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 茜 通讯员 刘 峰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盘点2021年,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无惧风险、勇克时艰,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创新思路推进中心高质量发展及常态化疫情防控,从学科建设、医疗质量到精细管理,从发展理念到制度落实,全方位、深层次进行革新,奋力谱写中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态化疫情防控

倾力贡献医疗力量

2021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院上下凝心聚力为民服务。严格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中心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深化联系群众,常态化实施民意“5”来听行动,持续入户走访,倾听群众呼声,开展了慰问贫困户、义诊、教育课堂、送医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多形式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

这一年,中心进一步充实药剂、检验等专业人员加入院感队伍,保证院感人员配置结构合理,数量充足。院感专职人员深入一线科室,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各病区、医疗废物处置等各方面管理。规范培训各科室兼职感控员,严格做好本科室院感防控工作。此外,医院院感办根据专职人员的专业特点和感控知识掌握情况实施区域包保督导检查,固定专人每天指导、监督、检查各区域工作人员防护物资使用和穿脱流程、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医疗废物处置等,及时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

为筑牢医院疫情防控“安全墙”,中心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格医院出入口和病房出入口管理,严格落实“四个一”;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管理规范和流程;严格落实病、陪人员和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应检尽检”“应接尽接”要求;做好应急人员、物资储备,确保病房设施和各种救治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2021年11月,以中心为主体的省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区域中心通过验收。其作为救治定点医院也如期通过验收。

医疗技术精益求精

打造优质诊疗品牌形象

推进新院区建设、强化学科建设体系,注重学科内涵发展,加大特色专科培育力度,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新技术的消化和推广能力,是中心过去一年所走的塑造品牌之路。为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通过多渠道引进实力型、带教型的学科带头人和实用型、高学历、有临床经验的技术骨干,达到了强队伍、壮实力、提水平的目标。同时借助“智库外脑”,依托“全国公共卫生医院联盟”融入上海公卫大学合作团体,引进卢洪洲业务团队设立“卢洪洲教授名医工作室”,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提供了强有力地保证和支撑。

无论是对招贤纳士的孜孜以求,还是对医疗技术的精益求精,都是源于医疗惠民的那份初心。过去的一年,中心落实惠民政策,巩固健康扶贫成果,持续贯彻“一站式服务中心”,继续深化落实“健康扶贫两免两减半”政策。

这一年,在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心的“智慧医院”悄然“成型”,为患者提供挂号、缴费、检验结果查询等服务,积极拓展“电子健康卡”应用模式,在预检分诊处设置刷码处,实现一码全院通用。此外,新上线运行了输血管理系统,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招标采购工作;按时完成了与济宁市人口信息平台基础数据的对接,实现了数据定时上传、患者信息远程调阅、分级诊疗、远程会诊等多项功能;通过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医院电子病历评级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要求,顺利完成网络安全等保三级测评工作;加大网络安全投入,采购了网络安全准入设备,进一步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过去的一年,也是医院新院区高质量发展的“起步之年”,新院区坚持“济宁民生建筑新地标,全国医院工程新范例”的高标准定位,按照三级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和“平疫结合”的模式,目前已完成主体的60%。展望2022年,中心将踏上新的征程、开启新的希望、承载新的梦想,尽心竭力向群众交上满意的健康答卷。