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

让原先闭塞的山村变得更加畅通

古厝修缮

留住了村民们对乡愁的记忆

植树造林

让群众感受到青山绿水带来的美好生活

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眉山乡高田村徐徐展开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南安视点】南安眉山高田村:乡村振兴正当时,传统村落焕新生!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冬时节,天气阴冷,但在高田村,郁郁葱葱的村景,带来了些许暖意。

冬蜜早在几个星期前就已经采完了,可叶金城还是放心不下这些蜂箱。

眉山乡高田村回乡创业者 叶金城:

我一个星期检查一次蜂箱,主要是怕出现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33岁的叶金城,原先在外地务工,前些年回到了家乡,成为了村里最年轻的“养蜂人”。

眉山乡高田村回乡创业者 叶金城:

现在养了八十箱,多的时候有两百多箱。如果是两百多箱,蜂蜜一年的产量在三吨左右;如果是八十箱的话是在一吨左右。一般都是卖到外地或者出口,以及本地。

除了养蜂,“不安分”的他还把目光盯在了村里闲置的土地上。高田村地处山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在外务工经商,导致不少土地闲置、荒废。这些年,村里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叶金城就承包了部分土地。

眉山乡高田村回乡创业者 叶金城:

原来的土地全部都是荒废的,所以就跟村里面流转了,流转了七十几亩。主要种百香果和油茶。小孩放假的时候,挺多人来这边采摘,主要是交通方便,经济效益肯定比打工好一点,自己回来做也自由。

如今,高田村越来越多的像叶金城这样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发展。吸引他们的是家乡悄然发生的变化。

道路建设 带来山村蝶变

老话说,“要致富,先修路”,特别是像高田这样一个原先闭塞的山村,道路建设尤为重要。于是,村两委一方面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向乡贤、村民募捐,通过“分段修缮”的办法,让原先单车道的水泥路,变成了双车道的宽敞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眉山乡高田村党支部书记 叶章青:

能拓宽的全部拓宽,最宽的地方有十几米,最小的也有六、七米。两辆车行驶交汇时还很宽敞。别的村来我们这里,一进入到路面较宽并且有防护栏的地方,他们就知道已经进入高田了,还给我们一个称号,叫“高田高速”。

古厝修缮 留住乡愁记忆

说起村里的道路建设,叶章青喜形于色。让他倍感自豪的还有另一件事,那就是这几年村里群策群力,陆续对一些年代久远的古大厝进行了修缮。

眉山乡高田村党支部书记 叶章青:

这座古厝叫“驸马第”,是省级保护单位。这座房子到现在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年久失修,已经荒废得差不多,整个屋顶,还有很多地方都坏掉了,所以我们这两年经过整个家族的努力,以及上级部门的支持,然后就把这个房子尽量的修旧如旧。整个梁子、柱子、瓦片,尽量保留下来的,保持原来的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田村作为南安叶氏的发源地,人文底蕴深厚,留下很多文物古迹,较为完好的古民居就有30多座,前后跨越宋、明、清、民国等上千年时间,至今保留着各个时代的建筑特色和风格。其中,仅省级文保单位就有三处

眉山乡高田村党支部书记 叶章青:

到现在总共修复了二十几栋,投入了大概2000多万的资金。修复这些的时候,都是比较顺利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管是哪一房的古大厝后代,他们都很积极地去配合做这个事情,因为他们想留住乡愁。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古厝是传家宝,是珍贵的乡土记忆;而包围着村子的满目苍翠,则是留给子孙后代享用不尽的“财富”。

植树造林 涵养绿水青山

叶章土是村里的护林员,八年前回到村里后就担起了守护山林的职责。

眉山乡高田村护林员 叶章土:

回来是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把这座山变得更好、更美。

临近春节,山林的防火任务更艰巨了,叶章土不敢掉以轻心,小心翼翼地查看隐患点,清理路边的杂草。

眉山乡高田村护林员 叶章土:

这片都是新种的,以前都没有。我们这边松树比较多,因为这里比较适合种松树,而且长得比较快。

为了保持水土,从2010年起,高田村村两委每年都购买树苗,发动村民来种植。如今,11年过去了,26.5万株湿地松8000多株香樟树覆盖了村里的整片山地。叶章土见证着它们的变化。

眉山乡高田村护林员 叶章土:

现在森林覆盖率也是越来越高了,作为一个护林员,每天看到这些树在成长,我感觉很高兴。真切地感受到绿色 的变化,而且让我们老百姓生活得更好,走出去空气也更新鲜。

植树造林涵养了水源,改善了高田村的生态环境。遇到干旱季节,当别的地方遭遇“吃水难”时,这里的村民更深刻地感受青山绿水带来的美好生活。

眉山乡高田村党支部书记 叶章青:

种树会保持土壤水分,前几年比较干旱,别的地方都没有水吃,但我们村基本上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从一点一滴做起,在高田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荒山变绿了,道路畅通了,村落变美了,群众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美悠久的自然人文资源,村里还计划往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方向,探索发展新路子,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记者:林伟彬 姚梓煜 郭金双 刘晓琦

编辑:陈安妮

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