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表彰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我国最终决定在1955年9月进行首次大授勋。

那我国当时究竟是如何确定军衔等级的?各级军衔分别有多少人?元帅、将军的待遇又有什么差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大授衔

其实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就已经有过几次授衔。

1939年5月,贺龙元帅、萧克以及叶挺等人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只不过当时由于条件比较艰苦,所以授衔工作没有在军中全面展开。

1945年为了协调中苏两军行动,毛主席等人决定再次进行一次临时授衔,彭真、陈云以及叶季壮等人获授中将军衔。

1946年2月,再次开始军衔评定工作,许光达、韦国清等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虽然深刻意识到了实行军衔制是军队走向现代化、正规化部队不可缺失的一环,也有利于军事指挥。

但是受到当时局势的限制,所以全面在军中推行军衔制的想法始终没能得以落实。

1951年,指挥抗美援朝的彭老总察觉到了没有军衔,在战争中对确定指挥关系造成了不方便,于是他提出“规定职务识别,在目前战斗中已感必要”。

而且没有军衔,确实也让后来我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最终1952年我国决定要设立军衔制。

经过一番细致地讨论后,我国最终决定在军衔制度上借鉴苏联,采取他们的6等20级军衔制度。

之后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个制度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并在1955年2月8日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明确指出。

我国军衔将设6等19级,6等分为“将、帅、校、尉、士、兵”,19级则是“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众人原本的想法里,是要让毛主席担任大元帅一职的,只不过毛主席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摆了摆手拒绝了。

于是最后大元帅这一级军衔也被取消了,具体军衔等级就分为了:“十大元帅”、“十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等。

有了不同的级别,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待遇,至于元帅与将军们的待遇究竟如何,我们可以从“薪资”、“生活”以及“勋章”三个方面来讨论。

薪资

很多人都知道,新中国在1955年实行了军衔制度,却不知道当时其实还有一套“行政级别工资制度”。

元帅、将军们因为军衔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工资也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是我国的十大元帅,比如说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以及聂荣臻元帅等人。

他们都是行政三级待遇,级别上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工资约为478元。

其次是十位大将,比如我们熟悉的粟裕大将和陈赓大将等人。

他们都是行政四级待遇,工资和国务院副总理一样,约为425元。

再接下来就是上将了,1955年授勋时,共授予了55人上将军衔,后来又补了两人,共计57人,他们享受的是行政5级待遇,薪资大概在380元左右。

紧随其后的是175名中将,他们其中有一部分是行政6级待遇,有一部分是行政7级待遇。

一般可以担任大军区或者国家省、部、司正副职,工资上也有所不同,分别为350多元和310多元,这主要是看个人功绩以及在部队中的职务。

最后要说的就是少将了,当时累计有800多人被评上了少将军衔,他们的行政等级都在8~10级之间,薪资分为三个档次,大约为270多元,250多元以及210多元,职务主要是正副师长。

当然,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说许光达大将,本来应该是行政四级待遇,但是他自请降级,最终是行政5级,因此他的工资就要比其他几位大将要低一些。

说来也令人钦佩,军衔既是荣誉的象征,也是过去功绩的一种证明,一般大家都会觉得越高越好,可是许光达大将却不这样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他得知自己被评上大将军衔之后,他多次要求降级,只愿意接受上将军衔,最终还是组织上再三考量,觉得他担得起大将一衔。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主动把自己的生活待遇下调了一级,跟普通的上将持平,这种宽阔的胸襟和谦逊的态度,属实令人钦佩。

除此之外,元帅和将军们的薪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960年之后,陈云主动要求给自己降级降薪,毛主席听了之后非但不斥责,反而拍手道,“你要降,那我们索性一起降”。

于是那段时间里,各级干部的薪资都迎来了大幅度下调,级别越高降得越多,三级降12%,四级降10%,五级降8%,六级降6%,七级降4%,八级降2%,九至十七级降1%。

除了薪酬之外,各级将帅的生活方面待遇也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说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他们在生活中的待遇和国务院副总理是一致的,不仅配有专门的助理、秘书和厨师,甚至还有警卫员和医护员。

其实这倒是不难理解,毕竟能评上元帅和大将这一级别的,基本上都是打了几十年的仗,而且长期奔波于战场一线,身体普遍都会带一些创伤。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刘伯承元帅了,全身上下都是伤,就连眼睛都曾经被流弹击中。

刘伯承元帅当时得知做手术时需要全麻,但全麻会影响大脑,所以他极力要求医生不要用麻醉。

在长达3个小时的手术中,刘伯承元帅始终一声不吭,最后连为他做手术的德国医生都表示他是个军神。

而在元帅和大将往下,生活上的待遇就开始逐级削减了。

上将可以保留秘书和助理等服务人员,中将和少将,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待遇。

不过这对于开国将帅们来说,其实生活方面的待遇也不是特别重要,毕竟当年像许光达大将一样请求降级的人可不在少数。

比如说罗荣桓元帅、叶剑英元帅等人都曾明确表示过担不起元帅军衔,希望能够主动降低职务,只不过最后经过讨论后都没有被应允。

勋章

聊完了薪资和生活,咱们再来聊聊勋章。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同时也颁发了三种勋章。

分别是代表土地革命时期的八一勋章,代表抗日战争时期的独立自由勋章,以及代表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勋章。

这三种勋章各分一二三级,视贡献而发给各位元帅、将军们。

能够同时拿到这三枚勋章的人,几乎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至于能同时拿到三枚一级勋章的人就更少了,在上千名开国将军和领导中,也仅有144个人获得了这一荣誉。

那么将帅们分别拿到了哪些勋章呢?

