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请教汪曾祺:文章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汪曾祺答:随便。

汪曾祺的“随便”,是一种随性的严谨,清新淡雅、精心布局的一种浑朴自然,就像一位钢琴家,每次的轻拨慢调,手指尖都会流淌出一股清泉,蜿蜒、迤逦。一如《受戒》,一如《大淖记事》。

1937年汪曾祺躲避战乱,曾经在一个乡间小庵住了半年,那时的所见所闻,后来成就了《受戒》。《大淖记事》则是汪曾祺把家乡发生的两个故事,刀削斧凿,重新排列组合,经过艺术加工,在挥洒泼墨间,完成的一篇经典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曾祺在怎样写《大淖记事》中写到:

我上小学的时候,听说一个锡匠因为和保安队的兵的“人”要好,被保安队打死,后来用尿碱救过来,后来,锡匠们在大街上游行。这些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使我向往。……

另一个故事则是汪曾祺家街上的一个轿夫,得病不能做事,他老婆一改往常的懒散、萎靡,做起了挑夫,用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汪曾祺对她的变化很惊奇。就是“那点向往和那点惊奇”促使汪曾祺在多年后,写出《大淖记事》。

贾平凹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修炼成精已是令人震惊,何况“老精”!相信只要读过汪曾祺作品的人,都曾一睹他掌控文字的风采。那是一种没有层峦叠嶂、没有异峰突起、亦没有炫目出彩的文字,就是这样平淡无奇的文字,却诠释了什么是美轮美奂,什么是妙不可言,什么是静水流深。

汪曾祺自誉为“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者”。《大淖记事》可以说是美文式的小说,以散文的优美将小说要讲的爱情故事发散开来,在从容淡雅中,品味文字蕴藏的内涵;于朴实无华中,叙写爱情美,以及人性美。

文字的灵动美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得意弟子,文风也是一脉相承的清雅隽永,似乎比之沈从文有过之。汪曾祺在《大淖记事》中,酷似一位高级导游,闲庭信步,由外及内,让人欣赏大淖的浩渺之水,大淖的四季风景,以及大淖的淳朴民风。

大淖指的是这片水,也指水边的陆地。这里是城区和乡下的交界处。从轮船公司往南,穿过一条深巷,就是北门外东大街了。坐在大淖的水边,可以听到远远地一阵一阵朦朦胧胧的市声,但是这里的一切和街里不一样。这里没有一家店铺。这里的颜色、声音、气味和街里不一样。这里的人也不一样。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和街里的穿长衣念过“子曰”的人完全不同。

在这一片四通八达的开放的地方,汇聚着四方人物,以至于他们的“颜色、声音、气味和街里不同”。由此发散开来,他在引导读者慢慢进入故事中。文字虽然不抓眼球,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就是那样的让读者欲罢不能,欲探究竟。轻酌慢饮,总比大快朵颐更耐品味,更有嚼头。

接下来的写人更是平淡中见奇峰。

汪曾祺写道:巧云十五岁了,长成一朵花,身材、脸盘都像妈。接下来就是脸、眉、眼的描写;她在门外织网,编草席,“有些少年装着有事的样子,来来去去”,一明一暗,一正一侧的描写,一个美女巧云,就跃然纸上。

当巧云的爹出了意外,成为残废之后,累及巧云,那些曾经爱慕巧云的少年,都望而却步。“炕房的老大,浆房的老二,鲜货行的老三,时不时地走来走去,拿眼睛瞟着隔着一层渔网,或者坐在雪白的芦席上的一个苗条的身影。他们的眼睛依然不缺乏爱慕,但是减少了几分急切。” 了了几语,就把人性的现实掰碎,展现在读者面前。“减少了几分急切”道出人们迫于生活的无奈,止步不前。现实生活中过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对美好的眷恋成了一种奢望。

大淖的人是不是都像那些少年一样,爱情给生活让路呢?接下来的故事令人动容。

汪曾祺在写巧云和十一子萌生爱慕之情,但又迫于生活的压力,面对现实,踌躇不决。一个要养守寡多年的老娘,一个有要照顾的残废爹。

汪曾祺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好心的大人路过时会想:这倒真是两只鸳鸯,可是配不成对。一家要招一个养老女婿,一家要接一个当家媳妇,弄不到一起。他们俩呢,只是很愿意在一处谈谈坐坐。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生活的艰辛,同样不会放过他们。

下不成雨”读来让人心酸。这句比喻但凡认识字的人都能读懂,又能深刻体会到这对年轻恋人的坎坷。爱情的拦路虎就是生活的打磨,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储备以前,爱情就会踌躇不前。就像我们有些人常说的那样,爱情不能当饭吃。“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一语道破,两人的纠结、无奈、以及不舍。细细品来,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留白,是作家惯用的技巧。留白,留下意味无穷,任你信马由缰也好,纵马驰骋也罢,总之,越想越能体会出什么来。

文字白描的爱情美

好多人会说,《大淖记事》就是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而已,又能有那么多说道?我们知道,世间的爱情故事千千万,大多比巧云和十一子的故事更惨烈,如梁山伯祝英台化蝶双飞的故事,但是,能够用平淡从容的文字叙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只此一家。

我们从不缺乏故事,缺的只是讲故事的能力。恰恰,汪曾祺不仅具备讲故事的能力,且还会把故事讲得炉火纯青,令人如痴如醉,唏嘘不已。

当巧云和十一子的爱情“下不成雨”时,汪曾祺的笔微微一斜,故事峰回路转。保安队的刘号长在夜里悄悄拨开巧云家的门,强占了巧云。一个十几岁的姑娘被强,巧云一反常态的平静。

