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春运,规模庞大,声势浩荡。

人,在广场外,在车站内,在列车上;行李,囊括四海,小小乾坤,装满惊喜;睡觉不需要挑选地方,车站的角落、列车的过道乃至车底都能成为整装待发的地点。BBC曾在2016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庆典》将中国春运描述为“亿万人的同时迁徙”。

春运出行的人山人海深深震动了家在安徽太和的孟献刚。(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多次亲历过春运的一票难求和出行之艰难后,一个念头蹦进孟献刚的脑海,记录下这一切,“留住记忆,让后来人知道当年的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车站外,正在等候的人们。(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孟献刚按下相机快门,拍下第一张记录春运的照片。当时的他或许还没意识到,他和春运就此结缘,一拍就到现在,再也没停下。

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

从第一张记录春运的照片到现在,孟献刚对春运的拍摄历经十几载,照片也有10000余张。作为太和人,市里的火车站—阜阳火车站就成为了他的绝大多数春运拍摄的“主角”。

通过翻看他镜头下阜阳地区2011年到2021年的春运图片,能够清晰地看见这座城市春运的变化,无论是出行的人,还是春运本身。

2011年2月11日,正月初九,阜阳火车站。返程高峰持续。阜阳曾一度是安徽省内的人口第一大市,而阜阳火车站也是人员流动的“大站”。“节前沪宁杭,节后战阜阳”,是对阜阳春运客流量之高的最好描述。(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2012年2月4日,正月十三,阜阳火车站。车站内排满了出远门的务工人员。正月十五是传统元宵节,但务工人员往往只在家做短暂停留后,就要回到外地开始工作。(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2月7日,腊月二十七,阜阳火车站。此时正是春运高峰期,一天天靠近年三十,散布在全国各地的阜阳人民也多已踏上返乡的列车。(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2014年1月27日,腊月二十七,阜阳火车站。早上八点,太阳升起不久,虽然寒冬料峭,但红红火火的过年氛围却温暖着每一位归乡人。(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2016年2月23日,正月十六,阜阳火车站外。外出的人群“占据”了站前广场。农民工们大多数拎着大包小包,他们经常辗转各地,包里装着满满当当的生活用品,并不用再添置新的。(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2017年1月14日,腊月十七,阜阳火车站。从每年的腊月十五开始,便陆续有人返乡。家是最温暖的慰藉,在外工作一年的人们偶尔也会提前结束工作,早早返乡,等待农历新年的到来。(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2月10日,腊月二十五,阜阳火车站。此时颇有争议的南北方小年都已过,年味儿也就越发浓烈。火车站外出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既是对年味的烘托,也是对归来游子的欢迎。(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2019年2月21日,正月十七,阜阳火车站。比起前几年的“大包小包”,便捷的行李箱成为出行的首选。简化的是行李,轻松的却是整个旅程。(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停摆!一夜之间空荡的火车站

拍了十几年的春运,孟献刚太熟悉春运了,从每年的腊月十五开始,在外的务工人员和青年学生陆续开始返乡。进出闸机的检票声,行李箱滚轮在地面的急行声,亲友重逢的笑声……都构成春运对“热闹”的定义。络绎不绝的人群,人声不断的广场,车站不休的灯火更是春运的“标配”。

“春运好像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新冠病毒的肆虐强行截停“迁徙”回乡的大军,谈起两年前的春运,孟献刚依旧印象深刻。

2020年1月16日,腊月二十二,太和东站。几天后,武汉卫健委正式通报新冠新增病例,全国哗然。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无所适从,是冒着风险坚持回家,还是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不仅是在外的阜阳人民,这也是全国人民都在思考的沉重问题。(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阜阳西站。距离除夕还有八天,孟献刚本想和往常一样继续拍摄。但1月23日(农历二十九)武汉封城,随后,所有的城市也随之停摆,公共场合暂停开放。与往年不同,这一年的春运,孟献刚只拍摄了5张图片。(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2021年2月10日,腊月二十九,阜阳站。阜阳曾一度是安徽省内的人口第一大市,而阜阳火车站也是人员流动的“大站”。通常,每年春运,阜阳火车站会额外在站前广场上搭建起棚子作为临时候车室。距离除夕还有1天,上午十点的车站却少有行人。整个巨大的广场都是空空如也,这种一反常态让孟献刚很震撼。(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响应号召,不给疫情防控添乱,成为春运最大的主题。疫情之下的春运,显出与往常不同的冷清。经过一年的抗疫,做好防护安全的意识深入人心,口罩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人们都在盼望着。(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阜阳西站。人少、空荡,这不只是阜阳西站遭遇的困境,全国各地的车站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的影响。让“原地过年”取代回乡,远在他乡的人们,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凝聚一心共同抗疫。此刻的不能相聚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团聚。(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春运,不可湮灭的历史坐标

春运,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坐标。横向上,每年的春节都带着该年的特色、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而从纵向上,变化的衣着服饰、飞速更新的出行方式,都昭示着中国人的选择。

