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长大后有多大出息,就藏在他的原生家庭里,藏在父母的教育方式里。

唯有被爱浇灌的孩子,才会像野草一样冲破所有阻挠,向上生长。

作者 | 可乐妈

最近,偶然间看到一个介绍“格兰特研究”的视频。

查阅资料后,我才得知:

这项研究始于1938年,迄今已近80年,花费超过两千万美元。

它最早的研究对象是268个来自哈佛的本科生,后来,又加入了456个来自波士顿贫民区、平均智商95左右的青少年。

这724个人中,有的人虽然已经去世,但他们的伴侣、子女又陆续加入了研究。

而这项被称为“哈佛史上最漫长”的跟踪研究,目的就是为了破解“成功诀窍”、“幸福人生”的关键。

结果发现:

真正决定一个孩子未来过得好不好,能否赚大钱的,不是家境,不是智商。

而是家庭中的这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

“格兰特研究”发现那些事业成功、身心健康的“人生赢家”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往往拥有形成并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

这里说的“良好关系”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等等。

良好关系就像是人生的“安全网”,哪怕一个人不小心失足跌落,这一层层的网也足够为他托底。

让他拥有一个缓冲的地带,从而恢复状态,继续攀登。

而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就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张“安全网”。

不仅如此,来自温馨家庭的人,年均工资要比来自不和睦家庭的人高出66000美元。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到底应该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小孩?”

下面一则高赞回答中,网友@tvmenofOz这样写道:

“人脑的发育状态,特别是情绪这一块,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氛围。 当一个孩子成长在一个绝对阳光且情绪高涨的环境中,他的压力器官就会非常‘弱’。哪怕在高压环境下,也能镇定自若。”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个曾在央视举办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小女孩。

女孩虽然才上小学二年级,却已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她以自己的父母为例,讲述在孩子眼中的法律:

“举个例子,比如爸爸答应说,如果我赢了比赛,就带我去迪士尼,那这是合同法。 可如果爸爸出尔反尔,我向妈妈抱怨,她就会惩罚爸爸——不给他零花钱,这就是民事诉讼法。 当然,我妈妈在家中拥有最高权威。”

在台上,她侃侃而谈,自信又大方。

巧妙地用生活化的场景,解释晦涩复杂的法律概念,还顺便替爸妈秀了个恩爱。

不难想象,女孩平时生活的环境也一定是轻松、和谐的:

爸爸尊重妈妈,父母疼爱孩子。

之前有段话在微博上很火:

“一直觉得家庭氛围好的小孩很幸运,他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拥有相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很容易就往正确的方向跑。”

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始终沐浴在爱和肯定中,那他的人生底色自然是明亮的。

未来,他才能活成一盏灯,源源不断地吸引贵人帮助他、成就他。

最终,积累起属于自己的人生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的爱与关怀

“格兰特研究”还发现:

“受到母亲关爱的人,年均工资比不受母亲关爱的人高出87000美元。”

那些从小得到母亲爱与温情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拥有成功的事业和高昂的薪水。

回顾天才滑雪运动员谷爱凌的成长史,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妈妈谷燕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还是兼职滑雪教练。

但她却从未逼着女儿一定要在滑雪方面取得成就:女儿喜欢弹琴,她就送女儿去学琴;女儿对芭蕾感兴趣,她就陪女儿去学舞。

以至于谷爱凌小小年纪,就尝试了足球、射箭、骑马、滑雪等等运动。

直到小谷爱凌7岁时,摆在她面前的是两条路:

第一条,是学那些在女孩子间流行的项目;

第二条,就是自由式滑雪,而这项运动一直是由男孩子主导的。

妈妈没有急着替女儿做决定,而是将选择的权利交到女儿手上。

也正是因为妈妈一直以来的尊重和信任,谷爱凌做任何事情,都把“专注”和“热爱”摆在第一位。

如今,19岁的她在这项竞争极其激烈、由男性主导的运动中夺得了50多枚滑雪金牌。

其中还包括9个全美冠军。

2019年6月加入中国国籍后,又代表中国赢得了11枚金牌。

不仅如此,她还以1580分(满分1600分)的好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心理学家认为,6-12岁的孩子,正处在勤奋、自主的飞速发展阶段。

