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韭菜花雪薇薇

来源:雪球

周应波:前十大重仓股占比50%,持股相对均衡。行业方向上卖出天赐材料、宁德时代,并减持华友钴业等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高估值热门公司,新买入估值相对合理的德赛电池、闻泰科技、鹏鼎控股等新能源车电池和智能应用方向的标的,并主要买入传媒、光学和消费电子等在行业方向上进一步均衡。在短期内调仓标的已经有一定上涨,且美国加息背景下科技方向主要承压的情况下,近期波动可能加大。

认为四季度指数分化的背后体现了市场的"无奈",一是四季度宏观经济向下压力加大,特别是地产行业出现销售、拿地、开工同步下滑局面,大部分行业的需求增长有压力;二是对"碳中和、碳达峰"的态度,无论在政策执行还是资本市场,"一刀切"的做法和狂热情绪都在消退,部分中上游行业单纯依靠扭曲的供给侧状态推动价格上涨的局面改变了,市场开始更务实地面对"能源革命时代"的开头;三是整体居民理财市场,投资性房地产、银行理财等原来体量庞大的市场正在萎缩,权益类基金持续扩容,市场新增资金较多,在部分中小股票中寻找突破口短期内成为市场共识。

2021年确认成为"能源革命时代"的启动元年,光伏、电动车本身产业技术成熟推动了大规模推广,"双碳"的全球性一致诉求进一步推动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这样的过程,伴随着"房住不炒"国策和人口出生率下降带来的20年"地产景气时代"的结束,资本市场的反应预示了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总结,认为港股有如下显著特点:第一,离岸市场,流动性同时受到内地、全球的影响,市场在乐观和悲观之间的波动极大;第二,高度市场化,吸引了一批国内为主的新经济龙头企业上市,从优质上市公司供给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市场;第三,国内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投资经验还不足,从过去4年的实践来看,投资港股的效果不甚理想。

在配置上的主要调整包括:第一,较大幅度降低了港股配置仓位,聚焦A股投资;第二,行业配置上,因对汽车智能化、元宇宙等行业的看好,提升了消费电子、传媒的配置比例,同时从"防范宏观风险"出发降低了金融、有色化工的配置比例,从"降低拥挤交易方向风险"出发降低了新能源汽车、医药的配置比例;第三,坚持聚焦个股,对看得懂的确定性成长、信得过的管理层继续"委以重任"。

展望2022年,观点是"耐心等待经济筑底、细致甄别新能源泡沫、积极寻找新生动能"。未来的10年我们坚信是科技成长迸发生机的10年,中国的科技成长行业会深刻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的社会生活、经济体系,其中第一个线索是2020-2021年确立的"低碳&能源革命"条线,还会有第二、第三个线索出现。

周蔚文:前十大重仓股占比31%,持股非常均衡,行业配置上重点配置低估值“困境反转”类行业,持仓和季报观点跟上个季度变化不大。认为A股市场未来一年有结构性机会。全球疫情好转的概率在提高,宏观经济会保持一定的增长。中国经济因地产新开工、国外供应链可能逐步恢复、去库存等原因,增长率在缓慢下降。与经济增长趋势相对应的是国外低利率环境将会改变,物价上涨,美联储未来将回收流动性。中国在处理疫情过程中一直比较主动,央行的政策更具前瞻性,在宏观经济增长预期不高的背景下,货币会相对宽松,对降低股市波动有利。目前A股经过两年结构性牛市,整体估值不低,有部分结构性泡沫,也有估值合理或低估的板块,还存在结构性机会。将沿着“好行业选Alpha,困境反转行业选Beta”的主线寻找两类投资机会:一是未来多年景气持续向好的行业,例如新能源、光伏、军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大部分估值偏贵,但其中细分板块的基本面将出现分化,我们将挑选基本面发生积极变化的细分板块进行配置;第二类是困境反转行业,这些行业股价处于低位,短期经营有不确定性,但以两年左右的维度看,大概率经营会恢复正常,甚至比历史上景气年份更好,代表行业有养殖、餐饮旅游、传媒、地产等。

