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文汇报记者文森)香港爆发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连续6天录得逾百宗确诊个案。当特区政府及医护积极控制疫情之际,民主党就发表所谓民调,声称有逾半受访市民认同要「与病毒共存」,部分人亦渲染所谓其他国家及地区所谓「与病毒共存」的「成效」,图谋拖香港防疫抗疫的后腿。香港文汇报昨日访问和综合多位专家意见,击破有关幻象。他们所谓「与病毒共存」的做法将会令不少年长体弱人士出现重症甚至死亡,而染疫人数众多会令本港医疗系统崩溃,且在染疫后或出现长期的后遗症,要「与病毒共存」就等同于「投降」。

◆香港文汇报昨日访问和综合多位专家意见,击破有关「与病毒共存」幻象。图为昨晚围封强检的荃湾大坝街大苑楼。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问:香港疫苗接种率近八成,是否有能力「与病毒共存」?

答:本港昨日虽有近5.3万人接种新冠疫苗,但整体接种率只有79.1%,其中80岁或以上长者接种率不足30.1%。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指出,「与病毒共存」的条件,是全体人群须达到很高免疫水平,「群体免疫水平基本门槛受到病毒传播能力影响,Omicron变种病毒所需的群体免疫门槛可能需要至少90%人群免疫。」香港长者群体接种疫苗比例偏低,有极大的风险。

问:染上Omicron病症轻微似感冒,「与病毒共存」也无妨?

答: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指出,外国经验未必适用于本港,尤其长者和长期病患者身体较弱,若染上Omicron仍可致命,「除了本港疫苗接种率不高外,之前未试过如外国般大规模爆疫,不似外国有群体免疫效果,且调查显示未有打针的人群入院及重症率显著上升。」

立法会医疗卫生界议员林哲玄指出,现在病毒大部分虽属Omicron,但社区还有Delta传播,而Delta重症及死亡率较高,其中死亡率可能近2%,100人或有1至2人去世。Omicron则传播力强,受感染人数更多,死亡率约0.3%左右,即每1,000人有3个以上会死亡,较流感高出6至7倍甚至以上,死亡人数会相当高。

问:「与病毒共存」不会对医疗系统构成负担?

答: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指出,即使患者病情严重才安排入院,仍会对医疗系统造成负担,因为Omicron传播快,感染人数多,即重症病人亦多,「举例100人感染Delta,2%有重症,但感染Omicron可能达1,000人,就算重症比例得1%,仍会较Delta多。」

林哲玄更指,欧洲估计未来一两个月内或有逾半数人民受感染,而本港社区可能已出现数十条传播链,随时出现更多个案,染疫人数众多且出现不少重症患者,公立医院会濒临崩溃,非紧急手术与癌症治疗届时被迫延后的混乱与无奈,恐怕要重演。梁子超更直言,所谓不会对医疗系统造成负担的说法只是「短暂幻象」。

问:感染新冠肺炎后痊愈对身体没有影响?

答: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志伟指出,Omicron致病性虽较Delta低,但或有长期症状,「尤其是无病症患者,不能否定会面对Long-term covid(新冠长期症状)」,由容易气喘、疲劳、嗅味觉失调、情绪变化,到内脏功能受损与心悸都有,病况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现在还不知道Omicron会否如其他变异株引发疾患,如产生自我攻击抗体、精子受损、胰岛素制造细胞出现变化等。英国整理新冠症状的应用程式「ZOE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症状研究」早前就指出,每4名患者有1人出现「脑雾」,属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失忆、思维混乱、注意力难集中、头晕和遗忘日常词汇等,损害日后工作和日常自理能力,严重更可能变成「失智症」。

林哲玄表示,有不少表面康复人士,不少都有长期症状,包括经常感到疲累,体力大不如前;有些情绪常受波动,感到低落、困扰甚至有人会自杀,精神难集中情形亦普遍,故「与病毒共存」就等同于投降。

问:「与病毒共存」能令经济复苏?

答:梁子超直言,「与病毒共存」会引起社会动荡,经济民生停摆,直言港人不应幻想,「欧美等地『与病毒共存』付出了惨烈代价,欧美的群体免疫造成数以十亿元的经济损失,并由数以十万计生命换来。」

面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国家提出「双循环」经济策略,推出更多刺激内需和消费的措施。随着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规划重点,香港若更融入内地的强大内需市场,将更有助经济走出谷底,恢复元气,但要促进与内地紧密连通的前提,是本港防疫目标须与内地看齐,即应「动态清零」,故「与病毒共存」并不可取。

来源:香港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