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月,王毅受邀访问埃及,同埃及总统、总理会面。

据埃及《金字塔报》报道,王毅特别提到了一个项目:中埃合作,建设新的行政首都。

埃及迁都举世瞩目,众国家毛遂自荐,计划从中分得一杯羹。然而埃及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战略伙伴中国,这其中有何缘由?

迁都沙漠,困难重重

作为世界上发展迅速的国家之一,埃及一直备受瞩目。而埃及的首都开罗,也聚集了世界的目光。

历史上的开罗,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其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造就了众多辉煌。

开罗是非洲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最大城市,面积3085平方千米,总人口2300万,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尼罗河穿过首都开罗,这条人人尊崇的盛河,也为开罗带来了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首都,开罗为埃及的发展带来了推动力。遗憾的是,开罗盛世,如今几乎走到了尽头。

一直以来,埃及始终处在耕地与居住地的争斗之中,开罗人口密度位于世界前列,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增多,埃及开罗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为了尽可能地扩大耕地面积,埃及群众依靠尼罗河,扩建了大量的土地。

尽管如此,来自埃及各地的人仍然源源不断地涌向开罗,如此,开罗便出现了大量无家可归的人。开罗土地资源紧张、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与此同时,埃及开罗地下水受到了海水倒灌的影响,淡水混杂了盐分极高的海水,无法用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

想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海水淡化是最佳选择。然而淡化程序复杂,费用高昂,埃及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无法承担如此巨额的开支。

种种因素叠加,生活在埃及开罗的群众并无幸福感可言。

与此同时,在人口、土地、水资源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埃及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一旦埃及发展停滞,未来将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是以,埃及政府反复考虑,最终做出了迁都的决定。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埃及只能将新首都迁到无人问津的荒漠,也就是开罗东部45公里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及希望这座新首都能够缓解开罗的压力,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城市。

埃及为何将新首都选在沙漠地区?

一方面,沙漠地区面积广大。埃及新首都,位于沙漠边缘,面积相当于整个新加坡。

对于处在强烈人地矛盾中的埃及而言,想要扩展出一片辽阔且荒无人烟的土地,只能远离开罗等人口密集的城市。而埃及周边的沙漠,是唯一一处没有用地矛盾、开发程度低的地区。

另一方面,开罗外45公里的沙漠,与原首都距离适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首都迁移涉及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口迁移、工业设备的搬迁等。

45公里之外,既能够有效地缓解原首都开罗的压力,又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时间消耗、财力消耗,有效节约了成本。

基建狂魔,声名在外

然而想要在沙漠中央建造一块绿洲,于埃及而言十分困难。埃及本身建设能力有限,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为了减轻自身的压力,他只能向世界公开招募合作伙伴。

在埃及政府的设想中,新首都占地面积为700公里,可以容纳500万人口。埃及政府计划投入450亿美元用于第一阶段的建设,打造新首都的中央商务区。

专家推测,新首都正式建设完成需要3千亿资金。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让世界各个国家蠢蠢欲动。

美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出面,主动与埃及高层取得联系,向他们伸出合作的橄榄枝。然而埃及政府做出的决定,却让众人大吃一惊。

深思熟虑后,埃及向中国企业发出了合作请求,中国亦欣然接受。

埃及新首都建设耗资3000亿,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埃及市场承建的最大项目。对此,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十分重视。目前,中国企业已经达到埃及,相关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中建总局全权负责此次埃及项目的建设,其下属的各个分局分工明确,每个分局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方在建设项目中的质量与效率众人有目共睹。负责人预计,按照原定计划埃及新首都将在2022年正式竣工,并交付埃及使用。

人们不禁疑惑,投标埃及新首都的国家众多,其中甚至有综合国力强大的美国,为何中国成为了第一同时也是唯一人选?

第一,中国向来有基建狂魔的称号,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名声在外。徐工集团等世界著名的企业,效率高、质量高的建设队伍……都是埃及选择中国的不二条件。

尽管埃及新首都项目建设收益可观,其中隐藏着的巨大困难,却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埃及将新首都建设在沙漠地带。

那里黄沙遍布,水源短缺,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在沙漠之上建立一个新的绿洲城市,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纵使美国、德国等国家建设力量强大,却没有在沙漠之中开辟新城市的经验。他们缺少的经验,恰恰是中国所擅长的。

同埃及一望无垠的沙漠类似,中国新疆地区同样沙漠广布。为了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带领新疆融入中国现代化圈子,中国将建设京新高速的计划提上日程。

京新高速全长为2739千米,2012年开始建设,2019年交付使用,它横跨了全国6个省区,中间穿过了大面积的沙漠。迄今为止,京新高速是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在沙漠之中创造了一个基建奇迹。众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中国也积累了大量沙漠建设的经验。

