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剑天涯

一提起歼-8战斗机,很多军迷也许满脸的不屑,毕竟腿短(航程2200公里),载弹量少(3吨),机动性还不好,据说还近视眼(超视距作战能力实在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吧,歼-8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并且它最早的定位是截击机,以高空高速快速拦截入侵敌机为设计指标(类似于苏联的米格25/31)。并没有过分的追求机动性,毕竟80年代那会我们的歼-7和歼-6机动性不错,还久经战火考验,我们需要一款国产的,对方摸不透性能的高速截击机,拦截对方的轰炸机。(比如图22系列的超音速+超低空突防我国腹地,多年来一直是我们的心头大患)

在米格21基础上放大,并且采用双发单垂尾的歼-8早期型号,其实从很大意义上来说是实现了军内的指标的,高度20000米,速度2M,关键还是国产。如果不是我们基础弱,面世晚。其实放在二代机里,各项指标也不算太差。(比如苏联国土防空军主力的SU-15战斗机,号称波音飞机杀手那款,小编个人感觉两者水平差别不是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期的歼-8采用机头进气,无法装备雷达,所以只能搭载近程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霹雳5导弹等),在白天执行有限任务。(不是全天候型,晚上人眼捕获要抓瞎,毕竟没雷达)

我们很快在西方的帮助下,弄出了歼-8二型,采用两侧进气,机头装国产雷达,终于有了全天候执行任务的能力。但是奈何服役时,就已经是90年代了,当时满世界的三代机,哪怕对岸,F-16加幻影2000及IDF等三代机总数就达近500架。

而那个年代我们正儿八经的三代机不到100架(苏-27在2000之前都是每两年18架,24架这样数量的交货的)。到96年对岸危机的时候,其实我们可用的三代机只有不到60架(先进战机500比60这是多巨大差距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当时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不论是继续外购战机强大国防还是改进现有落后的飞机都是两难选择。

首先说外购的苏-27系列吧,数量少,价格高(相对于我们当时的国产飞机来说,歼-8当时大概3500万人民币,SU-27为2亿多人民币)并且根据协议,不能部署在黄河以北,我们广大的北方领空得依靠自己的国产机守护。并且原装苏式系列战机不能使用国产设备,当时面临着要么放弃被卡脖子,要么想办法国产化。(全部外购显然是个无底洞,)

既然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国产机的前提下,可用的可改进的当时只有歼-7和歼-8战斗机。所以大家才看到90年代末到2009年之间,各种歼-7/8改进及概念型面世,不改出国产先进战机,当时不说周边国家,光台海的压力都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当时的歼-10及歼-11(国产化苏-27)尚不确定何时能服役形成战斗力之时,我们对国产现有战机都做了各种脑洞大开的改进,比如歼-7,歼-8,飞豹的舰载型改装。(可惜只有歼-6及歼教7像模像样,其他都是大坑)

我们还在陆上航母,进行了实验,奈何实在平台太差,问题多到令人发指。无奈从乌克兰及俄罗斯想办法,很多军迷应该还记得我们对SU-33谈谈断断的坎坷经历么?靠人,还真不如靠自己呀,当年不只以色列卡了预警机,其实毛子也卡了我们不少装备(国与国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谁都不希望一个邻国坐大),不是我们最近几年军工爆发,苏-35都不知道得晚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歼-8各种改型,我们陆陆续续改到了2012年,在歼-20首飞,歼-10/11已经成熟形成战斗力以后,歼-8终于可以卸下曾经的重担了。目前更多使用寿命未到的歼-8执行的是战术侦察任务。

至于当时明知道歼-8平台不好,我们还放开膀子猛造,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先进战机缺口太大了,广阔的领空需要大量的现代化战机守卫,在各种国产三代机都还是夹生饭的时候,面对美帝已经服役的四代机F-22我们压力山大。

各国应对此种压力山大的情况,只有两种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苏联/俄罗斯以二战经验为准绳,强调以大数量寿命低价格便宜的装备抵消西方国家的高精尖质量优势(同样的预算,寿命短的飞机可以造很多,反正战时飞机飞不了几百小时就被击落,哪怕用几架飞机只堆死对方一架也够本了)。而美帝则反之,以经久耐操的质量优势抵消俄罗斯巨大的数量优势(所以美帝各种装备使用寿命一般是俄罗斯的好几倍),当时我们第一需要大量的战机守卫蓝天(我们最高峰拥有5000架各式战斗机)第二我们当时没有任何的质量优势,为了应对周边的空中压力,只能猛造应急的歼-8战机。

山河无恙,终于,我们等到了中华腾飞的那一天,所以在我们为祖国自豪的同时,别忘记曾经那些以身许国的老兵。(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