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欢,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写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遥远的救世主》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并不是因为他想要孤独,而是在他的周围,寻找不到同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智商越高,越容易有“曲高和寡”的孤独感。

就像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为什么武艺高超却依旧郁郁寡欢,一生孤独?

就因为独孤求败的武艺江湖中再也找不到对手,一个江湖高手寻找不到好的对手,这是多么孤独的一件事呢?

独处有两种状态:主动追求与被动选择。

那些主动选择独处的人,都不简单,因为他们学会了珍惜独处的时光。

而那些被动选择独处的人,往往是“寻找不到同类”后做出的被动决定。

-01

为什么有人喜欢独处?

第一:“一览众山小”的孤独

这种独处,就属于“被动独处”。

并非是他们不愿意融入圈子,也不是不想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而是在他身边的圈子里,没有人能够读懂他,与他展开一段正常的对话关系。

一个哲学家,他们每天思考的是哲学,是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是人生,是生命的意义。

他想要追求真理,却始终被真理所困。

他看待事情的方式和思维,过于通透,以至于别人眼中的快乐,他丝毫感觉不到。

他眼里的悲伤,别人不懂;他眼中没有快乐,所以无法融入周围的吵闹声里。

就像一个人登高望远,攀爬一座又一座高山,可周围却没有人同行。

这份孤独,导致他们只能选择独处。

在独处中,发现更深刻的人生意义;也在发现自我的道路上,愈发孤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性格上的“孤僻”与“内向”

另一种独处,是一个人的性格使然。

比如那些“社交恐惧症”的人,面对社交会让他们无所适从,整个人的身心都处于紧绷着的状态。

逼着自己融入某个圈子,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

在一次次尝试融入周围的圈子无果后,他们宁可选择独处。

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他们才能完全放松下来。

不必因为社交关系而焦虑,不必因为跟人打交道而怯弱。

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他才能完全放松下来做自己。

第三:珍惜独处的机会,寻找自我

人究其一生,其实都在“寻找自我”。

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有更深刻的认知,读书是为了丰富我们的视野,知识,让我们对一件事有自己的观点,建立自己的三观。

而恋爱与结婚,也正是验证了我们人生意义的一条道路。

说到底,人都在不同的道路上寻找自身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

有些人活着,为了获得更高的成绩;

有些人是为了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帮助;

有些人,则是为了看一看外面更宽广的世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正因为对人生有着更高的追求,想要更迫切地了解自我,所以他们更愿意独处。

在单身的日子里,珍惜一个人的时间;

在一个人的生活里,珍惜这段日子,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那些能够“耐得住性子”的人,都不简单。

-02

一个人最大的智慧:珍惜独处

人这一生中,独处的机会其实很少。

读书的时候,可以独处;毕业后参加工作,一个人生活的时候,也可以独处。

仔细算一下,人能够独处的时间很少,也就是几年时间而已。

比如:

谈恋爱结婚之后,你想要独处,一个人发呆、看书,享受周末休息的时间,都是一种奢侈。

尤其是结婚有孩子后,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你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停下来思考,休息。

所以,在能够独处的日子里,好好地珍惜这些岁月。

多读一些书,多出去看看,多感受生活的每一次美好,享受生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处,有哪些好处?

首先,独处能让一个人更了解自己。

你有没有试过“冥想”的状态?

让自己的思绪放空,不去想任何事情,在冥想的过程中,你能收获更多的宁静与内心平和。

多跟自己独处,才能发现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其次,独处能够让我们建立“社交的边际”。

什么是社交的边际?

其实就是:分寸感。

如果你没有独处,畏惧独处,那么你就迫切渴望人际关系,渴望跟人接触。

那么,你始终都很难找到分寸感,容易过度影响他人的生活。

只有学会独处,才能在社交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最后,独处能够提高我们的认知。

只有独处,才能让我们冷静下来,去思考当下的工作,生活与感情。

在你忙碌,合群的时候,这些是很难冷静下来思考清楚的。

而唯有独处,才能发散你的思维,让你有更理智清晰的头脑。

今日话题:

你喜欢独处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