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育儿界,没有哪类爹妈比“鸡娃”的父母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那些亲自上阵钻研《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对培训班的信息了若指掌的“鸡父鸡母”们,在培养栋梁之才这条路上斗志昂扬、乐此不疲。然而比起鸡娃的父母,反智的爹妈更恐怖。

作者:静思

本文原文来自:阅读第一

微信号:Readfirst

双减政策后,“鸡父鸡母”们起了变化,就像大V格十三形容的:

  • 先一起为减负鼓个掌,然后集体焦虑“我娃的辅导该咋办”。

  • 先赞美“没了补习班之后的孩子有多轻松”,然后吐槽这对亲子关系的破坏力有多大。

  • 先夸一夸快乐教育对娃身心健康的好处,然后挑了三本习题集放进了购物车。

  • 今天“顺其自然静待花开”,明天“我命由我不由天”

  • 早上“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 晚上“你到底能不能考好”

总之,走向出现神经质化。

“神经质”的鸡父鸡母们,就是日渐稀缺的教育资源与一刀切快乐教育分裂、矛盾激化下的产物。这些父母虽然时有矛盾举动,但也不缺自我反省。和育儿界有一类神奇的存在——反智的父母相比,你会觉得落入鸡娃的爹妈们手里,真是何其有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反智家长行为大赏

反智父母的骇人操作真是让人开眼。

不久前,美国又发生了一起高中枪击案,在密歇根州的一所高中,一名15岁的男生在校开枪,导致4死7伤的惨剧。高中发生枪击案,大家悲痛,但这次的悲痛中又多了很多意难平的愤恨。因为此次凶手使用的枪支竟然是孩子的父母买来送给儿子做圣诞礼物!

在枪击案发生4天前,儿子陪父亲去一家枪店买了一把半自动手枪,还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传手枪照片,妈妈还发文说父子俩“在测试新买的圣诞礼物”。

其实,儿子在制造枪击案的前几天已经被学校老师发现了端倪。一名教师发现儿子在网上搜索弹药消息后果断通报校方,校方通知家长却未得到任何回应;妈妈甚至还发消息给儿子说:“(哈哈大笑)我没生你的气,你要学会不被抓住。”

在案发当天上午,有教师发现这名学生的一幅画,上面有手枪、子弹和流血的人,并写着“血溅四方”以及“情不自禁这样想”。学校立刻召其父母来校,并要求他们带孩子去接受辅导,但父母不愿带走儿子,也未查看他的背包,更没问及枪支的情况。男生回到课堂后就在当天下午1点开始射击,造成4死7伤。

送枪给未成年的孩子、从未对孩子进行枪支弹药的教育和管控、接收到危险信号却视而不见。这样的爹妈不仅让人怀疑有心理问题,还得怀疑一下他们的智商。

这对父母反智坑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夫妻二人已被控4项过失杀人罪名逮捕),有些反智的父母则专坑自家的娃。

比如,佛罗里达州的一名妈妈在新冠期间反疫苗且不信口罩的防护作用。于是,她让自己免疫系统有问题的17岁女儿去参加了一场140人的趴体——且不戴口罩。

女儿毫无意外被感染,在拖延了一周后妈妈才把女儿送去医院。治疗期间,当妈的对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和用药予以否决,坚持用自己相信的“血浆疗法”治疗。几天后,女儿去世。妈妈竟然没有任何对自己错误行径的反思,而是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

“女儿这么年轻就去世,我感到难过;但对于她走的时候没有痛苦这件事,我感到非常欣慰”、“这孩子从小就活得不容易,一直在应对各种健康挑战,包括癌症,和非常罕见的自身免疫障碍。”(那你还让高危人群的女儿去参加大型趴体?)

接着开始在网上众筹,竟然还获得了5.5万美元的善款……(不该给她寄刀片么?)

要知道,她在女儿死在ICU的20小时前,还在执迷不悟地发不要戴口罩的文章!”

“坑娃第一人”,难怪引起了民愤,直呼她是杀害女儿的凶手。

再说一个我碰到的反智父母吧,是我所住小区一户人家的故事。

有一年大雪后,家家户户出来扫车扫雪,我就和对面的邻居一位妈妈聊起来。邻居也不见外,不过五分钟就把自己的“家丑”告诉了我:自己在邮局工作,是离异的单亲妈妈,自己带着一儿一女生活,而她离婚的原因是因为前夫不仅自己吸毒、酗酒,还让当时不到十岁的儿女尝试毒品……

鸡娃的爹妈,可能会让孩子丢失快乐的童年和些许自尊;但反智的爹妈,让娃丢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反智归因:失败的教育系统和诡异的校园文化

在科技和经济如此发达的美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反智的家长?美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夫施塔特在他的著作《美国的反智传统》一书里从美国人对智识的理解、革命运动、种族、宗教等多方面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在这些众多原因中,美国的教育系统和滋生出的诡异的校园文化所导致的反智结果“功不可没”。

  • 教育系统(主要是公立)不受重视。

美国是第一个效法普鲁士建立免费基础教育制度的国家,它是极其重视平民教育的国家。但随着发展,美国公立教育系统的衰败以及改革的失败是肉眼可见的。尤其是那些普通或者不良的学区,老师薪资低、教室破旧、设备老旧、对学科程度要求过低、忽视重要科目的教授与资优学生等问题日益严重。

就拿教师待遇来说,曾被美国的卫生、教育与福利部部长称为是“国耻”。阿莉莎·夸特所著的《夹缝生存:不堪重负的中产家庭》里可见美国的教师薪资福利有多惨淡:

在加州某公立学区中学教了九年历史的老师,虽然有着6.9万的年薪,但他还得每晚八点后去兼职当Uber司机。因为在加州那片昂贵的土地上,就算他和妻子都全职工作,算上房贷、车贷、保险还有即将出生的孩子的育儿费,“死工资”根本不够。

