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钓颇逾垂钓趣;种花何问看花谁。——叶圣陶"

北京话里有一个词,叫做"顽主"。意思就是把玩儿当成一件正经事,玩得兢兢业业,玩出水平,玩出高度。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内核。而马未都就是这么一个知名"顽主"

马未都的身份很多,图书编辑、作家、文化学者,而更为人熟知的,是他在文物收藏界的鼎鼎大名。这些或从古代帝王陵墓中挖出的宝贝、或从民间流传至此的器物,天生就带有神秘色彩。再加上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价格,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几年来,古董鉴宝类节目频出,各路专家也纷纷露头。观众们最喜闻乐见的环节,自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宝贝,经过专家的检测,发现是来自某某朝代的珍宝,价值连城,而宝贝的主人也跟着一步登天。

但是对于真正懂古玩、爱古玩的马未都来说,如果是冲着赚钱来玩古玩,那完全是本末倒置。气愤的他在节目中痛斥道:"这些鉴宝专家,不买就别瞎估价,今天一个2000万,明天就敢估价上亿,你要真打对折卖给他,他话都不敢接,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专家,古玩市场现在乌烟瘴气,人人都像着了魔一般,整天想着一夜暴富。"

01-爱玩的收藏家

马未都出生于1955年,早期下过乡,插过队,还在工厂里工作了好几年。

1988年,马未都开始文学创作,后来认识了王朔等一票文艺青年,一起合作写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等影视文学作品。除了文学之外,马未都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

从80年代到90年代,马未都一直在收藏各类古器物,什么字画,瓷器,玉器,古家具,只要是喜欢的,都要竭力收入囊中。收藏这些东西,不为钱不为名,但就为一个"喜欢"这一点,颇有北京顽主的特色。

1996年,在马未都的极力奔走下,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北京成立了。这座由马未都一手创立的博物馆,藏有他多年精心收集的各类古玩,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出其主人的心思和热爱。

马未都是懂文物的。这个懂不止是说他能鉴别真伪,能估算价值,而是懂每一个器物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在马未都的藏品里,有许多古家具。1999年,观复博物馆还联合建筑报,举办了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展现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收藏界,马未都是传奇一样的存在,藏品丰富、眼光独到、艺术鉴赏水平高超,但是这些,都不是马未都对自己的定义。马未都认为,比起收藏家,学者,鉴宝专家,自己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

这一点,和那些打着"鉴宝专家"的名号在市场上招摇撞骗的人有着天然的区别。这些专家,或是裸眼辨真假,或者随便估价,看起来都十分厉害。

但对于在文玩界摸爬滚打多年的马未都来说,这些人虽然噱头一个比一个大,但是真材实料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再加上这些年,古董界乱象频出,更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十分无奈。

02-古董界的乱象

事情的开始要从那些电视台的鉴宝栏目说起。早些年,鉴宝类节目火热,各大卫视争相开播,有当场锤掉赝品的,有直接现场拍卖的,虽然形式各异,但都赚足了眼球。

从立意来说,鉴宝类节目借着古玩普及知识,宣传文化,这都是不错的。只可惜随着对收视率的要求,节目开始剑走偏锋了起来。各类天价估值的宝物最受欢迎,而鉴宝专家的各种震惊、手抖、赞叹的表情,也成了观众看节目最津津乐道的东西。一旦受到追捧,难免会有夸大的成分。

古玩市场本就真假难辨,尤其是对新手。轻信了别人编织的暴富神话,而不再集中了古玩本身,很容易就会上当受骗。对此,马未都痛斥专家:"不买就别乱估价,古玩市场被你们搞的乌烟瘴气。"

不止是电视台请的专家,网上打着"鉴宝专家"、"古董专家"旗号的人更是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而且质量更是良莠不齐。

有一次,马未都找到了网上的所谓古董鉴定专家,故意拍了自己收藏的两只乾隆青花瓷花瓶请他估值。这位专家洋洋洒洒说的头头是道,但却没有一句说到点子上。最后给出了三百万的估值。马未都实在忍不住了,告诉专家,自己这是乾隆时期的珍宝瓷器,一件至少2000万。

不止是这些所谓的专家,在古玩市场上,"珍宝"一词都被用烂了。到处都是祖传的宝贝,到处都是清皇室的珍品,慈禧戴过的玉簪、康熙摆过的瓷器,一打听,才几百块钱。就是这么离谱,还是有人自以为自己"捡了大漏",得意洋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年前,马未都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再次提到现在市场的乱象,并对此表示忧心。他认为,文物鉴定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行业,规范自然也十分不完善。

而文物的鉴定知识是十分复杂深奥的,并非人人能胜任,要担得起专家一词,更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明显,电视里很多"专家"的专业度都是达不到的

对此乱象,马未都嗤之以鼻。在他看来,古玩根本不是这么个玩法。真正会玩的人,不仅要懂,而且要爱。眼界与远见,一个都不能少。

03-眼界与远见

2009年,佳士得拍卖会上,出现了两件特殊的宝物。这两个分别是老鼠头和兔子头的兽首,出自圆明园,后流落到了国外。这两件珍宝价格奇高,总价接近人民币一亿元。但却有人当场拍下,引得四桌震惊。

这位拍下兽首的人,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老板。但是拍卖结束后,这位老板却后悔了,拒绝付账,还称,这两件宝物本来就属于中国,外国人却还要用这两件宝物赚中国人的钱,自己心中不平,所以想出一个招数,通过拒不付款来耍这些人

这番充满了爱国情怀的言论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马未都却十分反对,他认为这两件事不可以混为一谈,如果质疑文物的来路,那就应该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这样拒不付钱,这是耍赖。

而这样的耍赖会有更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使得国际拍卖行对中国其他的收藏者会不信任。如果以后再有其他的宝贝,中国的藏家想要买,可能都买不回来了,只能看着文物流落其他的国家,这是更大的损失。

马未都的言论令人深思。的确,这次事件之后,西方拍卖行对中国人的信任大打折扣,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在真真假假的收藏界摸爬滚打了大半生,马未都不但未变圆滑,反而越来越讲规矩。对于市场上借鉴宝名义招摇撞骗的专家,马未都是不屑的,他有更大的格局与眼界。

2010年8月,马未都公开宣称,官复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后,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捐赠社会。这种多年心血无私馈赠的精神,堪称一代收藏大家。

马未都说:"捐文物这个事儿,说我不心疼,那是假的,我一辈子的心血、一辈子的情感都在这儿了。要想博物馆继续走下去,这就像病人,捐出就像动手术,手术之后,才能更健康。"

年过半百,马未都依然致力于古玩界。他做脱口秀节目讲述文化历史,又做《国宝100》讲解文物,向大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敢说,敢做,既有远见,又有眼界,这才是真正的收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