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精 英说(ID: elitestalk)

作者 :晋良

眼看年关将近,就在大家都喜气洋洋期待春节的同时,一部分年轻人却遭遇了“失业”的“寒冬”。

最近,一部关于互联网大厂被裁员工的纪录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爱奇艺、快手、百度等各互联网大厂相继传出集体裁员。

图片来源自网络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这群年轻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只能在困苦中,慢慢摸索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自网络

根据1月17日猎聘发布的《2021年度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数据报告》显示,从整个企业裁员的比例来看,2021年裁员比例在5%左右的企业最多,占到31.4%;从行业来看,文教传媒、房地产、互联网是裁员力度最大的三个行业。

同时,近5成职场人表示裁员现象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最大影响是危机感加重,对自己的信心受损,此外还有失去工作和主要经济来源,为各种开销发愁。

毕竟,在经历这种不幸的事情之前,谁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被公司淘汰。

图片来源自网络

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工作是我们与大城市之间的羁绊。因为事业在这、领导在这、同事在这,我们才有留下的理由。可当事业因裁员瞬间荡然无存,换做是谁,心里都不会好受。

经历裁员的人尚且如此,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此时也会感到焦虑。

若想克服焦虑,让自己规避“裁员风险”,我们就需要明白裁员背后的底层逻辑,这也是笔者今天想要和大家聊聊的话题。

优秀的员工,

其实也会被裁员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裁员的看法总是存在一些误解:

要么觉得这事儿没轮到自己就没关系;要么觉得,只要自己表现好,能力过硬、做事认真,肯定不会被公司裁员。

纪录片中的一位女生也是这样想的,在遭遇裁员之前,她一直对工作勤勤恳恳,没有请过一天假,即便身体不舒服,也始终坚守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作为员工,能为公司付出到如此程度,真是让人挑不出毛病。但当裁员发生,她也没能幸免于难。

图片来源自网络

我们必须要问一句,为什么能力强,表现好的人,在裁员时也难逃一劫?

因为我们自身价值的高低,只取决于领导任期。

毕竟现实中,只有顶头上司才有义务关注我们的表现。若是自己之前付出足够多,立下汗马功劳,获得领导认可并不是难事。之后,要是出现小规模裁员,在领导位置稳定的前提下,对方确实可以保护优秀员工不受影响。

但近期的互联网裁员潮,都属于大规模的重组。

当领导自身的位置都不再稳固,那我们的价值也会随之贬值。

一旦对方离开,或是被转岗,没人记住我们之前的贡献。这就导致个人能力的强弱,并不是规避裁员的护身符。

而许多被裁员的人,也并不是能力不够,主要是因为选错了位置,恰巧进了一个烧钱的部门、恰巧在公司遇到了“开源节流”的政策。

就像通用前CEO杰克·韦尔奇上任后,所推行的“数一数二”战略,只保留行业领先的业务,剩下的业务全部卖掉。也因为裁了太多人,后续韦尔奇还被冠上“中子弹杰克”的绰号。

所以对于这件事,我们需要用理性的视角来看待。

毕竟裁员是一种商业行为,对员工来说,被失业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要是从公司角度看,必要时精简人力成本,也是度过危机的一种方式。

只要我们还在职场打拼,就都有可能经历这种事情。若是真碰上了,平常心面对,重新出发也来得及。

当裁员发生,

请不要责怪自己

不仅仅是被裁员者,裁员风暴下的幸存者同样会表现出负面情绪,比如愤世嫉俗、士气低落、不安全感、对雇主的信任和忠诚流失,以及罪恶感等心理反应。

在纪录片中,有位小伙在回忆过去的经历时,说出了一番很心酸的话:

图片来源自网络

裁员消息公布的当天,他也注意到,平时看着非常乐观的同事,因即将到来的失业陷入了忧愁;有些接受不了被裁的同事,甚至会蹲在走廊,一边痛哭流涕,另一边打电话倾诉。

虽然他自己也得到了公司赔偿,可因为就业时间短,把实习期算上,工作经验才刚满一年,这样出去找工作,肯定是不容易的。

而这位小伙的经历,也揭示了被裁之后,我们所面临的种种困境,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自己接受这一结果?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就不要责怪自己,因为这不是你的错。