曹名长: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6%,持股相对均衡,行业聚焦低估值方向。觉得在稳经济的政策前提下,那些估值较低,且与宏观经济关系紧密的地产基建金融以及可选消费等行业在2022年可能会有不错的表现。相反,那些在过去几年过于透支的一些行业,在新的周期里,可能较难表现,这正如2016年和2017年两年所体现的一样。

袁维德: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2%,持股相对均衡,行业配置上仍然坚持以”精、专、特、新“为主要方向,增加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公司进一步均衡持仓。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地产调控、缺煤限电、疫情反复,对地产基建、制造业,消费等行业需求都形成压制;原材料、运费成本居高不下对中下游企业利润普遍造成负面影响;海外流动性逐渐收紧给市场尤其是港股的估值带来反复冲击。宏观上的问题有两个特点,一是每个阶段都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二是很多问题都是周期性的,循环往复。在每一次景气繁荣的时候我们需要居安思危,更加关注风险,而景气下行时反而可以保持信心,更加积极乐观。随着宏观经济压力增加,四季度政策的积极信号逐渐增强。对优质地产开发商的流动性支持使得行业底部越发明晰,上游原材料供给释放,制造业成本压力得到初步缓解,后续稳增长政策的逐渐出台使得经济底部逐渐显现。四季度以来,随着经济底部愈发清晰,组合中增加了部分地产及相关产业链的优质公司,进一步分散组合对各种风险情景的暴露,使组合在行业配置上更加均衡,力争降低组合潜在波动。行业配置上,以风电新能源、军工、传媒、电子、医药、计算机等新兴行业,再到地产、化工、中游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中优质的公司为主。

冯明远:前十大重仓股占比18%,持股非常分散,但行业仍相对高度集中于新能源车产业链。本季度,尽管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新能源板块高位震荡、低估值板块逐渐走出弱势状态、小市值公司持续强势等,但我们基金仍然维持了对新兴产业的配置方向,重点配置了新能源车、新材料、光伏、风电、高端装备、半导体等领域。我们判断,全球的能源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增加,将在未来 50 年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流地位。这一过程应该是不可逆的。我们相信这个变化过程中,中国将涌现出大量伟大的企业,我们希望与这些伟大的企业一起共同成长。

王崇:前十大重仓股占比55%,持股相对集中,行业配置相对分散,上一季度新进的房地产产业链上的重仓股做了及时的获利了解,增加了在数字经济、半导体等偏科技方向上的配置。本基金在四季度提高权益配置仓位,行业个股配置层面减持食品饮料、计算机、物业以及化工行业部分个股,加仓电子、医药、电力设备新能源等行业内优质公司股票。尽管宏观经济下行仍旧持续给市场带来盈利下修的压力,但宏观政策已经开始逐渐转向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在 2022 年值得期待。拉长投资视角,目前震荡阶段可能给中长期投资人提供非常好的布局机会。目前本基金主要持仓非热门行业公司股票,以三四年的视角这些公司竞争优势明显,其股票估值水平也并未明显透支未来几年业绩预期,这些估值合理或偏低的公司股票未来几年有望实现不错的年化收益率,目前时间点我们继续充满信心。展望 2022 年一季度,本基金将继续坚守能力圈,在广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精选未来三四年企业竞争力强,竞争格局较好、估值处于合理或偏低的优质公司股票做中期布局。

何帅: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4%,持股相对均衡,行业配置相对均衡。2021年四季度市场机会较为分散,并没有明显“主线”。我们分析原因在于不少未来基本面预期较高的行业,个股估值普遍较高;而其他与宏观经济相关的行业,市场又对2022年经济增速有一定担忧。从宏观层面来看,我们发现三季度起经济指标开始趋弱,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速度很难呈现出2021年上半年的较高增速。在四季度,我们除了聚焦于挖掘能够独立成长的公司以外,同时我们还买入了一些回调较多的高景气度行业,比如新能源车及医疗服务行业。在经历了四季度的回调以后,我们认为往后看两到三年其估值水平快进入可投资的区域,但仍不具备价格优势,所以只能少量参与。