10位元帅与10位大将自然不必多说,全都是三枚一级勋章,至于57位开国上将中,只有47人全部拿到了一级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国清,苏振华和唐亮等三人因为在红军时期职务不够,李天佑,杨志成二人在抗战时期资历不够。

至于吕正操、乌兰夫、陈明仁、陶峙渊,董其武五人,也都因为职务和资历等原因没能够拿全。

而中将和少将中符合条件的就更少了。

中将177人中只有59人拿到了三枚一级勋章,少将800多人中,更是只有15人获此殊荣,由此可见,拿到这些勋章有多么的困难。

其中一级解放勋章颁发了991枚,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也颁发了313枚,而一级八一勋章仅仅颁发了178枚。

让衔

虽然在薪资、生活以及勋章的待遇上都有所差距,但是老一辈革命者们其实并不在意这些。

毕竟他们投身于革命的初衷都是保卫这个国家、保卫这方土地上的人民,而不是在职位待遇上争个高低。

比如说毛主席。

刚开始大家经过讨论决定仿效苏联,决定授予毛主席“大元帅”,可是毛主席却不想要这个荣誉。

他表示,“大元帅的衣服,穿着不舒服,妨碍我走进人民群众中去”,主动放弃了。

邓小平同志、周总理、刘少奇同志等人,本来至少也是能被授予元帅军衔的,但是他们却不约而同地作出了与毛主席相同的决定,放弃了被授予军衔。

由此也在我军中定下了“参与地方工作的同志一律不授衔”的规定。

除了陈毅元帅等极少数因工作需要不得不授衔的同志外,绝大多数脱离军队工作的同志都放弃了被授衔,由此可见其态度。

另外徐向前元帅、罗荣桓元帅等人,都曾经拒绝过元帅军衔。

其中徐向前元帅在得知自己被授予元帅军衔后,特地写信回绝,信件里明确指出新中国都建立了,这个元帅他当不当也无所谓。

他甚至表示,许多同志都在革命的过程中牺牲了,如果那些人还活着,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应当是他们才对,自己实在是受之有愧。

还有像叶剑英元帅因为忙于军队演习以至于忙到没时间参与军衔评选的,不过由于他功绩卓著,所以国家最终决定授予他元帅军衔。

可得知消息后,叶剑英元帅当即就皱起了眉头,在军衔评定报告上回复,自己最多也只能接受“大将军衔”,说这是“历史公正的评定”。

据叶剑英元帅的女儿表示,自己的父亲在家里是“绝口不提授衔方面的事的”。

除此之外,儒帅刘伯承同样也坚决不愿意被授予元帅军衔,他甚至写信给毛主席等人,说他“不配元帅之衔”。

不过这就是纯粹的谦虚了,就凭那一身从战争中留下的伤痕,刘伯承被授予元帅军衔也是当之无愧的事情。

而唯一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出席授勋仪式的大将徐海东,也坚称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有愧,说自己因为身体病痛,为国家工作的时间太少了,实在是不配接受这么高的军衔。

可实际上,徐海东九次负伤都是因为革命,常年带兵作战的他,身上一共有17道战争留下的创口。

最危险的一次,子弹从左眼下方射入,穿过了他的后颈,以至于他昏迷了四天四夜,差一点就没能抢救回来。

长征结束后,中央红军缺少资金,毛主席亲自找到徐海东,希望能向他借2500元,解决红军吃饭穿衣问题。

当徐海东知道队伍一共还有7000元后,他只留下了2000元吃饭,其他全都支援给了毛主席所在红军,这样心系革命之人,佐以卓越战功,大将军衔当之无愧。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两点三十分,授衔正式开始了。

解放军军官们齐聚中南海紫光阁旁边的国务院礼堂,依次上前接受命令状。

1955年的国庆之后,各大军区的全面授衔活动也展开了,令人赞叹的是,我国的首次授衔仪式居然还在国外举行过。

这充分证明了新中国昂扬向上的朝气,而1955年那场将帅授衔活动,也就这么被载入了史册,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无比光辉的一页。

虽然元帅、大将以及各级将军们的待遇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为革命而奋斗终身、为人民而牺牲一切的精神是一样的,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和缅怀。

除此之外,领导人们的工资看似不少,可实际上他们的生活都极为简朴,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从艰苦的年代中走过来,有着厉行节约的特质。

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将绝大多数的工资都捐献给了有需要的人,比如烈士遗孤、革命老区同志等等,还有很多人收留了牺牲战友们的后代,教育他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昔日的将帅虽然基本上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们所遗留下来的精神,将被我们永远铭记于心中,无私无畏,爱国爱民,向老一辈革命家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