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我国高粱年总产量超过1000万吨,但是如今我国北方大片的高粱地消失了,我国也从曾经的“高粱种植大国”变成了“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粱是人类栽培的最古老作物之一,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高粱栽培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我国很可能是高粱的起源中心,目前我国西南地区以及福建一带依然还有野生高粱。

明清时期社会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出现了大规模的增长。尤其是清朝取消了摊丁入亩政策,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人口实现了大规模增长,仅清朝一代的人口规模就超过了前面任何朝代的人口总数,清乾隆1776年全国人口达到了3.11亿(作为对比,明朱元璋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了4.32亿,可以说清朝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过快,激化了人地矛盾,我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以及长城以外的大片草原和林地被开垦出来种植粮食。仅仅耕地面积的增大,还不足以满足人口大规模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随着土地轮作制度越来越成熟,在我国东北地区普遍存在着按“大豆、谷子、小麦、高粱”的次序换茬种植,这种轮作制度不仅减少了作物患病害的风险,而且保持了土壤肥力,在清朝形成了“高粱、谷子、大豆、小麦”四种粮食作物同时并存的种植结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高粱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也是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高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的特点,即便是低洼易涝地块或者贫瘠干旱的盐碱地块均能正常生长,且对前茬作物要求不严格,因此高粱在我国绝大多数土壤上均能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激发粮食的增产潜能,人们把目标投向了原本不适宜种植传统粮食作物的地区,以弥补粮食生产的不足,而高粱的习性正好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可以说高粱的存在使我国在一定历史时期渡过了人口膨胀的粮食危机。

从清朝时期高粱的种植规模得到大大的发展,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高粱的种植面积依然稳定在1000万吨左右;进入上世纪70年代,随着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高粱的总产量也下降到700多万吨;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作物结构的调整,高粱的种植面积出现了锐减,但是由于大量高产、多抗杂交高粱种的推广,高粱的总产量依然保持在500多万吨左右;进入到2009年,随着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大规模推广,高粱的食用量大大减少,高粱主要用于制糖、酿酒、作饲料,高粱的总产量降低到了不足200万吨。

随着高粱种植面积的减少,我国高粱的需求逐步依赖进口。从2007年开始,我国高粱的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仅仅2015年我国高粱的进口量就达到了1077万吨,2017年高粱的进口量为500多万吨,美国是我国主要的高粱进口来源地,进口占比达到80%以上。

从清代高粱的大规模推广,再到大规模进口,我们不难看出种植高粱的人少了主要有3大原因:

一、我国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虽然高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是高粱的亩产量相比杂交玉米或者杂交水稻依然偏低(高粱的亩产量仅仅400公斤),种植高粱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民以食为天,哪种粮食产量高农民就会种哪种,像现在的杂交玉米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公斤,精心栽培下可以达到亩产1500公斤;而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也可以达到1000公斤,一对比高粱就是低产作物。

二、农民饮食水平提高了

高粱以前被称为杂粮之首,但是随着人们饮食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依赖吃玉米、水稻、小麦。高粱在用途上由粮食作物逐渐向酿酒、饲料作物转变,高粱不再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口粮。

此外,高粱吃起来太粗糙,并不好吃,一般都是以前的穷苦人家食用,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选择高粱作主粮的人越来越少了。

注意:高粱缺少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其含有的蛋白质不仅质量差,而且人体不易吸收,可以说高粱的营养价值远远不能和水稻、玉米、小麦相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高粱不容易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收割

在以前的年代,人们不会在好地种植高粱,一般都会把高粱种植在低洼地或者盐碱地,不但不高产,而且也不容易实现大面积机械化种植收割,此外高粱更加容易患病害,相比其它作物经济价值不高。

总结,高粱耐涝、涝贫瘠、成熟期短,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在以前不发达的年代高粱是人们的重要粮食作物。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粱不好吃)、以及玉米、水稻等高产杂交品种的推广,种植高粱的人也就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