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28日讯 (记者 卢伟霞 高宁 通讯员 郭健 刘杨) 仰望太空,搭载着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中国空间站,依然在距离地球400公里左右的近地椭圆轨道上飞行。

从2021年10月16日至今,“神十三”乘组太空旅程已然过半,安全平稳的飞行也验证了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的成熟性,而这些关键技术的实现,离不开航天513所提供的“烟台力量”。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烟台高新区的航天513所,在承担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国家重点任务之余,这里将新崛起一座卫星互联网产业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航天“高光时刻”的烟台力量

中国航天五院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的诞生地。航天513所以综合电子与信息系统、测控通信、数据管理、电源管理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卫星导航等重大航天工程,以及通信、遥感、高分、深空探测等领域。

从2009年迁入烟台高新区以来,航天513所已形成宇航、军品、微电子和航天技术应用四个业务板块,是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北斗导航卫星骨干研制单位,宇航级电子产品主要供应商,国内领先的商业卫星研制单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烟台高新区航天卫星产业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45亩,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264.2亩,分二期进行。所在的航天卫星研制项目是2021年烟台市重点项目,也是高新区航天卫星产业园关键基础平台项目,2020年11月正式启用,2021年5月满负荷投产,满足了国家对于航天产业高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据悉,航天卫星研制项目倾力打造航天创新型数字化智慧园区,建有具备5000台套年交付能力的航天柔性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配备百余台高端试验测试设备,具备集力学试验、热学试验及电磁兼容检测为一体的现代化检测服务能力;承担了国家520台套载人航天、400余台套北斗导航、45台套探月工程及多台套核心部件的深空探测和空间站建设研制任务,为载人航天、通信、遥感、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提供强力支撑;建有山东省微纳卫星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卫星部组件制造从单个加工到工业化生产线转变,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成后,将依托航天513所的领头羊地位,吸引上下游优秀关联企业入驻,打造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建成全省首个卫星互联网产业园。

优化营商环境赋能航天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航天事业不断攀登高峰,全省全市都在聚力打造航天产业集群,航天513所在航天产业发展中承担了行业引领作用,擎起了山东产业发展大旗,过程中也得到了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们看到了高新区的产业环境和发展前景,在2009年高新区建区之初就来到了这里,得到了高新区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在烟台高新区这片沃土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成长,发展成为航空航天产业的骨干企业,着实离不开烟台高新区为企业创造的一流的营商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台高新区航空航天及电子信息产业招商中心副主任陈方英介绍说,近年来,烟台高新区在航天产业发展上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2021年在全省率先制定了航天卫星十四五规划,率先出台了系统化鼓励卫星及应用产业落地的专项性政策文件,高新区也成为继北京、深圳之后出台卫星政策的第三个地区。此外,高新区还率先组建了卫星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率先举办卫星产业峰会等一系列活动。

在航天卫星产业发展重大机遇期,烟台高新区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新风口,聚点成链、拓链成群,航天产业新生态逐渐成势。未来,高新区将重点依托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的龙头引领,加快推进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以关键部组件生产、卫星应用、地面设备及终端等项目、企业,争取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形成一批拳头产品,打造成全省首个卫星互联网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