事实上,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裁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新技术日新月异,这也造就了互联网公司的人员流动非常大,每年都有大批的人员离开,也会有大批新鲜的血液流入,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卷进这场“新陈代谢”的洪流。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职场本身就是一种双向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离开或坚守,公司同样也能选择裁员或是任用。

站在父母与伴侣的视角,他们也肯定希望我们在经历挫折后,可以重新振作,而不是一股脑去自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自网络

正如通用前CEO杰克·韦尔奇所分享的例子:有位名叫查理的下属,在50岁时被公司裁员。几个月之后,他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另一家科技公司的合伙人。

对方之所以能摆脱裁员困扰,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在自责中沉沦:

“开始,由于失业,人们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看我,或是讨论我,对此我尽量不去注意这些。”

“我的方法就是从稳定的家庭中汲取力量,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回乐观积极的态度,再利用人脉关系,寻找机会。”

而不去自责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防止我们在职业空档阶段,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

因为自我怀疑,很容易耽误我们找新工作的速度。虽说从一段工作经历中脱离出来,自己需要休息,可好工作不等人啊。特别是在行业裁员频出的阶段,好的岗位必然会紧缺。

这种情况下,越是能快速振作的人,越容易得到机遇的眷顾。

所以我们浪费不起时间。

要应对裁员,

多留意市场行情

对于不幸在本次互联网裁员风波中被辞退的个体来说,2021年的年末是前所未见的寒冬,但从更长的历史跨度上来看,这一次的风潮并不比其他时段来的更加残酷。事实上,在全球范围里,大公司的裁员风潮都在无声蔓延,不确定的市场环境让许多企业相继卷入变革的赛道,裁员更像是必然之举。

针对当下的处境,纪录片中有位女生,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图片来源自网络

其实我们都和她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也相信后续一切都会变好。但与此同时,一些现实问题也值得我们留意。

比如当裁员发生,很多人就要面临薪资待遇的下滑。说白了,就是新工作能找到,但赚的钱会变少。当然,也有些朋友比较固执,就是要找满意的工作,从而推掉各种机会,可后续的结果,大概率不会好。

那么这种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解决办法,就是要与市场接轨,摸清自身的行情。

说白了,哪怕平时工作很顺利,自己也不想跳槽,公司也没有裁员,你也要定期出去面试。看看以自己的履历与水平,在市场中值多少钱?

因为工作久了,我们的视野与判断能力,都会局限在公司本身。就像人们常说“温水煮青蛙”,热乎过劲了,就忘了自己是谁。

以网飞(Netflix)为例,这家公司为了及时了解员工的市场价值,会直接鼓励大家跟竞争对手交谈,甚至允许员工去参加面试。

就像网飞一位高管所说:“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在持续升温,你们将会接到来自亚马逊、脸书、苹果招聘人员的各种电话,你们可以接听这些电话,弄清楚自己在这些公司可以拿多少钱。”

“如果你们发现同样的工作,他们给出的工资比我们更高,请告诉我们。”

网飞公司的此番举动,就是借助外部招聘人员,摸清员工们在市场中的价值,然后再用加薪留住高价值员工。

图片来源自网络

换句话讲,如果我们通过外部面试,了解到以自己目前水平,在市场中拿到的工资,和当前本职工作待遇差不多,那情况就是好的。

因为此时,我们有可替代的同类选择,就算自己被裁员,拿到赔偿金,也能美滋滋继续找新工作上班。

反之,要是通过面试,我们发现自身的价值不被认可,或是外部猎头和招聘HR都不愿意开出超过我们当前薪酬的条件。那就证明,自己在市场中不具备竞争力,当前本职工作的薪酬,也高于我们所能做出的贡献。

对于这种情况,因为没有可替代的选择,所以就很危险。

当下,全球疫情趋势并不明朗,国内疫情仍有反扑态势,未来的世界依旧充满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此时我们能做的,要么就是趁危机还未发生,就赶紧提升能力,争取让自己早日做出贡献,以此稳固位置,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平稳顺利地进入新的轨道;要么就是继续温水煮青蛙,拼一拼运气,看看自己是否会被裁员。

至于该怎么选,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

作者: 晋良,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管理的常识内容合伙人。

参考来源:

《赢》作者:杰克·韦尔奇

《不拘一格》作者:里德·哈斯廷斯

纪录片《大厂被裁员工现状》来源:微博@后来hora

END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精英说(ID:elites talk),精英说 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点击下方按钮立刻关注。

责任编辑:D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