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文化生成史》:开创文化史研究的新范式

好书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凡学术之精进,通常系由少数富于原创性能力的学者在历史的某一时点,对某类问题阐发不囿旧说之新见而引发。著名史家冯天瑜教授新近完成的70万言《中国文化生成史》,开创了文化史研究的新范式。冯氏此著构思于1990年,着笔于2011年,此间学术资源的积累堪称厚实,中西交通的深度前所未见。《中国文化生成史》的铺陈舒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对文化史之若干关节点进行通贯性的阐释,详其实质之义理,略其兴衰之表象,矻矻于历史思辨之张扬

作者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古今之辨、中外之辨等要旨入手,详加剖析其内在肌理,为全书的立论确立了基本的学术立场。尤其是,作者将“中国文化生成史”与“中国文化史”作了谨慎的界分,即两者不是简单的上下统属关系,而是两大互相涵摄但又相对独立的动态的知识体系。惯常的“中国文化史”的写作,多按时间序列(主要依王朝更迭体系)布列史实,明断是非;亦有按门类编排者,凸显专题性,而将时间变迁隐含其间。此类文化史,其优长在于线索清晰,文化流变之轨迹了然于心;其弊端在于,因体例所限,理性思辨之纵横捭阖难以展开,从而止步于史实之坚固,无暇顾及史论之宏深。相较之下,冯氏创发之“中国文化生成史”既可承续前者重时间、重专题、脉络明晰之风骨,又可避开前者受时间、史实、体例诸般之掣肘,摆脱教材式的虽平实而欠深度的写法,发扬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之史学评论传统,对文化史之若干关节点进行通贯性的阐释,详其实质之义理,略其兴衰之表象,矻矻于历史思辨之张扬。

在某种意义上,“文化生成史”的提法本身已打开文化史研究的一片新天地。作者还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谈论文化生成的基础。冯氏指出文化生态包含四大因素,即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强调文化并非某一生态因素单独决定,生态综合体提供文化生成的基础,诚为公允之论。

在“地理”、“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都提出颇具学术价值的观点,大有历史哲学之意蕴

冯氏将文化生态诸因素进行专题性论述,以勾勒中国文化生成及衍变的恢宏历史图景,力求呈现中国文化多元汇聚、自成一体、生生不息的结构性特征。

其间,作者对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主义的保守立场,但对虚骄之气保持惕戒,在弘扬传统文化之固有精神之际,并未减损以科学理性为旗帜的批判性锋芒,体现出以追求知识本真为职志的史家本色。

在“地理”单元,作者将地理环境置于文化生态视野之下,逐一检视“心智决定论”、“地理唯物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逻辑失误,对中国文化生成的具体地理因素予以客观评述,强调环境的丰富性是中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前提之一,深入探讨地理隔绝与中国文化特性、中国人特有的世界主义与海洋意识、郑和之后何以没有出现“第二郑和”诸问题,不同于某些论者将地理与文化之关系进行简单比附的肤浅之见。

在“经济”单元,作者将农耕与游牧定位为两种前现代文明类型,论证了两者之间冲突与交融的复杂共生关系。与此同时,作者将封建“领主制”与非封建“地主制”界说为农业时代的两种土地所有制,在吸纳前贤论说的基础上,对中国土地制度史的历史分期作出全新判断:殷商、西周时期,是土地王有及公社所有、集体劳作的领主经济阶段;周秦之际,是土地制度变革阶段;两汉至明清,是土地私有、个体劳作的地主经济阶段。

近年来,作者致力于历史文化语义学的研究,其最有学术冲击力的成果不是外来之词汇如何楔入中土,而是对“封建”一词的深入考析,几臻于陈寅恪“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之境界。由此引发的学界论争,俨然已是现代中国文化演进的重要事件。

在“社会”单元,作者聚焦于宗法传统,从宗族制与考选官僚制相契合、父系原则与家国同构等议题入手,论析宗法制之根深蒂固,并对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特质进行了条分缕析,包括法祖尊统、教民追教、德治主义诸要目,均切中肯綮。

在“政治”单元,作者把注意力放在皇权文化上。关于中国皇权政治的特点,作者从“君权神授”与“民为邦本”、“君本位”与“官本位”、君权与宗法制、君权与相权等八个方面予以透视,尤其对皇权的“专制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解析,重点放在辨识制约皇权的形而上因素(“天-理”、“法-礼”)及社会结构因素(贵族、官僚体制与民间自治),兼及近古士人企图解构专制的思想突进。应该说,皇权文化之论,既是作者“封建”考论之延展,两者在致思路径上一脉相承;亦是全书颇具学术价值之华章,大有历史哲学之意蕴。

在宏观层面进行思想阐发,对中国文化特质及其世界影响、中国文化史分期等议题作出延展性的思考

对于宏观层面的思想阐发,旨在从史论的基础上,对横亘古今之相关问题作出延展性的思考。其荦荦大端,计有三个议题:

其一,中国文化特质及其世界影响,重点在于中国文化的结构性特色,涉及“内圣”与“外王”的伦理政治、“阳儒”与“阴法”的权谋、“民本”与“君本”的纠葛、“政学”与“技艺”的分合、民族性格、近代性挑战等,深刻而不失偏颇。

其二,中国文化史分期。近百年来,历史分期是争讼不息的重大学术问题。本书在梳理各派之说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史分期提出了明确主张:从采集到农耕、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共同体,是史前文化;夏商周“三代之治”,是宗法封建文化;秦至清,是皇权文化(中唐至清中叶出现文化转折);晚清迄今,是现代文化,涉及“中体西用”论、“冲击-反应”论等多种有影响力的文化模式。这一文化史的分期说,奠基于作者数十年文化史研究之功力,自成一家之言,其意义当不限于文化史之隅,而必将扩展到中国史诸领域。

其三,对中国文化的前瞻性思考。眼下诸般文化研究之言说,或缺乏历史根基而流于浮泛,或囿于史学之门槛而失却现实关怀,兼有历史之胸襟与开放之视野者可谓少矣。冯氏潜心学术而不迂阔,关切时势而不媚俗,游刃于学术与现实之间,秉持社会之良心、史家之才学,对中国复兴、文化创新、文明对话、基尼系数、中等收入陷阱、贪腐与法治等热点问题多有评议,皆为高屋建瓴之文化学观照。

【任放】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陈佳妮;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