2011年,阜阳站。厚重的斜刘海曾一度风靡全国,带一个帅气的新发型回家也是不少在外游子的新年“标配”。(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2013年,阜阳站。活泼鲜亮的服饰配色一度受到不少女生的青睐,也和过年喜庆的氛围相呼应。(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2016年,阜阳站。保暖和时尚的兼具,让轻便着装成为冬季着装的首要选择。生活水平的提升,让穿什么回家也有了更多选择。(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2019年,阜阳站。自拍成为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技术的进步将人们分享喜悦的等待时间一再压缩。丰富的娱乐方式,让候车时间也能玩出“花样”。(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接您回家”,让长途春运在阜阳“消失”

从2008年到现在,拍摄春运近十五年,孟献刚积攒下的除了相机中的一万余张照片,也还有对春运之下的人的思索。酸甜苦辣,人生百态,在这被称为“亿万人的迁徙”的春运中,他用手中的相机做出最客观的纪录。

春节一过,外出务工的人群站满了临时候车室。除却排队检票的时间,上车后他们还需要继续等待几个小时乃至几十个小时,奔驰的列车才能抵达目的地。(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大迁徙”下的辛苦,一度让孟献刚十分触动,他说,“其实这个过程中,(我拍摄)也是很累,但是看到人的那种状态,也很震动。”(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要携带的行李实在太多,背包、手提袋,塑料袋等各式收纳袋齐齐“上场”。如果需要携带的物品太多,孩子也要挑起“重担”。(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孟献刚介绍说,“特别是在夜间的时候,人都在睡觉,那时候很多春运回家买不到票的人都在火车站里坐一夜,我也慢慢去拍他们。”图为带着孩子的母亲在广场外休息。(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经历了其他交通工具的波折后,祖孙俩“转战”三轮车。(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几乎与孟献刚的拍摄同步进行,自2008年开始,阜阳市举办“接您回家”活动。从组织返乡人员乘坐免费大巴到在火车站开展集中招聘,这场年年定期举行的活动让回家不仅仅是一趟列车的往返,而是真正留在家乡,不再向外奔波。

15年来,“接您回家”由“每年集中接”转向“常年不断接”,包含了各类大型招聘活动为想要回到家乡发展的人群提供更多能看见的可能。

截至2021年,该项活动已累计引导6.35万人回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78万个,带动48.21万人就业。大批返乡人员凭借新理念、新技术,踊跃创新创业,直接带动了知识、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家乡聚集。

“拍摄这么多年,能看见阜阳春运的明显变化,”孟献刚说道:“生活水平好了,出行的方式也就更多了,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开车或是坐飞机回家。另外,随着这两年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在当地找到了工作,坐火车这种长途春运也就相应减少了。”

在孟献刚看来,随着外出务工大军的“回归”,长途春运的规模势必将一再萎缩,伴随阜阳地区经济的发展,未来的长途春运终将“消失”,以别的形式分散在多元化的出行之中。

从2008年开始,阜阳市在春运期间定期开展“接您回家”活动,这项民生工程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如潮好评。坐在回家的车上,孩子和家长们都忍不住流出开心的笑容。(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回家的列车上,面对镜头,孩子们并不害怕,反而自信地比起“耶”。(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由中共阜阳市委、阜阳市人民政府牵头的“接您回家”活动每年都是定时开启,这不仅是一场归家的便捷之旅,更是一场爱与温暖的传递。(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回家!永远不停的归程

“春运更像是一个浩荡的社会工程,不仅是出行的人,背后的工作也需要被看见。”伴随春运拍摄过程的深入,孟献刚开始从新的角度看待春运,不再拘于单一角度,他从整体性上看见春运的“浩荡”之处。

每年的春运,背后都是无数服务人员的默默付出。图为旅客向在车站站岗的武警寻求帮助。(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这种春节前后的流动,是中国人口在短时间内的大迁徙,也只有中国社会才有。”孟献刚总结说到。他的镜头下,笑——含蓄的、腼腆的、活泼的、张扬的——构成了春运的主旋律。

一张春运中的全家福,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车站前留下宝贵而温馨的定格。(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漫天风雪并不能阻挡回家的步伐,风雪归程中,家是温暖的源泉。(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候车的间隙里,年轻的父亲正和孩子相视而笑。(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离年三十愈来愈来近,离家越来越近,脸上洋溢的微笑表达了每个人此时相同的心情。(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去哪儿?”“回家!”(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 孟献刚/摄)

春运会变,春节不变,人们对温暖的追逐也不会变。

跨越千里万里的奔途,历经白昼黑夜的等待,拥挤过、疲惫过、煎熬过,却又热烈着、感动着、渴望着,只因为那是一场无比熟悉的旅程,只因为它向着一个熟悉的方向。

关于这场旅程,有人称它为归航。更多时候,我们叫它,回家。

来源 | 凤凰网安徽

撰稿 | 李欢 图片 | 孟献刚 编辑 | 刘利娜

校对 | 余仕琦 审核 | 范依军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