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转型成为工业大国之后,便开始大量采购外国粮食满足自需,这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国。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粮食总量便达到了1.06亿吨,其中进口的谷物和谷物粉约为1785.1万吨,进口的大豆约为8851.1万吨。通过这份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进口的粮食主要是大豆,进口的谷物和谷物粉并不是很多,只要我们能提高国产大豆的产量,那么我们就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据悉,日前中国农业部就提出了重启大豆振兴的计划,准备依托黑龙江的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大县,建设大豆种子生产基地,从而提高国产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众所周知,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外乎两个东西,第一生产出优质种子,第二建设起自动化农业系统。只要能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么农作物的产量便能提升起来。
据国内媒体10月9日报道,为了推动优质粮食工程的建设,我国已经投入了815亿元。截止到今年8月底为止,我国已经建成了40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以及改造和新建了1500多个粮食质检机构。按照原定规划,优质粮食工程可以有效减少粮食损耗,并提高粮食出货量。预计到了今年年底,优质粮食工程能覆盖全国产粮大县,这将会使粮食损耗平均降低4%。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激烈政策,但想彻底改变当前局面,还需要时间。有外国媒体就指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2020年的大豆进口总量,很可能会达到9600万至9800万吨,这将比2019年的进口份额还要多很多。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毕竟,今年突发的疫情和蝗灾,给全球粮食生产带来了重大影响,多进口一些粮食,也是有备无患。
据了解,今年中国进口的大豆里面,美国大豆占据了重要地位,或将达到总进口量的40%至50%,这意味着今年我国可能会至少进口3849万吨美国大豆。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阿根廷方面也展开了积极行动,日前阿根廷经济部就宣布:将会把大豆出口税下调3%,以帮助阿根廷大豆出口。如果阿根廷大豆的性价比更高,那么中国可能就会将一部分原本属于美国的订单,转交给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