谢治宇: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0%,持股相对均衡,行业配置相对均衡。本基金报告期内股票仓位较为稳定,继续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操作理念,主要关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平衡好公司短期估值与长期价值。我们将不断寻找具有良好性价比的投资标的,同时关注长期发展方向上的优秀公司。

任相栋: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5%,持股相对均衡,行业上仍然相对偏向新能源车产业链,适度在信息技术、消费方向上做了均衡。对于未来几年的A股市场,我们仍维持“波动的金融环境”和“向上的产业结构”两条相互交织主线的判断。我们仍然相信从三五年的维度看,A股仍存在给投资者创造适当复合回报的机会,中国向上的产业结构和注册制之下股票供给增加是以上投资回报最重要的支撑。

展望2022年,个人认为市场运行的主线相比较2021年会有所不同,“经济”将成为2022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包括上半场的经济“逆周期政策”和下半场的经济企稳回升,由此,经济逆周期调节板块和经济关联度较大行业的表现可能会优于2021年。对于A股市场,本基金将努力平衡好以“产业升级”为主线的长期投资机会和“经济”为核心词的中短期投资机会。过去几年本基金一直有些港股持仓,对于港股市场,经过2021年的深度调整,个人认为处在熊市的下半场,本基金将把握好节奏控制和个股选择,积极寻找港股的投资机会。

刘彦春:前十大重仓股占比72%,持股非常集中,行业上仍然坚守白马消费和医药。2022年大概率是新冠疫情结束的开始。从全球角度看,滞后于消费复苏的投资端有望逐步回归正常。前期,我国利用出口份额快速提升的时间窗口,充分压降宏观杠杆率,调整经济结构,消化长期风险,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已在潜在增速之下,预期宽信用、稳增长、提振内需将是今年政策重点。
从跨周期到逆周期,从外需拉动到提振内需,边际景气将不再稀缺,资金趋于分散,市场风格将重新平衡。那些短期逆风的优秀公司已经极具投资价值。短期景气波动阶段性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对公司内在价值影响实际上微乎其微。更何况,随着逆周期政策逐渐发力,周期下行有望结束并迎来向上拐点,众多行业将迎来景气反转。长、短期逻辑共振的行业与公司在新的一年里有望迎来良好表现。

投资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保持耐心,价值总会回归。

杨锐文: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8%,持股相对均衡,聚焦科技成长方向,半导体配置占比较高。市场变化莫测,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依然坚持投资具有伟大前景的新兴产业企业,并伴随他们成长,而不是趋势增强、寻求市场热点。相信未来的胜者一定是不断高强度投入的企业。尽管这些企业不一定是当前的焦点,但是,相信厚积薄发才能换取长期的发展。

四季度,房地产市场急剧冰冻,土地市场大面积流拍,民营房企连环暴雷,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走向尾声了。哪怕后面央行再度放松流动性或相关政策,民营房企都会走向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状态,过去胆大的都要走向去杠杆,市场将进入国企主导的时代。今年下半年,各地都在加强税收规范的力度,过去各种税收筹划带来偷税漏税的灰色地带将被彻底消灭,2022年注定是税收大年。推进共同富裕,加强二次分配力度,这或许将对奢侈品消费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也有望让低迷的大众消费复苏。

展望2022年,在地产陷入冰冻期之后,经济增长的挑战是巨大的。面对这些挑战,预计稳增长措施将会陆续出台,强有力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将双管齐下。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流动性溢出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强有力的外汇管制下,资本市场预计是流动性的主要去向。由于地产不仅规模大,且产业链长,稳增长政策也离不开激活地产市场。我们预计地产市场将会适度放松需求政策,并加快国企、央企进入地产市场维稳,地产市场将逐步进入相对良性状态。

2022年我为何依然看好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