿过淮河,沟通城市南北,如龙脊也如展翅启航的一脉翔舞。

如果,你没有在一个夜色寂寥的深夜,去逛一逛这座城市,可能,这座城市不是完整属于你的,就如同你不完整地属于这座城市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色中,一城的每一处肌理细胞,其实,都透露着生命的张力。在博物馆和规划展览馆外,看到的是曾获得鲁班奖的建筑,这座城市几千年的文明和未来的发展,都浓缩在这两馆内。

越过东海大道,其实,向东连接的凤翔大道,不仅仅是一条东西大道,也联系着曾经的凤阳府、长淮卫还有中都古城。

那是明朝那些事儿的新的事儿,新的辉煌。

只不过,一条大河的淮水,从没有就此停留过。

有了俯瞰的视觉,可能,就有了天空之眼吧。在东海大道靠近张公山的位置,是有一座“淮河之眼”的。

第一次发现,这座立交桥如此可亲可爱,像极了四叶草的柔美与花团锦簇的韧劲儿。

开埠百年,离不了一珠闪耀的光芒。

张公山南侧的这片福地,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蚌埠人来说,承载了太多的童年记忆。

即使,你是一个过客或者游客,也一定看到过见到过这样的充满母性之爱的温暖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第一次去张公山公园,是5岁那年,那时候母亲就带着我登上了张公山上的这座望淮塔。

时隔多年,母亲老了,可这座塔依然闪着光,成为这座沟通南北的城市里,一座领航的灯塔。

去年,带母亲再来张公山游玩,她还依稀记得这座塔里的内景。

城市的绿茵场,远没有乡村里的晒麦子的打麦场那般热闹,一切都井然有序。

娱乐与体育的结合,更多的是一种竞技和健身的消遣,打麦场,还牵连着乡村的生息与土地的无私。

儿时,坐在打麦场上,想着的是干农活的父母亲何时回家,今夜,坐在城市角落的球场,并排而行的也是从远方来到这座城市的踢球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往,我们把它叫做童年,少年还有青年。

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路淮河大桥。

通车的时候,很多人在这桥上拍过照片。

前不久,就在一户人家的相册里,看到过她们的青春的模样,与这座桥少年时的样子一样清新。

如今,人可能早已老去,而这座桥却越发生鲜。

尤其是在夜色里,有了一份神秘的柔美还有着一份通达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可能,没有见过,连着淮河水的龙湖水畔,这座音乐喷泉上的千帆越过河影的色彩斑斓。

岁月,这个词太过于沉重。

日子,这个词太过于繁琐。

时间,这个词有点恐惧。

还是,不要想得太多,最好是放空自己,在新春,在夜色,在一城的烟火中。

不是有一只“淮河之眼”吗?照见的一定是幸福。

夜色中,总要有一些明亮的东西的,明亮的东西,才不至于让夜色压抑。

有光亮,不要那么迷晕你的双眼,就是一份安静柔和的静谧,最好不过了。

本文是图说江淮独家原创图文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更多图文和深度人物故事,请点击关注图说江淮,带给你有温度的视觉人生,欢迎私信提供故事线索,讲述你的人生故事,温暖每一个前行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