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新华社

A股跌跌不休,股市、基金频频上热搜!今天又是一片绿油油。

从1月份到现在整个大盘都跌得很,股民受伤的同时,基民同样不好过。

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超146亿!茅指数今年来跌了超10%,宁指数今年来跌了近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第一个月就面临“诡谲”的投资形势,让投资者颇为不安。市场的悲观情绪持续蔓延,甚至多个官媒集体发出了“挺起A股的脊梁”的号召。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收盘,今年以来已有4207股下跌,两市平均涨跌幅为-10.31%,中位数为-11.43%。这意味着,今年1月只要空仓,就能跑赢大多数投资者。

刚刚,公募巨头和顶流基金经理联合出手了!

1月27日,多家公募巨头发布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将在近期出巨资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所投资的基金持有期限不少于一年。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也显示,目前公募最大可买入A股资金超过7100亿元。基金销售渠道消息,2022年开年大跌期间,主要销售渠道出现明显的资金净流入态势,而张坤、朱少醒等顶流基金经理也出手了,对旗下基金打开申购,投资者借助公募基金“抄底”A股,有了更好的投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大公募巨头出手了

自购5.4亿权益基金,持有不低于1年

1月27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公司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本公司自公告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以固有资金申购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计出资将不低于 5000 万元,并持有3年以上。

同日,嘉实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自2022年1月27日起一个月内,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5000万元,所投资的基金持有期限不短于一年。

此外,汇添富、易方达、富国、广发基金也纷纷发布公告,将出资自购旗下偏股基金,并承诺持有期限不少于一年。自购金额分别为2个亿、1个亿、6000万、8000万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记者统计,截至1月26日,2022年开年,已有22家基金管理人,自购总金额超过4.9亿元,加上今天6大巨头的自购金额5.4亿元,今年开年不足1个月,基金公司自购金额已经超过10个亿,展现了公募基金对股市未来的信心。

针对上述现象,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基金高管表示,基金公司自购自家基金,体现了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也体现了公司对A股和基金投资的信心。在当前市场不断下跌期间,基金投资的价值凸显,很多股票进入了价值投资区间,表明了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对中长期投资机会的看好。而对广大投资者而言,股市调整也提供了一次较好的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的机会。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日公告自购旗下基金外,此前已有23家基金公司公告自购旗下各类型基金32次,合计自购金额达5.20亿元,其中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金额4.55亿元。

葛兰也自购!

中欧基金与千亿基金经理葛兰自购旗下基金,成为今天基金圈的刷屏新闻。随后华安基金也公告称,拟出资不低于5000万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

1月26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对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两只基金自购5000万元;基金经理葛兰也将对上述两只基金自购200万元,持有期三年。

张坤、朱少醒申购大幅放宽

另外一个大消息,千亿顶流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也发布公告称,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在该只基金限购很长时间后,也将在2022年2月7日,将限购金额打开到1万元,正式接受资金的申购。

同期,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基金,也将大额限购金额扩容到2万元,将在2022年1月28日正式实施。

“基金公司一般会基于投资者利益考虑,在市场较热时主动限制申购,防止投资者高位接盘;而在市场相对较低位置,可能会打开申购,鼓励投资者在市场相对底部买入,获取更便宜的筹码,未来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投资回报。顶流基金经理的打开基金申购的操作,说明他们认为当前股市更具投资价值,希望投资者在相对底部买入,获取更好的长期回报。”沪上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1月来大面积亏损背后三个市场现状

1月以来的大面积亏损已成事实,投资者更为关注的是,节后还能否重拾“春燥行情”?根据以往经验,长假过后,因机构建仓、资金宽裕等因素,A股成交量会有一波恢复性增加,借此推动行情。

但目前看,有三个市场现象增加了年后行情的不确定性:

1、成交额剧降

1月20日收盘时,两市成交额连续第1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但1月21日后,至27日两市日均成交额均不足1万亿,即使是1月25日两市近半年的最大跌幅也没有令成交量重回万亿规模,这意味着机构资金普遍谨慎。

【21小知识:成交额、成交量的高低是市场活跃度最为直观的反应。大的股市行情一般都伴随高活跃度,就好比饭店排队的人越多,人们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个饭店好吃,进而有更多的人排队。反之亦然,市场越冷清,变盘的可能性越高。】

2、外资狂买,内资狂卖

有投资者吐槽称,这是入行以来见过最奇葩的场景——美联储加息,央行降息;北向资金狂买,内地资金狂卖。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今年1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亿。但同期,大盘资金持续大笔流出,1月以来,主力资金有4天净流出超过500亿。单单1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达729.26亿。(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大于等于50万股或者100万元的成交单,买入成交额-卖出成交额)