这时候母亲的关怀和理解,将成为他们一生的精神食粮。

还有前段时间,那个因一篇论文后记而火起来的北大博士肖清和。

从小山村到中国最顶级的学府,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再到上海大学副教授,他的逆袭,离不开母亲的奋力托举:

哪怕家境贫困,母亲也依旧坚持让儿子读书。

后来,即便与父亲离婚了,母亲也不减对儿子的关爱:

听说儿子考了全乡第二名,母亲更是从20多公里外的地方,冒雨走来,义无反顾地要帮儿子继续学业。

哪怕被误解、被敌视,甚至被殴打,母亲也不曾放弃。

正因母亲的付出,肖清和才能走到旁人走不到的高度,才能实现阶级的跨越。

有句话说得好,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引路人。

一个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就是妈妈。

正是妈妈的爱与支持,决定了孩子能飞多高,走多远。

良好的兄弟姐妹关系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生二胎。

去年5月,三孩政策也开始实施。

而“格兰特研究”中,研究人员也发现:

“年少时与兄弟姐妹关系良好的人,年均工资比与兄弟姐妹关系不好的人高出51000美元。”

东方时空曾出过一期纪录片节目,名叫《姐姐》。

姐姐和弟弟是一对龙凤胎。

当他们6岁时,彼此间已然是矛盾重重:

两个人一起玩国际象棋,弟弟输了想要耍赖,姐姐不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弟弟就躺在沙发上抹眼泪,还叫妈妈来当裁判,最终,两个人不欢而散。

看电视时,姐姐想换节目。

弟弟不愿意,在床上来回打滚,还指着姐姐大喊:

“给我杀了!把她杀了!把她杀了!”

好不容易到了吃饭时间,弟弟说什么都不肯给姐姐让位置。

嘴里还不住地嚷嚷着:

“我不愿意挨着她,这个家没人喜欢你。”

更让人无奈的是,面对两个孩子的争执,父母的态度不是疏导,而是火上浇油:

父母总是习惯性地忽略姐姐的声音,要求姐姐多让着弟弟,不能欺负弟弟。

最终,这样“偏心”处理的结果,就是弟弟越来越有恃无恐。

而姐姐,则成了一个游离在家庭之外的“孤儿”。

曾有研究表示:

当父母对孩子区别对待时,无论偏向哪一个,所有的孩子都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甚至会限制孩子们日后的发展。

相反,那些兄弟姐妹间关系越好的,每个孩子日后的发展也越乐观。

因为和兄弟姐妹交往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处、学会分享、学会沟通的过程。

其实,孩子们争宠是本能,父母如何处理好手足间的关系却是本事。

这时候,父母不妨参考育儿专家米歇尔·兰宾给多孩家庭的建议:

  • 每个孩子在触碰别人物品的时候,都要提出请求;
  • 禁止孩子间互相打小报告;
  • 禁止一切形式的暴力;
  • 给老大正确的定位;
  • 避免进行比较、排序等。

父母立好规矩,多娃家庭才能和谐共处。

等孩子长大后,这剪不断的手足情深,割不裂的血脉相连才能成为他们力量的源泉。

“格兰特研究”的第三任主持者乔治·维兰特说:

“残酷的现实是,吃饱肚子(包括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的人更能为别人着想。 而遭受饥饿(包括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之苦的人更容易采取自我保护的策略,更容易在受到伤害时发动攻击。”

实际上,那些能够手握幸福、获得成功的人,从来不是活在成绩、荣誉和权利中。

他们最有力量的武器,一直都是爱。

特别是童年的温暖。

唯有被温柔地善待过,被充沛的爱引领过,被至亲手足扶持过,在遭遇挫折和绝望时,才不会跌落谷底。

世上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唯有对孩子爱的投资是一本万利。

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他会还你一个乐观、自信的性格;

给孩子一个平和有爱的母亲,他会还你专注、坚韧的品质;

给孩子一段友善的手足关系,他会还你一个广阔的胸怀和超高的情商。

点个赞吧,从今天起,将爱当成孩子人生的护身符,护他穿越风雪,抵达心中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