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西安统计局公示2021年西安经济运行情况,生产总值10688.28亿元。

数据之外,除过来自官方的专业分析,西安经济发展情况成为大众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不少市民网友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尤其是在岁末年初,总结过去一年的经验教训,对未来的发展极其重要。

同样在昨天,来自长安区政府发布的西安各区县2021年1-12月经济动态,更为细致清晰的列举了西安11区2县的经济运行情况。

过去一年,西安各区县发展如何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XI'AN

增速排位变动较大

从行政区划上看,西安下辖11区2县,通过对比2020年和2021年区县经济总量增速的对比,能够发现:西安各区县增速排位变动较大,传统强区略有失速。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鄠邑区以8.1%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而在2021年一季度时,鄠邑区还是以8.9%的增速垫底,彼时除鄠邑区外,其他区县增速均超过10%。

从总量上看,鄠邑区从2020年的第11位提升到2021年的第9位,超过阎良区和临潼区;从增量上看,鄠邑区32.44亿元的增量,与雁塔、未央、长安等增量上百亿相比并不多,也只是灞桥、新城等增量的一半左右,但在县域上,已成为佼佼者。

总量只是一方面,很多时候增速更能体现区域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讨论增速上变化的原因。

而一直以来,西安的县域经济上的短板,鄠邑、蓝田、周至三个传统“末位”区县,今年的增速表现均不错,在西安整体增速之上。

这样的良好转变,其实也早有迹象。

不出所料,这三个区县用最直白的数据证明了过去一年在区域发展上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莲湖、碑林两个主城区,过去两年的增速均显得疲软,尤其是莲湖区,增速回落较为明显,2021年的增量仅为16.13亿元,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状态。

同样增速回落的,还有长安区、灞桥区、雁塔区、碑林区、高陵区等5个区县。

这,或许也能够解释,西安2021年整体增速回落的原因。

XI'AN

传统强区集体失速

回头来看大众更为关注的传统强区——雁塔、未央、碑林三区,以及后来居上的长安区,经济体量均在千亿以上。

长期以来西安的发展来源于主城区,雁塔、碑林、未央是西安的传统强区,三区经济总量之和占全市一半左右。

而今年这三者的集体失速,一方面与年底的疫情有关,突发的疫情让城市按下了“暂停键”,通过数据也能明显的看到变化。

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发展潜力上的日渐疲软,尤其是碑林区和未央区,连续两年的低增长,已经不能靠疫情的影响来解释,背后是经济转型中,尚未摸索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也与区域可发展空间上的不足有关。作为老城区、建成区,不同于各大新区有足够的用地承载产业、企业的落户,缺乏更多的空间承载让其在招商引资上捉襟见肘。

莲湖区、新城区,也面临着同样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团结村片区拆迁

图片来源:西安日报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主城区们的眼光都投向了城市更新,也成为了区域发展的重点工作。重新梳理区块功能,进行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上的划分,实现区域功能重塑和产业上的转型升级,通过“腾笼换鸟”寻找持续发展的增长空间。

例如,未央区提出将徐家湾片区、未央湖片区、汉长安城片区、六村堡片区、未央路片区“五大片区”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文旅、消费、科技制造多手齐抓,加速城市更新,推动未央由城市“中心”向城市“核心”转变。

区域面积更小的碑林区,在突破瓶颈上的需求显得更加急迫。

图片来源:魅力碑林

2019年,碑林区被未央区反超,位次降为西安第3位;2020年,碑林区又被长安区反超,位次降为西安第4位;2021年,长安区坐稳了第三的位子,体量甩出碑林170多亿。

分析2020年西安各区县经济发展情况时,我们便提到碑林区产业比重倾向明显的的问题(一二三产接近以0:2:6.7)。对于碑林区来说,再度大力发展二产显然不太合适,疫情常态化下,碑林区是时候思考如何寻找三产上的再突破了。

近年来发展势头正猛的长安区,找对了发展的路径,增速在全市来看保持着良好态势,经济体量大迈步向上。区域整体面貌、交通网络、基础城建等方面从性质上发生改变。

图片来源:今朝长安

趋近主城区,交通日渐发达,区域空间上又没有用地上的紧缺,可开发潜力大,成为长安区未来阶段的发展优势所在。

这些承载着西安绝大部分产业、产值、人口的区域,发展态势关系着西安整体的经济状况。2022年,它们又该如何起步,在剩下的11个月,是挑战,更是机遇。

XI'AN

GDP与规上工业

那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对于西安来说,又该如何保持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呢?

重点依旧是工业。

当我们对比2021年西安各区县GDP增速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排名时,能够清晰的看到,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分量。

例如,增速前两位的鄠邑区和长安区,再例如,增速后四位的临潼区、碑林区、莲湖区、高陵区。

对于现阶段的西安来说,工业强,经济强并不是一句虚话。

长安区连年高速上涨的GDP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变化,如下图所示,2013年-2019年期间,长安区一产逐步减少,二产占比逐渐增多,二产的全面提速,是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鄠邑区同样,2021年规上工业回升明显,是关键。而鄠邑区也坦言,这样的成绩单主要来源于高新托管区域明显回升。

鄠邑区在分析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提到,分区域看,前三季度,高新区在地托管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21.64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4.9个百分点。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比重为52.0%,对全区工业拉动大。

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79.08亿元,同比下降8.9%,降幅较上半年扩大8.8个百分点,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增速较上半年回落8.2个百分点。

高新区对鄠邑区的带动明显,带来的产业和项目拉动,这一方面,经开区对于高陵区的带动似乎有些略显乏力。发展周期略长,项目的推进也并不如预期那样快速投产达效,使得带动效果却并不特别明显。

而荣耀西安网在分析西安迈入万亿级,县域经济补短板时,也多次强调重点在补工业短板。

西安迈入万亿级之前,我们曾经分析比对“准万亿城市七强”成员时,他们的增长点基本都在二产,东莞、南通、福州都是制造业城市,合肥工业规模在省会城市中排名、增速非常靠前,但是西安工业因历史及地理位置影响,长期属于弱项。

县域经济上,全国百强县域对比,陕西及西安整体的县域规模小,体量弱,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百强县。

而为何与江苏、浙江等省份相差如此之多,归根结底,区域发展还是要靠产业支撑。这些县域经济发达的省份及区域,大致均有相对完善的产业布局,或者某一产业上的聚集优势,尤其是在制造业、工业方面,沿海的区域优势,加之周边经济强市的辐射带动,经济规模自然就上去了。

西安整体的工业、制造业本身并不如其他工业强市那么丰富和强悍,即便是高新区、经开区等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支柱性产业规模,但依旧处在“强链”“补链”的阶段。

因此,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是西安提升实力的必经之路。

IXIAN.CN

老城区焕发新生机,区县激发潜力,西安想要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就要保持主城区平稳发展,发力远郊区县城市和经济建设双通道。

如何破局,又如何兼顾,考验着当下的西安。

主笔: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