3、美联储3月加息几成定局

北京时间1月27日,美联储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美联储已准备好在3月加息,将采取适当行动,以抗击不断上涨的通胀。

鲍威尔强调称,自美联储年12月举行上次政策会议以来,通胀前景已有所恶化,供应链问题也可能不会在2022年底前得到解决。美国劳工局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月同比上涨7%,达至近40年来的高点。

截至发稿时,全球主要股指均出现较大跌幅,日经225指数跌超3%、恒生指数跌超2%、韩国KOSPI跌超3.3%、澳大利亚普通股跌超1.8%。A股两市也无法幸免,沪指跌1.78%、深成指跌2.77%。

对于美联储加息的后果,新华社此前发布评论文章提到,上世纪80年代,美联储就曾连续加息,导致国际借贷成本骤增,引爆拉美国家债务危机。此次,美联储为应对高通胀压力,美联储多次释放可能提前加息并启动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的信号。IMF警告,这可能造成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令全球金融环境收紧。

“宽信用即见效”的一致预期正在瓦解

从1月份以来的行情看,市场风格快速轮转,预期混乱且缺乏主线,央行的降息亦未能扭转市场的悲观情绪。从宏观的角度看,“宽信用开年即见效”的一致预期正在瓦解。

1、房地产想要“见底”不容易

天风宏观撰文文章表示,目前看房地产想要软着陆并不容易。1月1-14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4.9%,景气度仍然处在2012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未出现春节前回暖的迹象。

天风宏观认为,地产的长期预期变了。房住不炒的背景下,购房者对投资住宅回报的长期预期、开发商对商业开发的毛利率水平的长期预期、地方政府对与开发商合作共生关系的长期预期均已发生改变。

长期预期的改变,可能让这一轮地产销售和拿地见底的时长超过历史周期。

2、基建增速弹性依然可能低于预期

在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开年阶段财政可统筹资金较多。根据已发行和预披露信息,1月1-21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1512亿,发行进度10.4%,还有2021年4季度发行的1.2万亿专项债,以及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的结转结余资金。但是截至目前,充裕的财政资金尚未体现出支出发力的效果。

年初至今,反映基建相关行业供需的表观消费量和行业开工率等高频数据仍然很弱。1月第2周,螺纹钢表观消费量同比近3年减少18.2万吨;水泥价格环比下跌2.4%,仍然在下跌通道。高炉开工率同比近3年-2.6%,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同比去年+7.8%,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同比近3年-5.8%,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同比近3年-3.4%。

对此,天风宏观认为,过去几年,虽然传统基建体量依然较大,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仍有重要作用,但弹性持续低于预期。这是因为,基建的长期预期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绩效考核机制不再唯GDP论,即使稳增长的短期重要性明显提升,但也要考虑其他长期目标,比如隐性债务终身问责,生态保护,碳排双控等。因此,今年基建增速的弹性依然可能低于市场此前过高的预期水平。

三、关注一个重要会议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前述的行业形势复苏情况低于预期,各方对于国内如何在“稳增长”上进一步的政策使力、美联储加息有何延申影响等等,仍未有清晰判断。因此,有券商分析认为,市场趋势观察期应推迟到“两会”前后。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博士团队撰文分析了地方“两会”情况,并以此总结了九个全国“两会”的重点关注点。【截至1月24日,30省份已开“两会”(天津推迟),全国“两会”3月4-5日开。】

该文章认为:2022年各地“两会”总体延续12.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主基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跨周期和逆周期并举,全力稳增长,2022 年全国GDP目标大概率为5.5%左右,松地产、扩基建、促消费是主要抓手,科技创新、双碳、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是产业转型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城市群等制度红利。

信号1:稳增长是各地202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信号2:多数省份GDP目标高于5.5%,2022年全国GDP目标大概率为5.5%左右。

信号3:各地稳增长的抓手主要有三:松地产、扩基建、促消费。

信号4:稳就业仍是硬要求,24省计划新增就业合计1391万人。

信号5:产业政策有四大重点:科技创新、双碳、高端制造、数字经济。

信号6:改革政策进一步推动,重点关注国企改革。

信号7:区域政策继续强化,关注乡村振兴、都市圈城市群协同发展。

信号8:防风险仍是重点,主要是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和房地产风险。

信号9:其他关注点:疫情防控、共同富裕等。

华泰证券策略表示,节后至“两会”窗口期,短期避险压制力解除、中长期政策力度有望加码,A股有望迎来“深蹲”后阶段性反弹。

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亦有类似判断,其认为地方“两会”召开可能坚定市场对稳增长预期,如果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实质性宽松,叠加“两会”后稳增长发力将有望为A股带来转机。全年来看,稳增长可能带来2-4个季度风格向大盘价值的阶段性漂移。