还有一位在旧金山的老师,他租的一居室公寓房租从这两年的1300美元涨到2000美元,为了支付开销,他只能每周末两个全天去开Uber,最后还是捉襟见肘,不得已搬去朋友家的地下室居住。

更尴尬的是,有老师在暑期去餐厅兼职当服务生,碰到自己的学生全家来吃饭。

国家要完成全民受教育的目标,却不愿意多花点钱来吸引优秀人才和培养合格的老师。老师辛勤栽培的“未来的花朵们”亲眼目睹教师待遇的潦倒,稍微能力好一些的孩子知道教书是“没前途的”,他们不会走这条路。

于是,教师这个行业一直找平难以吸引最好的人才加入,公立系统的培养出来的“苗子”也就持续平庸下去。(当然好的公立学区另当别论,但那也需要昂贵的学区房来支持)

  • 校园里风靡的“受欢迎”文化。

在美国的学校里,你不太能看到对智识的尊重。相反,学生们对追求“受欢迎”这件事疯魔。

《黑客与画家》这本书里,硅谷创业之父、作者保罗·格雷厄姆专门就为什么美国学校对知识的不重视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

在典型的美国中学,做一个聪明的学生才是一件麻烦事,你的日子会很不好过。比如,在中学会有“餐桌分布图”这种东西,学校食堂的餐桌从A到E分成五等:坐在A桌的人通常是校橄榄球队的成员和啦啦队的成员;末等E桌的人好像都有一点轻微的唐氏综合征。而像保罗这种高智商、成绩好但社交和体育一般的孩子只能排在D等。

不仅公立中学如此,美国的私立中学也有差不多的校风。就读美国寄宿私立中学的一名小留学生在网上普及过美国中学生自己的“阶级制度”,学生群体分为Cool,nice和nerdy三等:

一等:Cool/Sociallypowerful特点:十分喜欢且擅长社交、互相来往的学生来自cool和nice阶层。成员:大部分是在本地长大的富裕白人孩子。成绩分布:所有。

二等:Nice/Socially capable特点:比较十分喜欢且擅长社交、互相来往的学生来自所有阶层。成员:不限。成绩分布:所有。

三等:Nerdy/Socially awkward特点:不喜欢/擅长社交、互相来往的学生来自nice和nerdy阶层。成员:不限。成绩分布:通常成绩较好。

追求“受欢迎”的校风风靡美国中学,正如保罗说的那样,“进入中学后的孩子们在同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并认为那个世界才是重要的。所有人为了个人魅力都会进行激烈竞争,一个美国的青少年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更受欢迎,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聪明、成绩好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智力在大家心里的分量远远不如相貌、魅力和运动能力的分量重。

即便毕业后离开学校,这种看重运动能力胜过智识的风气也能找到直接证据。比如我所居住的小镇有一所有“公立常春藤”之一著称的高校,这所高校的校长年薪是80万美金,而该大学橄榄球教练的年薪是700万美金。差距之大,我都想替校长掀桌子了。

导致这种“受欢迎”的校园文化风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美国对于升学而言,学习成绩不是决定升学的唯一因素;对未来生活而言,过上普通中产生活不必只靠读书才能实现,上一所普通大学甚至不上大学也可以实现买房买车的小康生活……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整个社会对知识尊重是缺失的。

教育系统不受重视、校园文化又“诡异”,反智者们频频冒出也不足为奇了。

03.

本土化的反智家长们

当然,反智家长并不是仅限美国出土,咱们的土地上也有。

比如,货币都数字化了、世界都要进入元宇宙了,我们动辄还能看到古时卖女的惨剧发生:

比如,即使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在婚恋市场她们的年龄、身材、外形也会成为箭靶,遭遇羞辱。

34岁海归女艺术家郭盈光去上海的相亲公园,叔叔阿姨一听到她的年纪,反应都是“这么大,你这个情况麻烦了”、或者被“称赞”为“勇气可嘉”。

甚至有人把她形容为: “在这里,男的就是银行卡,你有钱,你就可以买房子,所以女的就是房产。 你看她,长得还行,又没结过婚,这个房型还可以。 但是她年纪大了,所以她这个房子在郊区。 ”

还有,身高1米75、体重75公斤的29岁女孩勇闯北京相亲公园,遭大叔大妈们“苦口婆心”劝说:“175挺高的,你得瘦到110斤,男的都喜欢细腰的”、 “你这身材不行,我家喜欢瘦的,你朋友就不错。”直接整出内伤。

当然,反智的家长们对男孩也没放过。现在,我们在教育女孩独立自强的同时,对男孩的很多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封建时期

比如男孩在儿童时期,反智的长辈们会告诉他:你是个男孩子,怎么能玩过家家和布娃娃呢?、你是个男孩子,要勇敢,不能哭!

成年后又会说:会抽烟喝酒才是真爷们!、我们是男孩,我们不吃亏!黄赌毒男人不沾一样不正常!

到了结婚生娃后的年龄:男人不做家务不会带孩子正常、男人应该事业第一、老妈只有一个,老婆可以随时换这些言论常见不过。

每每看到类似的新闻和言论时,我觉得比起会不会鸡娃,父母先学会如何做个正常人更紧迫。

拿捏好育儿的分寸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当父母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且行且担心。爹妈都希望把孩子培养的出类拔萃,但没有育儿的慧根,也许先让孩子成为一名正常的普通人才是首选。虽然当普通人挺“没创意”,但也比反智的父母把孩子教育的脱离了正轨、甚至坑到沟里强。

毕竟,做个对社会添砖加瓦的螺丝钉,也比把娃养成社会的蛀虫、祸害强千百倍啊!

“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