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山路主干道拐进珠江路,一路向东,城市的喧嚣逐渐隐退。

行至丹凤街路口,向南穿过马路,眼前的弧形宽街就是北门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地图上,珠江路、洪武北路与北门桥路,构成了一个漂亮的扇形区域。

乍一眼看去,北门桥仿佛还停留在过去的时光。上了年纪的房子,高高低低又紧密地点缀在道路两侧,远远望去,俨然一片钢铁森林。

北门桥路,就像密林间一条隐秘的小道。当你真正走进它的故事,才会知道这里曾经多么重要与繁华。

01

从南唐要道走向商业大市

北门桥路,因位于此处的北门古桥而得名。

五代时期,杨吴政权以南京为西都,在此修建了金陵府城,并沿城周开挖护城河,史称“杨吴城濠”。

当时,府城北垣只开了一道玄武门。为了方便由此进出,横跨护城河的“玄武桥”建成,南唐建都后改称“北门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北门出城的唯一通道,当时的北门桥两端都有重兵把守。

北门桥作为“城门桥”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了明朝。

明初,南京城的北门移到了如今神策门附近,南唐金陵城的北墙被拆除。但桥下的护城河仍在,因此北门桥仍是交通要道,并发展成为商业区。

据《洪武京城图志》记载:“北门桥市,在洪武街口,多卖鸡鹅鱼菜等物。”明清时期,桥南有许多估衣铺,桥北是重要的水产集市,至今周边还能看到“估衣廊”“鱼市街”“鸡鹅巷”等地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太平天国时期,也在北门桥附近开设过“买卖街”。

到了民国时期,南京商业只有三个中心点,城南是夫子庙,城北是下关,城中则是北门桥。

当时,这里商铺林立,还开设了“北门桥邮务支局”。在中山路未修之前,从鼓楼到新街口的干道就是通过北门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门桥无关风月,却依旧热闹非凡。

除了军事和商业价值,北门桥也成为文豪大家的灵感地。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曾多次提到北门桥。此外,南京著名作家、文史学者薛冰老师推测,《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中,提到的“北门外头桥”,很可能就是以北门桥为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桥边走一遭,好像和曹雪芹隔空相遇了。

尽管履历辉煌,来过北门桥的人不免疑惑:桥在哪儿?

其实,古桥位于北门桥路最北段的西侧。它原是长约30米、宽19米许的三孔桥。据薛冰老师回忆,上世纪60年代,这里仍然桥弓高陡。

后来,随着城市建设,桥身逐渐与道路融为一体。为了保护仅存的桥基、桥墩,靠近新世纪百货的道路东侧建起了新北门桥,与古桥遥遥相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北门桥。

当年可通船只、气势恢宏的古桥已经不复存在,但北门桥附近孕育的市井基因,在时间的冲刷之下越发闪光。

02

请回答,北桥门往事

对于附近的资深土著而言,印象中的北门桥也不过10米。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桥的北侧只有一家卖油条烧饼的国营早餐店。每天清晨,学生们匆匆路过,赶去中山路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还能在附近看见拖拉机突突驶过。

时光继续向前,北门桥附近成为南京最早一批拆迁改造的老城区。千禧年前后,一栋栋高层住宅拔地而起。

也是在这几年,飞尔图像开到了北门桥5-2号。作为称霸胶片时代的彩扩冲印店,据说生意最好的时候,修图师一天要修三四千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住在附近高层的居民来说,有一种痛,叫做停车的痛。

当然,北门桥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有藏在街巷里的美食小店。

四川老牛麻辣烫,一口尝到川蜀的火辣热情;三猫黑鱼花,麻辣之上皆是香味;枪炮与玫瑰,跌进文艺与清新的美味森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眼望去,北门桥被美食店占领。

不管街道如何变化,北门桥的人间烟火一如往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来到珠江路附近,习惯于拐进红庙吃美食,拐进丹凤街逛夜市。

或许路过北门古桥现在的小小坡道时,没人意识到自己正踩在南京历史的脉搏上,与记载于书籍上的古人并肩而行。

北门桥才不是一条没有故事的落寞小街,愿你摩挲着这里的石砖,耐心听一听它的倾诉。

关于北门桥,关于南京水系与城市文化的更多秘密,我们邀请到了薛冰老师与老克老师来了场主题对谈,精彩内容周五奉上,敬请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稿、摄影 ‖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