私募大佬罕见发声:2022年与2016年相似,熊市可能性小

1月26日,规模几百亿的私募大佬盘京投资董事长庄涛罕见发声,谈了近期市场行情、2022年市场展望等。庄涛认为2022年与2016年相似,熊市的可能性小。

对于近期A股剧烈调整,庄涛认为有四方面原因:

  • 一是在此之前市场风格过于极致,过去3年成长风格表现突出,基金收益颇丰,物极必反,均值回归是市场的必然规律;

  • 二是“稳增长”板块近期发力,机构的调仓换股也使得赛道成长股表现不佳,但金融地产方向又没有形成系统性行情,导致大盘下跌;

  • 三是美股和港股等外围股市表现不佳,对A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四是涨幅巨大、获利效应非常明显的赛道和牛股稀缺。

庄涛表示,2022年与2016年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前几年涨幅巨大收获颇丰,同时也找不到有大行情的赛道和股票。不过,庄涛认为2022年出现熊市的可能性很小,开年下跌不代表全年表现不好。

“系统性级别的熊市,比如2004年、2008年、2011年、2018年,都与流动性紧缩密切相关。2022年不仅没有紧缩,恰恰相反,处于经济稳增长状态,流动性只能宽不能紧,现在只是宽松的起始阶段,还没有到全面宽松的时刻。”庄涛分析称,“在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大可不必担心。”

澎湃新闻社论:拿什么挺起A股的脊梁

1月26日,《证券日报》和《证券时报》两大行业报,分别在头版发表重磅文章:呼吁机构投资者克服投资短期化的倾向,“担起引领价值投资的主体责任”“挺起A股的脊梁”;“下跌是最大的考验,忍耐往往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前提”。

当前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这反映在市场中就是对不同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发生改变,如对新经济领域的上市公司,市场更多看重其可预期的盈利能力和贴现能力,而非单纯的概念题材炒作,对传统经济领域的上市公司,市场更倾向于评估其御寒能力、抗压能力等。这种风险定价模式的转换,必然会带来市场的估值调整。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机构化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21年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超过25万亿元,达到25.57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也接近20万亿元,达19.76万亿元,可以说我国资本市场已是机构主导型市场。

让机构投资者发挥压舱石和定盘星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机构投资者属于代客理财,其背后是投资委托方,机构投资者的业绩表现直接影响的是其从业者的生存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使用的资金,属于受托基金,而且许多是开放式基金,一旦一级和一级半的投资者不看好,或者在公私募的协议中一旦触碰相关条款,投资者赎回公私募产品,就会引发市场联动反应。

进入今年以来,A股持续走低,其实很多是机构投资者在资产端的回撤,触发了赎回条款,而机构投资者不仅没有做好相应的流动性管理安排,而且有些甚至变相加了杠杆,导致投资人的赎回引发二级市场的挤兑,机构消极主动抛售股票,从而在市场操作层面上,市场内生的估值调整以“跌跌不休”的市场情绪表达出来。

当前投资者与管理人的互信并不牢固,很多还是基于契约条款约束,即目前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以契约型基金为主,公司型基金很少。这种契约设定,从根本上是投资者对管理人的专业缺乏信任。毕竟,国内机构投资者,严格而言都没有真正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不论是公募还是私募管理人,大多尚不具备成为一个完全独立信用资格的投资管理人,尤其是很多基金经理,更多强调投的能力而缺乏管的水平,最直观地表现在其基金的流动性管理上,即,基金管理并没有考虑到流动性风险,导致投资组合进攻型的矛多、具有安全垫作用的防御性的盾少。

此外,在融资设立基金的时候,更多强调销售,而忽视匹配,即没有很好地将基金的风险策略与投资人的风险偏好、风险可承载能力等进行有效匹配,从而导致基金本身就存在内稳性问题等。

总之,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机构主导市场的初期,要真正有效降低市场无序和失序风险,需要机构投资者用专业营造信任,监管机构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塑造市场秩序。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冯展鹏)、市场行情、东方财富网、同花顺、wind资讯、澎湃新闻、天风宏观《一致预期正在瓦解》、国盛证券《2022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

本期编辑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