一方面,沙漠中的公路大多建设里程长,而沙漠中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对于在沙漠中的施工者来说,这是极大的挑战。

然而在长时间的建设中,中国已经培养出大量能在高温、缺水环境下工作的技术型人才,埃及与京新高速沿途的环境类似,即便前往埃及沙漠,这些工作者依旧能够保证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沙漠天气阴晴不定,时而平静,时而狂风大作。如果大风来袭,沙漠中飞沙走石,施工难度也将大大增加。

中国建造公司在长时间的摸索中探索出属于一条自己的道路:即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避开沙漠起风的阶段,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最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毕后,如何保障后续安全是重要问题。如果沙漠狂风卷起沙子,将设施掩埋或破坏,前期工作人员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也正因如此,中国技术人员在完成建设后,通常会采取专业手段,对设施周围的路面做防风固沙的处理,确保其后续的运行。

中国在沙漠中建设基础设施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于埃及而言是极大的财富。

与此同时,中国在沙漠中建造基础设施的能力,世界有目共睹。在此之前,沙特阿拉伯曾经计划建设一条全长为450公里,连接麦加与麦地那的高铁,以便于信徒朝拜。

然而麦麦高铁需要经过广阔的沙漠,气温、地形等因素都增加了高铁建设的困难性。中国作为承建方之一,参与了麦麦高铁的建设,整体项目由西班牙统筹。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西班牙却遇到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只能请求中铁十八局的帮助。中国迅速抽调了大量的工人,替代了沙特阿拉伯的人员,大大提高了建设效率。

与此同时,我国运用丰富的基建经验,采用平铺式沙障、粘土等手段,成功固定住沙漠。

在中国的帮助下,麦麦高铁如期建成通车,这一战,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建设能力与应对困难的智慧,对此,埃及自然有所耳闻。

在建造基础设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果中国没有能力解决,那么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轻易逾越,这便是中国的自信与底气。

相互扶持,共同发展

除技术等外在因素影响外,埃及选择与中国合作,是出于两国友好关系的考虑。

首先,埃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是历史与两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与埃及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这种文明的共性,让两国有了相似的文化基础。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承认新中国政权合法性的国家,自1956年建交以来,中国与埃及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1994年,中国与埃及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反复无常不同,中国与埃及同为第三世界国家,两国的关系十分稳定。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一直将埃及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与中国相处,埃及并不会感到歧视与压迫。在埃及看来,与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斗智斗勇,不如选择长久的战略伙伴中国。

其次,中国在埃及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6年,埃及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近几年来,中国与埃及政府积极推动双方企业的合作,扩大经贸往来,双边贸易增长态势迅猛。

2018年,中国与埃及的贸易额高达上百亿美元。同年年底,中国与埃及的经贸合作区共吸引了企业77家,给埃及政府带来了大量的税收,增加了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

次年,中国已经连续7年蝉联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深厚的经济合作背景下,埃及与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携手,不过是锦上添花。与此同时,中国与埃及在其他领域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

交通领域,双方将开通连接阿塞拉姆,和港口城市斋月十日城的电力化铁路客运列车,中国与埃及还计划建设亚历山大港港口码头,实现水陆联通。

在电力方面,中国与埃及计划修建两个发电站,增加能源储备量。贸易与工业领域、农业领域、高等教育方面,中国都与埃及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中国与埃及的新首都项目建设,只是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中的冰山一角。此前两国愉快的合作经历,让埃及对中国付出了极大的信任。

纵使新首都建设涉及埃及未来的发展,埃及的政府和人民也没有太多犹豫。在两国交往中,国家利益为重中之重。中国与埃及存在着共同利益,奠定了两国合作的基础

当年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其中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前提下,中国和埃及都以对外开放为主要手段,坚持互利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理念。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埃及成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与埃及的各自发展,与两国的共同利益息息相关。

如果中国成功在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全新的首都,将大大缓解埃及现有首都开罗的压力。整洁、高效、现代化的新首都,也将成为埃及在世界上的新标志。

既然将项目承包给中国对埃及有百利而无一害,又何乐而不为?

在此之前,西方部分国家和媒体企图制造舆论假象,试图抹黑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同样需要依靠新首都项目的建设,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能力与态度。

如今埃及新首都建设,中国企业保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不仅夯实了中埃友谊,也有力地回击了居心叵测之人的造谣。

对于中国与埃及来说,新首都建设的合作,都是双赢的结果。

参考资料

[1]《环球时报》,2021-12-02,《中东基建忙:埃及迁都,沙特建城 》

[2]《世界博览》,2015-04-06,《埃及七年内迁都,开罗难以承受之痛》

[3]《新华每日电讯》,2021-12-07,《开始试运行,埃及新行政首都展现现代化雄心》

[4]《环球时报》,2021-11-16,《从埃及新都看中国基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