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曹钰

近日,《重庆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公开发布。《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五年翻番,迈入千亿级行列,综合排名进入国家高新区20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高新区全景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中提出,重庆高新区将进一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重庆高新区金凤片区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该科学中心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三个功能片区,建设“大学城”“科研港”“科学谷”“生命岛”和“科创街”五大创新支撑,将努力建设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重大原始创新和战略性产品开发策源地、成渝地区服务国家科技资源战略大后方建设的新兴高地。

重庆高新区

《纲要》还提出,重庆高新区要实现六大目标,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努力成为重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新支撑”、现代化城市的“新样板”。

——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区

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态势,突破一批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障碍和关键共性技术,建成若干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持续提升。

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基本建成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超100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高新区

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新空间格局逐步优化,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

到2025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超过100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家,逐步成为构筑大平台、实施大项目、凝聚大团队、促进大协作、产出大成果、孵化大产业的集中承载地。

——开工建设4条轨道交通,新建及改扩建11所医院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六横六纵两环”路网体系加速构建,“轨道上的科学城”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民生配套加速成型,优质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多层次布局。

到2025年,开工建设4条轨道交通,新建及改扩建11所医院,新建26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一批创新创业、科技交流、文化交往、商业服务等功能载体建成投用,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综合排名进入国家高新区20强

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规划布局示意图

成为带动重庆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经济总量规模明显壮大,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五年翻番,迈入千亿级行列。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明显增强,数字经济发展走在重庆前列。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高技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5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综合排名进入国家高新区20强。

——进出口总额超过4000亿元,集聚世界500强企业

国内协同发展日益深化,要素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升,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到2025年,进出口总额超过4000亿元,集聚世界500强企业(含分支机构、区域总部等)超过50家,初步打造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支点。

——营商环境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深化改革工作形成示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跨行政区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不断完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校地合作机制改革等举措在重庆形成示范,营商环境达到全国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