巧云破了身子,她没有淌眼泪,更没有想到跳到淖里淹死。……怎么办拿把菜刀杀了他?放火烧了炼阳观?不行!她还有个残废爹。她怔怔地坐在床上,心里乱糟糟的,她想起该起来烧早饭了。她还得结网,织席。

读到这里,不禁让人心碎,巧云遭受凌辱,生活还要继续,难怪人们常说,生不易,死更难。巧云属于那种死不起的人,因为她还有一个残废爹需要她照顾。

这突如其来的事,使巧云下定决心,决绝地和十一子在一起。她不再徘徊。汪曾祺一步步把巧云和十一子的故事推向高潮。

刘号长觉得脸上无光,“在人前矬了一截”。他不甘心败给一个小锡匠。他带领保安队的人把十一子抓到泰山庙后面的坟地里,一人一根棍子,搂头盖脸地打。

他们要小锡匠滚回老家绍兴,绝不再来;他们要小锡匠不再进黄家的门,不挨巧云的身子;他们要小锡匠吿一声饶,认一个错;小锡匠把牙咬得紧紧的,不说话。于是,棍子风一样雨一样,把小锡匠打死了。

故事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是这段叙述,使故事达到高潮。当老锡匠带人寻到小锡匠时,小锡匠只有一丝气息。他让人赶紧去弄尿桶里的尿碱,他有经验,打死的人只有喝了尿碱才能救活。十一子牙关紧咬,灌不进去。十一子以为是刘号长他们呢,所以他还是紧咬牙关,不能妥协。当他听到巧云温柔的叫声时,才微微睁了睁眼。巧云把一碗尿碱汤灌进去。

到这里,汪曾祺再来一神来之笔,写下:

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

巧云自己也喝下一口尿碱汤,这是为什么?

深思故事,不得不佩服汪曾祺老先生的深沉,一句“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就隐晦地把巧云和十一子生死相随的决心表达出来。在巧云的心里,她也是死过一次的人,现在相爱的人生死未卜,生同生,死相随;她还有什么可顾及的呢。

爱情的美好,挽救了一条生命,岂止是一碗尿碱能够挽回的。十一子的伤会好吗?会。结尾,一个“会”字,把作者的美好祝福送上,同时,也代表了读者的心声。

文字暗含的人性美

整篇小说看似在写一个美好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实际在叙述巧云和十一子的爱情故事时,突出刻画了人性美。巧云和十一子的故事就像一条燃放烟花的引火线,最终放出灿烂耀目、五彩斑斓的还是烟花。

大淖这个地方的西边,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小生意人,卖紫萝卜的、卖风菱的、卖熟藕的,以及卖眼镜的宝应人,卖天竺筷的杭州人,兴化帮的锡匠,炕房,浆房等等,几乎三教九流的都有。

人员散、杂,人心往往没有凝聚力。但兴化帮的锡匠很讲义气,他们相互帮助,不惹事,也不怕事。老锡匠约束他们不赌钱不喝酒,不和妇道嬉皮笑脸。

所谓的“不和妇道嬉皮笑脸”,“尤其不要和东头的姑娘媳妇有什么勾搭”。就自然而然引出大淖东头人的民风。

东头都是低矮的草房,这里的人世代是挑夫,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饭。他们的日子苦,闲暇时赌钱。女人们则是放得开,大拉拉的,像男人一样行事,说话,骂人,甚至在好多人的面前,为了一碗面,脱光衣服,跳到淖里洗澡。

他们在男女关系上也比较随便,姑娘在家生孩子,媳妇在丈夫之外,再“靠”一个。

就是这样一些风气不好的人,一些为了谋生从四面八方汇聚此地的人,就是这样一些为了生活而挣扎在贫困中的人,就是这样一些散、杂、乱聚集在一起的人,在十一子被刘号长打死,又救过来,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们产生了共鸣,潜伏在他们心中的善良喷薄而出,形成善良的洪流。

20多个锡匠挑着20多副锡匠担子,上街游行。锡匠们在县政府门前“顶香请愿”,迫使政府妥协,协商“了”这件事。锡匠们这边有老锡匠和两个年长的锡匠做代表,还有代表挑夫的黄海龙(巧云爹的弟兄)、卖眼镜的宝应人、卖天竺筷的杭州人。

对待打人事件,锡匠们迅速做出反击,给予支持的是大淖各行各业的代表。而在巧云家养伤的十一子也受到人们善意以待。

东头的几家大娘、大婶杀了下蛋的老母鸡,给巧云送来了。
锡匠们凑了钱,买了人参,熬了参汤。
挑夫,锡匠,姑娘,媳妇,川流不息地来看望十一子。他们把平时在辛苦而单调的生活中不常表现的热情和好心都拿出来了。他们觉得十一子和巧云做的事都很应该,很对。大淖出了这样一对年轻人,使他们觉得骄傲。大家的心喜洋洋,热乎乎的,好像在过年。

大娘婶子家下蛋的老母鸡,是一家人的银行,是唯一支撑活钱收入的物事,她们狠心杀了老母鸡,酷似礼轻情意重,实则那是她们唯一能够拿出来的好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西头的人是候鸟的话,东头的人就是本地群居的麻雀。这两群人,这两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在遇到不平事的时候,在遇到美好爱情被践踏的时侯,他们心中的原始善良被激发, 人同此情,天同此心。人的善良本性再次释放,为了正义,为了公道,为了一段苦难人的爱情。

[写在最后]

《大淖记事》是我读了十几遍的小说,也是我唯一一次被淡雅的文字深深吸引的。细品、慢读此小说,无处不彰显出一种幽谷兰香。

汪曾祺怀念家乡,诉之笔端,如潺潺溪流,温爱人心,于朴实无华中彰显伟大。汪曾祺每每怀念家乡,怀念儿时的高邮。无疑,他的这种怀念将会流传下去,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可能更多,也未可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